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基于深潜救生器(DSRV)的救生系统主要组成,分析和探讨了利用深潜救生器实现援潜救生的有关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潜艇救生球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潜艇艇员救生技术-潜艇自携可释放救生球。它是一种艇员集体,快速,常压,干救救生装置,由潜艇自携,通过对接过渡舱与潜艇对接。本文通过样机试验研究,成功地研制出救生球与对接密封释放装置,这是救生球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王小平  翟光 《国外舰船工程》2003,(7):46-48,F003
有关潜艇艇员日常生活与潜艇执行日常任务的报道很少,关于艇员在紧急情况下撤离潜艇的技术报道就更少。一般是否有利于撤离,可根据失事现场情况分为两类:一是有利于他救的现场,此时援救来自失事潜艇之外的第三方;二是独立脱险自救的现场,此时,幸存艇员穿戴艇上的脱险设备。虽然需要按以下描述的撤离程序的事故不会发生,但以下介绍的设备系统与程式均已成功地进行过撤离演习。艇员在高强度环境下,运用脱险与救生设备和程式,进行常规训练。在阅读下述内容时,讨论艇员从任一失事潜艇上撤离时还好理解,但在事故或在对敌作战中死亡或受伤时,外部损伤情况却不可预知。这类情况可能包括火灾、大气污染及进水或油污。就潜艇而言,这类情况还可能包括艇内压力增加。  相似文献   

4.
国外援潜救生装备体系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潜艇以它隐蔽性好、远程性及突击性强的特点为各国海军所公认,已成为各国海军最重要的装备之一.但潜艇在水下一旦发生事故,艇员的脱险和对其进行援救,目前仍然是较困难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各国海军对援潜救生重要性认识的提高,纷纷加大研究投入,促使援潜救生装备不断完善和改进.经过多年的研究,美国、俄罗斯等国家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援潜救生装备体系.本文介绍了美国和俄罗斯援潜救生装备体系的构成及发展历史和现状,概括出国外援潜救生装备体系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为我国援潜救生装备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海涛  姜圣俊 《船舶》2019,30(2):106-113
文章从美国援潜救生系统早期发展,潜艇救生潜水再加压系统SRDRS,基于SRDRS系统的备选母船选择,以及救援流程四方面论述了具有代表性的援潜救生装备系统——美国潜艇救生潜水再加压系统SRDRS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船舶海难事故相比其它部门的工作事故,一直保持在一个非常低的比率,但船员在船舶发生海难后的救生能力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从许多海难的实际情况看,船员的海上求生技能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主要表现在海难发生后船员惊慌失措,自救能力差等等。船员在救生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援潜救生系统装备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援潜救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提倡立体救援的新形势下,各种援潜救生装备的配套使用,扬长避短,协同作战,才能真正满足援潜救生的要求,文章主要论述援潜救生装备的分类及深潜救生艇的技术性能分析类比.  相似文献   

8.
利用DSRV实现援潜救生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基于DSRV的救生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利用DSRV实现援潜救生的有关问题,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10.
沈晓夫 《航海》2005,(6):24-26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位被迫降落海面的飞行员漂流在惊涛骇浪中,唯一的武器是一件漏水的救生背心和死里求生的决心。然而,他却准备与那些可怕的灰色食人鲨决一死战。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陈健 《船舶》1991,(6):40-44
我国研制成功的第一座潜水救生钟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本文着重论述救生钟电气系统和特殊电气设备、脐带电缆、水下电视、集电环;总结电气设备试制、试验过程中经验教训;介绍电气水密箱水密工艺。  相似文献   

15.
16.
潜艇救生技术和装备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丽  管琤  彭元亭 《船电技术》2005,25(3):7-9,62
本文论述了潜艇救生技术和装备的发展现状,对它们在各海军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7.
18.
19.
孙之祜 《中国海事》2006,(10):62-65
一、民间传说民间传说往往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中国水上救生的民间传说很多,其中流传较广的是妈祖的传说。妈祖,是人们对海上女神的亲昵称呼。据宋代的文献史料记载,她是宋代出生于福建省莆田湄洲屿的一位姓林的女子,是福建晋代晋安郡王林禄的22世孙女。妈祖生前扶危助困、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