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林震 《中国电动车》2007,(11):258-259
隐喻已深深的根植于我们,并且影响着我们的感知行为。它不仅被使用在语言中,而且也使用于人类日常生活的思维和行动之中,人类的思维和行为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认知的隐喻观。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英语隐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博尧 《中国电动车》2006,(12):230-231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式一种修辞手段,认知语言学引入这一概念,认为隐喻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隐喻普遍存在我们的语言之中。本文支持现代认知语言学关于隐喻的观点,认为隐喻可以有效应用于英语教学。并从英语教学的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和文化教学几个方面作简单论述。证明其可行性是值得在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尝试的。  相似文献   

3.
原型问题己成为认知语言学中众人所关注的课题.动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动物词语的使用频度颇高.本文结合儿童心理学的的基本等级范畴,运用原型范畴理论,探究目前流行的包含动物词的新创语句,指出英汉动物词的新创隐喻意义基于基本等级范畴的相似性网络和属性,处于基本等级范畴的动物词成为构筑新隐喻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4.
正我一直认为人们对事物的认知都是构建于理性思维之上的,但是当四款敞篷车一同出现在这幅山峦美景画面之中时,我才明白有时候感性的认知才是人类最基本的情绪表达当我们有一天想要得到最为纯真的快乐时,建立于感性层面的情绪似乎总是最先被内心所接受,正如evo每一年的敞篷车专题一样,在前期准备阶段,所有参与人员就已经进入到了高度亢奋阶段,发自内心的兴奋和喜悦始终在编辑部中洋溢。而本次的旅程,就在出发的前一天,我们几乎还没有去想如何将那些专业设备和生活物资塞进这些充满了感性乐趣的小车儿们之中。  相似文献   

5.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隐喻涉及到两个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源领域的结构关系和相关特征被映射到目标领域,并且源领域的一系列隐喻概念迁移到目标领域的过程,因此在隐喻翻译的过程中涉及到两种语言所处的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作用.妥善处理隐喻形象和意义及其各子所处文化语境的矛盾关系,可以有效地提高隐喻翻译的文化语用价值,得到较为满意的译文.  相似文献   

6.
王琍 《中国电动车》2014,(1):154-155
在大力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对以往人与自然关系及其主导下的思维和行为重新作一审视。严峻的现实已经在警示着人们: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才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再次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提高人类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充分认识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对自然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柳献初 《商用汽车》2012,(13):74-75
竞争是生物普遍的生存方式,也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行为,优胜劣汰则是竞争的普遍法则.对于理性的人类而言,合作也是生存的普遍方式,进步的普遍行为.竞争与合作之于人类社会,如发展之两轮,进步之两翼.过去,我们用社会达尔文主义(Social Darwinism)的思维,视商业竞争为"商战",甚至解释为你死我活的争斗.  相似文献   

8.
冯丽 《中国电动车》2007,(7):157-158
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表达爱慕之情是人类最美好的行为之一,而表达爱情的语言被认为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但由于传统文化、思维方式、民族性格等方面的不同,英汉民族在对爱的理解和表达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车往哪里开     
<正>近代人类有三次伟大的发明:汽车、计算机、互联网,其中互联网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延伸。这些可以称得上神奇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也改变着人类的思维。自从坐在了轮子上,人类行进的速度天翻地覆,效率大幅提高,是汽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计算机和互联网让海量信息扑面而来,使这个世界再没有秘密可言,是它们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速度快、信息量大,人类在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被技术绑架着在进化的路上飞奔……见惯了大千世界的光怪陆离,人们开始怀念那缓慢而慵懒的旧日时光。  相似文献   

10.
通过问卷调查山东省临沂市和滨州市4所小学927名不同年级小学生,利用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分析了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与行为特征。调查显示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问题平均答对率为84%,良好交通行为平均发生率近80%,小学生整体交通安全认知与行为情况良好。分析表明小学生不同年级在交通安全知识与行为的很多方面有显著性差异;三年级是交通安全认知和行为的转折点;小学生可以划分为低年级(1~3年级)和高年级(4~6年级)2个阶段。研究发现不同学校在交通安全知识与行为的很多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学校和年级差异的精细化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对策,即考虑学校的差异制定交通安全教育重点;对低年级学生侧重于交通安全知识教育,高年级学生注重交通行为的规范。  相似文献   

