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桩基一维波动方程理论 ,及用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仪检测基桩质量的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测试的速度波形进行判读和解释。  相似文献   

2.
何军  武政 《水运工程》2002,(S1):75-79
针对当前复杂地质条件下PHC管桩沉桩困难问题,以三亚某公务船码头工程为依托,结合PHC管桩和钢管桩的优点以及相关行业规范确定了PHC钢管组合桩的结构形式。针对PHC钢管组合桩的特点,从穿透较厚砂层角度出发,通过结构计算软件以及相关规范公式给出码头结构极限承载力状态,对结构计算、受力特性与桩基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桩基改进措施和沉桩控制条件,得出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PHC钢管组合桩。结果表明:该种PHC钢管组合桩方法满足桩基承载力及应变要求;PHC钢管组合桩在穿透较厚砂层的条件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3.
何军  武政 《水运工程》2022,(S1):75-79
针对当前复杂地质条件下PHC管桩沉桩困难问题,以三亚某公务船码头工程为依托,结合PHC管桩和钢管桩的优点以及相关行业规范确定了PHC钢管组合桩的结构形式。针对PHC钢管组合桩的特点,从穿透较厚砂层角度出发,通过结构计算软件以及相关规范公式给出码头结构极限承载力状态,对结构计算、受力特性与桩基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桩基改进措施和沉桩控制条件,得出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PHC钢管组合桩。结果表明:该种PHC钢管组合桩方法满足桩基承载力及应变要求;PHC钢管组合桩在穿透较厚砂层的条件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4.
基桩质量的低应变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桩质量的低应变检测技术是波动方程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该检测技术已在世界各地的许多桩基工程质量检测中得到应用。本文介绍桩基一维波动方程理论,以及用低应变变标语身完整性检测仪检测基桩质量的方法,并且结合工程实例对测试的速度波形进行判读和解释。  相似文献   

5.
徐凤雷 《水运工程》2003,(10):49-51
在船台工程上大面积使用人工挖孔桩作为结构的基础在国内尚属首次。本文简要介绍了由于地质情况等因素的影响,船台基础桩基型式的演变过程、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检测及安全管理等。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一些钻孔灌注桩的检测方法,并主要介绍了反射波法的基本原理及影响桩基质量检测波形的因素,指出了运用应力波反射法检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具有检测速度快、费用低、便于全面普查桩的质量、判别桩的完整性和质量缺陷,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杨旭东 《珠江水运》2013,(19):58-59
由于灌注桩具有施工简单、承载力高、适应性强等优点,使得桩基础广泛的应用于桥梁建设中,并且桩基工程的费用往往达到工程总造价的1/4~1/3。但是桩基工程属于地下隐蔽工程,施工工序较多,工艺流程衔接紧密,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难以全部预见,不可避免会出现断桩、缩颈、夹泥和沉渣过厚等质量缺陷,因此施工中如何控制桩基工程质量,对缺陷桩如何有效处理,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对桩基质量进行检测等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针对复杂高桩结构桩基设计的空间问题和传统地质资料的表达不足,为信息化、可视化管理桩基,提出了建立桩基信息数据库;基于工程区域的多源地形、地质数据,引入三维地层建模技术,建立了复杂高桩结构的三维地层耦合模型,并实现桩基和地层的三维重建、碰桩检测、桩位优化、持力层的选取、桩长及轴向承载力计算、桩位自动绘制等可视化辅助设计功能,极大提高了复杂高桩结构桩基设计的效率与水平。  相似文献   

9.
低应变动测技术由于其简便、快捷、低成本等优点,已成为各种类型桩基的桩身完整性检测的一个重要手段。大量桩基础建筑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特别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受损,如何对已建结构物下的桩基完整性进行检测越来越引起工程界的重视。近年来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特别是在港口工程的高桩码头完工以后的桩基完整性检测研究,积累了一定的数据资料和实践经验,在此供大家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10.
对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中,有关桩身浅部缺陷的识别,信号特征以及相关的检测分析手段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王其标  邱松  郭伟 《水运工程》2017,(12):216-220
通过一定的检测手段及时发现问题对控制工程质量非常关键。对于常规预制桩,国内相关完整性和承载力检测手段相对较为成熟,也有多种检测标准或规范,但对TSC桩这种特殊桩型,质量检验标准、质量检验手段尚不明确,也缺乏相关标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TSC桩的推广应用。提出适合水运行业TSC管桩波动方程的计算方法,并结合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对采用高应变法测试TSC单桩承载力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应变法测试TSC桩身完整性和单桩承载力是可行的,在开展TSC桩高应变检测时,测量传感器安装在钢管上、混凝土上均可。  相似文献   

