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刘伟 《水运工程》2017,(6):81-86
大连港老港区已建成百年,口门、港池等港口设施早已形成。为适应日益大型化的国际邮轮靠泊需要,深入分析国内外规范,并结合船舶航行模拟试验的研究结论,优化水域平面尺度,最大限度利用现有港口设施,以满足更大吨级的国际邮轮靠泊需要。  相似文献   

2.
关于防波堤口门有效宽度,现行规范有明确的定义,对其具体尺度也有明确的要求。但近年来随着船舶的大型化,部分已有口门的有效宽度已经不满足规范规定的通航要求,而实践表明,在一定的航行条件下,口门有效宽度适当减小,是能够满足安全通航要求的。研究口门有效宽度的相关规定和影响口门有效宽度的主要因素,结合工程实例,对口门有效宽度的确定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介绍俄罗斯港口设计规范Standards for the design of sea channels,fairways and maneuvering areas中有关港口平面布置的设计方法,通过案例计算,分析与中国《海港总体设计规范》之间的设计差异,发现中俄规范中对港口平面布置有较大的相似之处,但对于港池宽度、停泊水域宽度和航道宽度等部分有差异,对类似实际工程应用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罗健  程凯 《水运工程》2011,(3):67-70
受长江航道的自然地形水深和南京长江大桥通航净空的限制,港口物流服务的腹地纵向延伸和广域化辐射受到较大阻碍,因此,在长江下游河段新建的港口宜尽量兼备承接上游来船转运出海的功能和由海轮转驳江轮的功能。现行规范对于挖入式港池宽度已有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对于船舶进出于两码头之间的挖入式港池口门宽度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从航道角度出发,引入航行漂角和偏航角概念,着力于阐述船舶进出于两码头之间的挖入式港池口门宽度的计算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建立防波堤水域船舶失控漂移模型,设定防波堤工程所在海域的自然条件、防波堤口门有效宽度、进出港口船舶尺度等参数。通过设定船舶在防波堤口门外失控点至防波堤口门的距离,计算船舶在偏航、风、流共同作用下从失控点开始至防波堤口门的横向漂移量,根据计算结果来判断船舶是否有与防波堤发生碰撞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6.
刘卫平  袁章新 《水道港口》2009,30(4):282-285
港池口门宽度取决于进出口船舶大小、船舶操纵性能以及风浪流等对船舶航行的影响程度。文中针对罗泾港区港池布置方案、设计代表船型、风浪流条件,运用船舶操纵模拟器进行模拟试验研究。通过大量的模拟试验,分析了风浪流对船舶操纵的影响,确定了港池口门的合理宽度为300 m。经码头建成以来船舶进出和靠泊检验,证明目前港池口门宽度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7.
周树高  李坤鹏 《水运工程》2021,(10):119-124
由于港池口门存在临时码头等限制条件,口门处通航宽度不满足超大型船舶进出港池的要求。拖轮拖带辅助作业可减少超大型船舶进出港池的安全隐患。通过船舶操纵模拟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得知港池口门外水流流速和风力对拖带船舶进出港池的航行轨迹影响较大。口门外水流流速不大于0.45 m/s、风力不大于6级时船舶可安全进出港池。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表明,在通航宽度计算结果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可采用拖轮拖带辅助作业并限定风、浪、流等边界条件的方式,达到船舶安全进出港池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现行规范是以船闸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作为船舶能否安全进出口门区的判别标准。通过调查研究,船舶进出船闸是否安全仅考虑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是不全面的,还应考虑船舶在该区域本身的运动特征。基于动量守恒定律并考虑水流对船舶的作用,分析船舶为维持安全所形成的航行运动特征,并通过通航水流条件和船舶航行条件的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两者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动量守恒定律的口门区船舶安全通航条件判定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水流条件试验结果求得的口门区船舶安全通航最小临界速度判定船舶通航的安全性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陆俊 《水道港口》2006,27(4):249-252
随着长三角感潮河段船闸船舶量的迅猛增加,研究新型口门船闸布置与运行方案很有必要。结合南通船闸的运行特点及存在问题,经研究提出了新的船闸布置方案,即在现船闸下游适当的位置增设一个闸首,使现船闸具有3个闸首、2个闸室及2个引航道,提出了新的通闸运行方案和新船闸方案的主要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航迹带宽度是航道规划、设计的重要参数,一直是航道宽度计算的难点.针对现行规范航迹带宽度计算系数取值困难的问题,基于船舶操纵模拟器,通过采集模拟试验仿真数据,采用将船舶航迹带宽度分为航线偏移量和船舶本身占用空间来直接计算航迹带宽度的方法.结合台州湾大桥区航道,仿真计算了典型风、流工况的航迹带宽度,仿真结果与现行规范计算结...  相似文献   

