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舰船科学技术》2015,(7):233-237
近年来,美、俄、英、法等主要海军强国弹道导弹核潜艇装备发展迅速,包括法国"凯旋"级、俄罗斯"北风之神"级、美国和英国下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等。本文通过对这些国外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国外弹道导弹核潜艇平台和技术的发展趋势,供我国潜艇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2016年12月,美国海军正式将下一代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命名为"哥伦比亚"级核潜艇(USS Columbia)。目前,"哥伦比亚"级核潜艇已转入详细设计阶段,首艇预计于2030年服役。本文通过全面调研、搜集美国"哥伦比亚"级核潜艇相关资料,梳理"哥伦比亚"级发展历程,重点整理资料披露出的新特点、新技术及新趋势,对主要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和研判,对我国相关装备和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国外先进的潜艇声隐身单项技术,介绍了国外潜艇声隐身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发现其主要体现在降低辐射噪声和目标强度等方面.通过对各项技术的深入分析,得出了美俄先进核潜艇声隐身技术重点发展的5个方面.最后对潜艇声隐身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螺旋桨作为潜艇主要推进装置,直接影响潜艇快速性、声隐身性等战技性能。本文以苏/俄核潜艇发展历程为主线,梳理不同核潜艇型号发展阶段,螺旋桨布局设计、装备研制和技术发展研究过程。分析关键技术突破、重难问题解决过程运用的方法手段,总结各阶段核潜艇螺旋桨研制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对我国潜艇螺旋桨领域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潜艇密闭舱室供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潜艇舱室采用的供氧技术,阐述了各种供氧技术的原理和优缺点,简介了国外海军曾经开展研究的潜艇供氧技术。通过分析比较,分别提出了核潜艇、常规潜艇及AIP潜艇供氧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潜艇装备使用、发展周期较长,在此期间潜艇装备技术及作战使用需求可能发生变化。美国是核潜艇装备技术强国,曾多次对现役核潜艇改换装,及时有效的满足了潜艇新装备技术验证、潜艇使用功能变化等需求。本文对美国潜艇改换装发展情况及相关考虑因素进行研究,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俄罗斯红宝石中央设计局负责人表示,该设计局已着手研制第五代核动力与常规动力潜艇。目前,俄海军现役潜艇以第三代为主,第四代"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和"拉达"级常规潜艇近期刚刚服役。除红宝石设计局外,参与研制工作的还有国防部和海军下属的相关研究所,以及红宝石设计局委托的承包商。目前正处于第五代潜艇的基本设计研发阶段。第五代核潜艇服役寿命约50年,具有更低的噪声、更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更安全的反应堆和射程更远的武器。俄国防部先前宣布俄罗斯计划到2020年在2011-2020武器采购项目下发展第五代核潜艇,将装备弹道和巡航导弹。俄罗斯还计划到2020年建造8艘第四代战略核潜艇,并装备"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  相似文献   

8.
冷战期间,美苏两个超级军事大国为保持各自的军事优势,研制了大量的先进武器装备,而攻击型核潜艇更是双方竞相发展的重点装备之一。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设计建造了“洛杉矶”级688-1型攻击核潜艇,而俄罗斯则在80年代初设计建造了新型的“阿库拉”971型攻击型核潜艇。如今,这两种美俄武器库中最先进的核潜艇仍在不断改进,“洛杉矶”级的最新型号为“洛杉矶”1型,“阿库拉”级的最新型号为“阿库拉”2型,它们也是未来战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本文将对这两种新型潜艇在技术性能上加以全方位对比分析,看看谁将成为最后的终结者。  相似文献   

9.
1968年4月,苏联一艘1500吨的潜艇在夏威夷西北的太平洋失事,沉入海底。后来,美国为获取情报,将它打捞上来,称它是“高尔夫”级潜艇。1979年底,苏联一艘新型核潜艇下水,它的艇体及主要装备全用轻而强的钛合金制造,水下航速高达43节,创世界纪录。这就是震惊各国海军的“阿尔法”级核潜艇。1982年,苏联一艘潜艇密秘潜入瑞典水域,结果在岩石上  相似文献   

10.
随着潜艇数量的增加,潜艇巡航过程中出现的事故也经常发生,特别是俄罗斯海军第二代战略核潜艇"库尔斯克"号失事,更引起了各国对援潜救生的普遍重视.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研究分析国际上援潜救生装备的发展现状.文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主要潜艇国家的援潜救生装备,通过分析后作者们认为,技术最先进的当数美国的"新型潜艇救援潜水和再压缩系统"和欧洲的"北约新型潜艇救援系统".而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从技术上来说.不再会有很大的超越这两大系统的发展,因为这些系统已能较好地满足当前一段时期内潜艇援潜救生的需要.基于这一认识,作者们也对我国未来援潜救生装备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