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基于船舶防污减阻的必要性,从仿生角度出发,介绍了仿生表面防污减阻这种新型环境友好型防污方法。重点分析了鲨鱼、海豚、贝壳和甲鱼壳等仿生原型的表面微结构,探索了这些生物表面微结构的防污减阻机理。基于生物表面微结构的防污减阻效应,阐述了现有的水生生物非光滑表面防污减阻技术,最后对仿生表面防污减阻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水面舰船和水下航行体等海洋装备长期浸泡在海水环境中,会遭受海洋生物的附着和污损。海洋生物污损会破坏船体表面固有形态,使已有的表面减阻技术失效。为了保证表面减阻技术的有效性和长效性,应确保船体表面具有良好的防止海洋生物污损能力。通过在聚合物减阻涂料体系中加入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制备出新型防污减阻功能涂层。深水拖曳水池阻力测试及海洋动态挂板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功能涂层具有较好的减阻及防止海洋生物污损能力,可以实现聚合物涂层减阻技术的长期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船体表面生物污损现象造成的船舶运行阻力增大、寿命降低等问题.本文研究利用反应离子刻蚀(RIE)技术方法,制备具有特定微结构的304不锈钢防污表面,选用三角褐指藻(P.tricornutum)和小球藻(C.pyrenoidosa)为目的 污损生物,对微结构表面开展防污实验.使用接触角测量仪分析微结构表面的浸润性,利...  相似文献   

4.
快速性是船舶航行的重要性能之一,新型减阻技术不断被提出推动了船舶快速性的发展。从船舶阻力原理出发,对国内外船舶减阻技术展开分析,指出当前主流研究方向为空气减阻、仿生超疏水减阻、附体减阻以及断级减阻技术;针对这4种减阻技术探究影响减阻效果的主要因素,总结当前减阻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船体加热-超声协同减阻和网状射流等新型减阻技术,对未来减阻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为船舶减阻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仿生结构化船体表面减阻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绍敏 《舰船科学技术》2010,32(5):11-13,51
在分析摩擦阻力形成的机理的同时,以减小船舶摩擦阻力为出发点,介绍了在该领域相关学术的发展状况,并在2种理论途径的基础上,分析了气泡船及仿生非光滑表面船的减阻机理.在结合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凸包表面的船体表面结构设计,并对其减阻机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船舶气泡减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船体表面气体润滑减阻技术在过去近二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实船应用方面。论文全面地回顾了国内外气体润滑减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将气体润滑减阻技术划分为气泡减阻和气层减阻,重点介绍了气泡减阻的机理、气泡发生方式、气泡减阻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在气泡减阻的实船应用方面,结合国内外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发展气泡减阻技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微沟槽减阻机理,采用改变船体表面微结构形貌尺寸的方法,以期降低船舶运行中的航行阻力,提高船舶航行效率,节约能源。利用流体软件FLUENT对梯形肋条和梯形沟槽两种微结构表面流场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了沟槽深宽比h/d1的减阻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梯形肋条,在h/d1时均具有减阻效果,当h/d为0.45时减阻效果最好;对于梯形沟槽,当h/d为0.30、0.36时表现为增阻,h/d为0.45、0.60、0.75时表现为减阻,其中当h/d为0.60时的减阻效果最好。为了验证模拟计算的规律,进行了阻力冲刷实验,实验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模拟计算与实验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8.
水下微结构功能表面设计及减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表明,当物体表面存在微结构时,可以减小阻力,降低能源消耗。本文设计M形和V形两种微结构,使用SST k-ω湍流模型,分析微结构的减阻机理及影响微结构减阻的因素。将V形微结构应用于水下航行器模型,探讨湍流状态下外流域的减阻率和流场变化。结果表明微结构能够减缓湍流猝发过程,降低湍流猝发强度,改善边界层的流态;当微结构夹角为60o、高度小于0.04mm时具有较好减阻作用;V形微结构在水下航行器模型中的减阻率达到1.77%,且减阻率随布置面积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为从根本上提升船体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由大气、海水或水生生物等因素带来的船体污染或腐蚀现象的发生几率,从材料选取的角度对船体防腐防污性能进行研究。首先分别研究碳素钢、有色金属、铸铁3种材料自身的物理及化学属性。再以上述3种材料作为变量,分别记录在相同外界环境条件下,不同材料对船体防腐防污性能的影响情况,整理实验参数实现一次完整的实证研探究过程。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喷刷涂料、采取阴极保护策略、加大碳元素所占比重是提升船体防腐防污性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疏水微形貌表面水下减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疏水微形貌表面减阻是一种新型仿生减阻方法,也是国内外减阻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该文在分析天然及人造疏水微形貌表面界面一般特性的基础上,从壁面滑移流动、表面微形貌等角度总结了国内外疏水微形貌表面减阻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然后分类给出了近年来疏水微形貌表面减阻微观及宏观试验的研究进展,最后分析了疏水微形貌表面可能的减阻机理及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
This chapter presents a summary of the findings of the workshop on ‘Analytical and Institutional Methods and Framework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nature of the analytical methods used in the papers presented and the purposes for which they were employed, which were generally to either assist in the planning and operation of public transport or to monitor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transport services. Subsequent sections examine issues related to data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and the more general issue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Policy and research agendas needed to support further consideration of the subject are then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12.
风量与风压的简易测量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锅炉正常燃烧必须有充足的风量,当锅炉鼓风或引风不足将导致锅炉效果恶化,锅炉出力、热效应率明显下降。结合工程实例,介绍结托管简揭测试鼓、引风系统各部分风压、风量,帮助判断分析工程实际问题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3.
某大型沉管工程的沉管艉端装有最高近42.2 m的人孔井和测量塔,其在浮运、安装过程中受到水流荷载、波浪荷载和风荷载的影响而存在受力变形。为了保证人孔井和测量塔的安全及测量塔的测量精度,对人孔井和测量塔的受力特性进行分析后,在人孔井和测量塔上添加抱箍结构,使其与测量塔呈刚性连接。  相似文献   

14.
如何控制与减少造修船中的火灾爆炸事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春 《中国修船》2010,23(4):1-4
船舶造修生产过程中的火灾与爆炸,不仅会给企业和职工带来严重危害,同时在社会上也会产生相当大的不良影响。文章对造修船过程中的火灾与爆炸做了分析,就如何控制与减少造修船中的火灾爆炸事故,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王晓侠  朱林 《造船技术》2012,(3):5-7,30
为实现“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的目标,作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在造船行业开展节能减排、推进发展绿色造船,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本文从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及绿色管理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如何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实现节能减排,推进绿色造船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牛风泉 《中国水运》2006,4(4):77-79
介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冻融特性,并结合我局在青藏铁路十二标段的具体施工,分析了冻土的冻融特性及具体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7.
家装污染及其检测治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介绍了家装污染对人的危害以及污染来源,提出了污染检测、治理方法和家装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概述桥梁维修加固的内容,并从结构性加固、非结构性加固、U型高桥台加固、桥墩加固4个方面介绍了桥梁维修加固的方法,以保证桥梁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9.
德国和中国高教体制和评估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丰 《中国水运》2007,5(1):237-238
本文概括了德国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学制和教学管理模式,比较和分析了各自的特点,旨在从中获取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价值的性质标准、构成和评价的基本看法和态度,是指导人的行为的一系列基本准则和信条。构建海事核心价值观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海事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