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形成于我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档案堪称稀世之宝,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方面,为商史、古文字学、古代自然科学、古代宗教等研究领域提供了宝贵的原始档案材料。商代传世档案史料极少,当甲骨文档案出现后,商史才有了可靠的证信档案材料。它将我国的信史提前到3000多年前.同时也提高了先秦文献的档案史料价值。所以,  相似文献   

2.
高校档案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物质形态的凝聚;档案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记录,凝聚了人类的经验、知识和智慧,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档案也是一种文化,即“档案文化”。高校档案文化是档案文化的一个领域,真实记录了高校教职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产等各项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和知识信息。  相似文献   

3.
档案趣谈     
档案的发展历史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前进的,几乎和人类有文字以来的文明历史一样悠远,档案是见证人类文明发展的宝库,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灿明珠.学术界公认世界档案的发源地在古代东方,档案与文字的出现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大家所熟知的古代中国的结绳记事、甲骨文以至竹简,实质上都是古老的档案.除了古代中国,其他文明古国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许多有趣的档案.  相似文献   

4.
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信息记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步入21世纪,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档案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档案信息的利用更加便捷,但也给档案信息的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再加上诸如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局部战争等因素的存在,档案安全问题愈发凸显出来。为了更好地保护人类文明发展成果,传承历史文化,加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档案事业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就是:社会、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产生并需要档案和档案事业,档案和档案事业必须适应社会和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发展的需要并为其服务。档案和档案事业与社会互动的这一规律告诉我们,档案工作必须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并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在档案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我国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档案软件怎样为档案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服务是目前档案界热议的话题。追根溯源,我国档案文化建设历史悠久,成就卓著。如今,国家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建设与文化强国地位相匹配的档案强国"的新战略目标。档案软件是档案信息化的灵魂,是档案事业体系的重要技术支撑,建设档案软件强国就是档案强国建设的具体化和集中体现。本文详细论述了档案软件为档案文化建设和发展服务遵循的原则、途径、方法等,并且展示了档案软件如何促进档案文化建设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7.
浅析中国档案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档案文献,既有自商朝以来的甲骨刻辞,铁券金册,以及历代的纸墨文书,又有近代的照片、影片、录像、录音等新型的档案材料。我国档案不但数量庞大,而且内容十分丰富。它记录了我国各族人民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是我国人民长期从事政治斗争、生产建设和科学文化活动的经验凝结。它不仅是我国悠久文明历史的凭证,而且对我国的四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面对数量巨大、内容丰富的档案,如何进行科学管理和开发利用,是我们档案工作者要解决的最根本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文化最核心的部分是价值观,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价值观的批判和继承。本文从文化、价值观、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入手,深入分析了我国古代、近代和现代档案工作价值观历经的曲折进程。  相似文献   

9.
一、档案文化价值的社会演变 1.档案文化与人类原始文明 档案作为一种历史记录,借助于一定的记录符号将人类活动的真实场景和过程记录于一定的载体之上。人类从野蛮到文明,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类社会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  相似文献   

10.
目前,研究所专职档案人员文化水平虽有显著提高,但档案专业人员极其匮乏,与研究所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与我国经济持续、协调、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由于档案专业人员的匮乏,在某种程度上将影响研究所档案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影响研究所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所以,  相似文献   

11.
充满希望的21世纪即将来临,如何将前人和当代人类的文化科学遗产一代代传播下去,供后人利用;如何培养和造就跨世纪的档案人才,使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建设,是档案工作者面临的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这次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2年全国档案工作,研究和部署2003年全国档案工作,动员全国档案工作者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它原原本本地、如实客观地记载、描述和反映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为人们日后的工作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查考的依据。人类历史的发展,决定了档案形式的不断变化,从甲骨、铭文、竹简档案,到纸质档案和以感光胶片为载体的影片、照片、录音带等音像档案,直至以磁性材料为载体的电子档案,档案的形式随着时代和科学的发展而进步。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及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数字化虚拟环境对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4.
浅谈档案信息化和保密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人类从结绳刻木记事尤其是发明了文字,并用以记言记事时始,档案就出现了。档案是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自古以来,人类就重视档案的保存和利用,设置馆库,专人管理。近代,特别是现代,各种档案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社会各个领域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也随之急速增长,档案工作也由简单的、封闭的、经验性的管理方式,发展为复杂的、开放的、科学的管理系统。在新的历史时期,档案信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信息资源,正在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但是,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诞生后,为建设社会主义档案事业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在建国初期阶段,档案工作的任务是:接管、集中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档案;收集革命历史档案;组建档案工作机构;建立立卷归档制度;培训档案专业干部;为建立国家规模的、集中统一的社会主义档案事业做一系列准备工作。建国后,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对于自己机关的文书处理和档案建设工作,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厅成立了档案科;1951年4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秘书长会议,讨论通过了《保  相似文献   

16.
中国档案学会企业档案学术委员会于7月10日在北京成立。国家档案局毛福民局长,中国档案学会理事长、国家档案局冯鹤旺副局长,国家档案局经科司李和平司长,中国档案学会王信功秘书长,以及来自企业的17名委员参加了成立大会和第一次委员会议。  相似文献   

17.
10月20日,由中国档案学会企业档案学术委员会主办的2010年全国企业档案工作论文交流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国家档案局经科司副司长、中国档案学会企业档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岗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加强档案学术研究引领企业档案工作创新发展》的讲话,中国档案学会副理季长、秘书长付华发来贺信,中国档案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档案学会企业档案学术委员会主任、航空工业档案馆馆长计红胜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档案事业应以何为主体,近年来已有不同的论述与提法,这一关系到我国档案事业兴衰的议题,是值得认真研究与对待的。通过学习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文件,结合档案工作实际,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我国档案事业应以公有制档案部门为主体。  相似文献   

19.
档案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原始的历史记录,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情况,是人类传承和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他文献无可替代的作用。档案是国家的文化遗产,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记录和反映着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就,涉及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生活方式等诸多文化领域。档案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文化与档案文化的涵义,从档案形成、档案内容、档案载体、档案建筑、档案工作、档案工作人员等方面揭示了档案文化性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