12.
在港口工程设计文件中普遍存在针对高桩码头桩基设计疏漏的技术环节,桩基设计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此,通过对桩基规范条文的解读和引申,总结桩基设计过程中关于持力层的选择、承载力计算、桩身强度复核、打入桩沉桩控制标准以及质量检测等关键性技术环节中应着重注意的事项,为从事桩基设计者改进设计理念、提升设计质量、形成更趋完善和合理的桩基设计成果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张宝华  曹胜敏 《港工勘察》2002,(2):36-37,46
从从理论上分析了PIT低应变检测竽螺旋压浆桩的可行性,通过抽芯对比及在工程中的大面积普查检测,提出了该类桩在检测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4.
曹勤方  徐敏 《港工技术》2020,(2):116-120
本研究基于现场试验探讨了低应变反射波法和地质雷达测试两种无损检测方法评价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效果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低应变反射波法既可通过时域曲线识别桩体缺陷,又能根据波速判断桩体强度,但在测试过程中,需有针对性的优化测试方法,且其对超过6 m长桩桩底反射不明显,对初始含水率较大地层容易产生误判反射波。地质雷达探测只能简要识别桩基位置,但对桩基缺陷及完整性无法识别,不适用于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15.
《水道港口》2017,(3):269-273
在役高桩码头检测评估中桩身完整性是必测项目,根据现行水运行业标准一般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抽检数量不少于桩总数的10%或20%,且不得少于10根,当检测发现缺陷桩时,应扩大桩的抽检比例。根据多年在役高桩码头安全检测评估、尤其是交通运输部开展码头靠泊能力核查和沿海港口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现行水运工程和相关行业规范的对比分析,结合桩基完整性检测割桩损伤对码头水平承载力影响计算结果,探讨了桩基完整性检测抽样比例的合理性。提出在役高桩码头安全检测应以码头桩基施工质量合格为基础,以排除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隐患为目的。安全检测时只需考虑在役高桩码头运行年限、靠泊方式、运行环境、异常靠泊率和结构型式等运行因素,选择较不利受力以及外观检查中桩基完整性存疑的桩基作为对象进行验证检测。  相似文献   

16.
用PIT检测大管桩沉桩后完整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IT对大管桩的试验性检测和对信号的分析,证实PIT对大管桩的完整性检测是适用的,并指出在桩基低应变检测中也有锤击能量要求。  相似文献   

17.
王其标 《水运工程》2017,(7):97-102
通过一定的检测手段及时发现问题对工程的质量控制将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常规预制桩,国内相关完整性和承载力检测手段相对较为成熟,也有多种检测标准或规范,但对TSC桩这种特殊桩型,质量检验标准、质量检验手段尚不明确,也缺乏相关标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TSC桩的推广应用。提出适合水运行业TSC管桩波动方程的计算方法,并结合数值模拟和现场检测对采用低应变法测试TSC桩身完整性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低应变法测试TSC桩身完整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丘小标  卞亚芹 《水运工程》2015,(11):175-178
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具有强度大、承载力强等性能,常应用于海洋与海岸工程的桩基结构。但是在沉桩施工过程中,常出现桩头破损的情况。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大管桩沉桩过程中出现桩头破损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福州港新港区工程水工桩基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福州港新港区桩基工程先后出现的冲刷河床中保证桩基安全、干打桩及水冲桩的选用、沉桩质量问题的解决办法等难点进行分析,并就其解决方案进行探讨、介绍。  相似文献   

20.
李建 《中国水运》2014,(5):305-306
高桩码头桩基施工困难大,技术含量高,若不能良好控制其施工质量,将严重影响码头作用的充分发挥。为此,文中对高桩码头桩基施工的设计要点,高桩码头桩基荷载的计算,高桩码头桩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问题,以及其施工质量及技术控制要点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与技术要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