11.
人脸和车脸     
《汽车杂志》2010,(1):70-72
人对于脸面细节的辨认能力是惊人的,我们识别出很细微的差异,并且通过脸面的细节产生认知、性格判断、健康判断、心情判断来。以貌取人,识别忠奸,并且人对脸面的观察速度极快。对人类的变流和认知来说,脸面太重要了。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快速路匝道合流区,驾驶任务难度主要来自于车辆与其周边车辆之间的动态交互,目前对这种交互行为的特征和机理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楚。基于从无人机视频中提取的高精度车辆轨迹数据,提取出表征车辆交互行为的指标TTC和GAP,并结合速度、加速度、车道位置等其他指标,对车辆的交互过程加以刻画,从中获得了大量交互行为实例,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9种典型的车辆交互行为模式。通过分析各模式特征发现:即使在相同的外部环境下,车辆交互行为模式也可能存在差异,这表明交互行为不仅与车辆之间的相对位置、时空距离、速度状态等环境因素有关,还与驾驶人的应对能力、动机及风险意识等认知心理有关;另外,不同的交互模式面临的风险不同,并且该风险既可能是周边车辆行为发生改变而被迫卷入,也可能是驾驶人自身主动寻求的结果;9种不同类型的交互行为模式,构成了驾驶人自行感知的4种风险状态互相转换的具体实现形式;在驾驶过程中,驾驶人努力寻找契机并选择某种交互行为模式在各个风险状态之间来回切换,并非仅由心理压力较大的危险态向压力较小的自由态转换,也会发生反向转换,前者主要由降低事故风险和减少认知努力的动机驱动,后者旨在追求行车效率,但同时驾驶人会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以对抗风险的增加,这充分反映了驾驶人试图在行车效率、事故风险与认知努力三方面取得平衡。研究成果对深化理解驾驶行为及其背后的决策机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探讨驾驶人内源性心理因素(人格、认知胶情绪)及外源性心理因素(压力与职业倦怠)对其风险驾驶行为的影响,以为促进驾驶员安全驾驶行为干预提供实证依据。本研究对214例驾驶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一般信息,研究对象的冲动性人格,愤怒认知、焦虑抑郁情绪及压力和职业倦怠等心理学变量对驾驶人风险驾驶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对象冲动性人格,愤怒认知,抑郁、焦虑情绪及压力和职业倦怠等变量均与风险驾驶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其中运动冲动人格,躯体攻击想法,焦虑,压力及职业倦怠为等因素可显著预测驾驶人风险驾驶行为。驾驶人培训与交通安全教育应包括提升驾驶员对自我与驾驶行为相关性的认知,并加强认知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4.
《轿车情报》2005,(7):102
汽车从诞生的一刻,即解放了人类双腿和思维的束缚,革命性地扩展了我们的生活半径,成为了世人抒发自我情感、表达个人意念的伟大工具之一。而赛车运动的出现,更彰显出人类内心那种追求速度与刺激、征服与自我实现的深层次渴求,并用极速竞赛的形式完美呈现在赛道上。  相似文献   

15.
以30名青年人作为被试者,采用眼动追踪法,探讨了模拟驾驶过程中视觉和听觉认知负荷对驾驶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①无论是视觉负荷还是听觉负荷,高认知负荷条件下的问题回答正确率显著小于低认知负荷条件;②视觉负荷影响驾驶行为,视觉负荷越高,驾驶行为的表现越差;③听觉负荷也影响驾驶行为,听觉负荷越大,驾驶行为的表现就越差.整个研究表明,认知负荷影响驾驶行为,特别是影响了对驾驶情境中危险事件的觉知.   相似文献   

16.
驾驶中拨打手机对驾驶人脑力负荷及驾驶行为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驾驶模拟实验平台,选择高速公路、城市道路2种交通环境,对3名低龄驾驶人正常驾驶与拨打手机驾驶情况下的脑力负荷及驾驶行为表征指标进行了全程监测。每组实验时间约为15min。其中,脑力负荷评估采用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驾驶行为表征采用后视镜使用、转向灯使用、档位变换及速度变化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正常状态驾驶中拨打手机时心率变异性指标,出现了驾驶人LFNU指标增大、HFNU指标减小、LF/HF比值明显增大、TP增大的现象,规律明显。在排除驾驶疲劳对心电指标产生影响的可能后,可初步判定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拨打手机引起了驾驶人脑力负荷的大幅增加。在驾驶人认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脑力负荷的增大造成了驾驶人在信息获取、转向灯使用、档位变换和车速保持等方面的能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综上所述,驾驶中拨打手机使得驾驶人脑力负荷大幅增加,进而对驾驶行为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给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在法律、法规中对驾驶中拨打手机的行为加以限制,以减少交通事故风险。  相似文献   

17.
颜色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颜色打交道.人类对颜色的认知与运用既有很明显的共同处,又存在着一些差异.这表明社会文化对颜色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颜色词词义都有巨大的影响.反过来,颜色在中西方应用与翻译方面的不同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存在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8.
<正>思维导图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Tony Buzan所提出来的,主要表达出人类发散性思维的工具。具体来说,思维导图就是指将利用图文关系,把各级主体的关系用互相隶属和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主题的关键词、图像和颜色加以突出标识,从而建立起记忆链条,思维导图主要通过挖掘出人类左右脑的技能,提高人类对文字的记忆和学习的能力。中职汽修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掌握好扎实的汽  相似文献   

19.
张荦 《公路交通科技》2013,(12):249-251
正确理解和预测人类的出行行为模式,对于解释一些交通现象,实施合理的交通规划和出行需求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现在已有的针对空间出行行为的动力学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从不同层面对人类出行行为进行分析。得到交通出行在整体层面服从幂律分布,在单一交通工具和单一个体层面并不呈现幂律分布特性的结论,体现了人类活动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0.
正1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特点1.1概念图概念图(Concept Map),可称为概念构图或概念地图,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克(J.D.Novak)博士于20世纪60年代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概念图的教学优势主要在于形象化地表示概念间的关系,深层构建认知结构。用概念图进行教学,可以把握一个概念体系,促进知识的迁移。1.2思维导图思维导图(Mind Map)是英国人东尼·博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