11.
运用船舶操纵模拟器模拟试验的方法,通过试验分析风、流压偏角等因素与超大型船舶在航行时航迹带宽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超大型船舶在风、流以及波浪作用下,进出港航行所需航道宽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船舶进出口门通航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船舶进出口门户通航条件研究”专题,运用多种手段对示范工程口门户(即大连港大窑湾港区口门)及港口口门进行系统研究,进而提出了船舶安全进出港的航行标准。  相似文献   

13.
按照港口规划,厦门港拟建设嵩屿港区二期工程,工程临近博坦油码头。通过开展水域流场物模研究和船舶通航模拟试验,分析博坦油码头后方水域作为港池使用的可行性和船舶安全进出港与靠离泊的可能性,验证博坦油码头内港池的口门宽度,合理利用岸线。  相似文献   

14.
为保障船舶安全进出导堤口门,以连云港港双导堤口门为例,分析其附近各个时间段潮流流向和流速的活动规律,并重点分析在高潮前3~2 h至高潮后1 h内,导堤口门以外的潮流对进出船舶影响的原因和规律。根据潮流活动规律,提出高潮前2 h至高潮阶段船舶安全操纵的建议:根据潮流情况对当时导堤口门附近水流给船舶带来的影响作出预判,以便提前作准备;保持较快车速通过导堤口;小型船舶避免在此期间通过;对附件相关船舶做到早联系,保持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15.
针对弯曲河道船闸口门区受三维螺旋流和口门区水流特性的共同影响下水流条件较差、难以满足船舶安全通行要求的问题,提出将工程措施前置上移,并由"点"形改为"线"形,以调整河势为手段削弱弯道螺旋流的不利影响,构建口门缓流区,再辅以局部工程措施,以进一步改善口门区的横向流速和回流流速,确保船舶安全过闸。  相似文献   

16.
<正>0引言船舶在冬季冰期靠码头时,排冰工作非常关键。如冬季冰期的天津港,在靠泊作业过程中,船舶与码头之间水域存留的大量海冰会导致船舶不能靠拢码头。随着船舶日趋大型化,船舶靠泊操纵时所需的横距远远大于小型船舶,入泊角度也几乎与码头平行,操作稍有不慎就会损坏船体和码头设施。因此,驾驶员在靠泊前要做好排冰工作。考虑到超大型船舶体积大、吨位大、  相似文献   

17.
王辉  郭予军 《中国水运》2012,(12):28-29
本文通过分析、总结已实施航路改革河段通航宽设置情况,对长江中下游安庆至宜昌未实施船舶定线制河段将来实施船舶定线制的航道宽度计算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计算提出了所需的航道宽度,以期能为有组织地延伸船舶定线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通航建筑物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复杂流场的现场观测难题,发明了高精度的水流流速、流场测试方法,准确获得不同流量工况下景洪升船机下游引航道口门区的横向、纵向及回流流速,揭示带透水导墙的引航道口门区流场结构特征,为升船机船舶通航安全评价、航路航法优化等通航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并将原型观测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针对通航水流条件模型试验及船舶通航安全评估提出建议,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窑湾防波堤口门通航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模型试验结果 ,描述了口门宽度、防波堤堤身结构型式以及水深与口门通航条件的关系 ,分析了影响港口口门通航条件的主要因素 ,并根据自航船模的试验情况初步提出了船舶进出口门的流速限值。  相似文献   

20.
环抱式防波堤突出于海岸,其口门航道横流可能影响船舶进出。针对徐圩港区环抱式防波堤口门不同布置方案,运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计算各方案的航道横流。研究结果表明:涨潮期间的航道最大横流大于落潮,涨潮横流起控制作用;各方案最大横流均出现在口门(或堤头)附近水域,出现时刻在高潮位前后;最大横流与口门宽度、口门布置形式有关;口门设置双导堤后,最大横流位置外移至堤头附近水域,向口门逐渐减小,这对口门附近水域船舶的航行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