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近年来己有数条高速公路进行了改扩建,多数为拓宽工程,但拓宽的路面在开放通车后,个别地段在老路部分相继发生了纵向开裂现象,裂缝宽度视路堤高度、软土厚度及其性质等变化而不同。雨水由裂缝渗入,加剧了路面结构层的破坏。新老路基之间不均匀沉降是  相似文献   

2.
结合佛(山)开(平)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运用有限单元法分别模拟计算了高速公路拓宽工程新老路基发生差异沉降时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两种路面结构的应力状态,对差异沉降引起的路面结构层不同位置、水泥稳定碎石层中的附加拉应力和剪应力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新老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3.
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的拓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其沉降分析中,不仅要考虑新路堤的沉降问题,还要考虑拓宽路堤对老路堤沉降的影响问题。拓宽之后,由于新老路堤的差异沉降,新老路面交接的部分容易出现裂缝,因此控制新老路堤的沉降,尤其是差异沉降,是高速公路拓宽工程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车流量也在与日俱增.现下的高速公路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出行要求,高速公路的拓宽工程迫在眉睫,但高速公路的拓宽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同时由于我国的高速公路的拓宽工程正处于起步阶段,拓宽工程中路面沉降.新、旧路基的拼接等问题都尚未得到很好地解决,因此,对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的路基路面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具有现实而且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旧桥梁基础沉降差是混凝土桥梁拓宽拼接设计的重要问题。从拓宽后桥梁上部结构整体性能和拼接部位不产生混凝土裂缝出发,提出了新旧桥梁基础沉降差容许值的概念。结合江苏某高速公路桥梁拓宽的技术条件和结构分析,介绍了容许值的确定方法和在施工中控制的工程对策,对典型桥梁的沉降观测结果证明了计算模式的正确。  相似文献   

6.
软土地基上的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由于新旧路基间的差异沉降,易导致路面开裂破坏。结合绥沈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选取典型地质情况,分析了旧有路基的剩余沉降及新旧路基间的差异沉降,为高速公路软基段加宽方案选择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由于辽宁省特有的地理气候条件,夏季酷暑、冬季严寒以及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特殊性,在底面层施工后,经过一个冬季的冻胀及自然沉降,局部路面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本文结合沈大扩建工程对路面的裂缝产生的原因和处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土工格栅在公路拓宽工程中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解决既有公路拓宽改造工程中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造成路面反射裂缝病害问题,研究了土工格栅对加强新帮填路基与既有路基的整体性以及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解决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并对其加固机理、施工工序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老路拓宽改建后,在新旧路基衔接位置处容易产生纵向裂缝,原因是由于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路面结构层内附加应力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或界面强度。文章依托231省道兴泰公路实际工程,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改扩建工程中土工格栅的加筋作用进行数值分析,与现场沉降实测结果对比分析,表明采用土工格栅处治新老路堤结合部能有效减小差异沉降,增加路堤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路基工后长期沉降稳定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公路软基工后长期沉降问题日益得到重视,预测工后长期沉降和判别工后长期沉降是否稳定对高速公路养护和拓宽至关重要。文章提出了路基工后长期沉降稳定的标准,即:路基某时间段的实测沉降小于次固结沉降计算值、且实测沉降速率小于次固结沉降速率的计算值,并应用实际工程中;并对盐靖高速公路和启杨高速公路路基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认为次固结沉降与主固结沉降之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珠三角地区软土分布广泛且物理力学性质极差,营运高速公路经常可见因差异沉降过大导致的纵横向路面裂缝。文章通过对珠三角地区某高速公路路面裂缝路段的地基变形分析,全面详尽介绍了一种特殊的路面纵向裂缝成因机制——地基表层土体侧向位移对路堤产生拉应力导致路面出现纵向裂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由于高速公路高填深挖等很多原因,造成路基非均匀沉降普遍存在,而沉降又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严重。对钢筋混凝土路面、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和小尺寸混凝土板路面进行了结构分析,理论计算结果和实体工程表明:双层钢筋混凝土路面对增强路面承载效果非常明显,若将双层钢筋网分别布置于面层和基层内,不仅可以提高路面承载力,而且施工质量容易保证;按规范设计的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裂缝与实际应用存在偏差,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小板块混凝土路面用于释放非均匀沉降变形有一定效果,板体承载力也符合要求,这些研究对抵抗路面非均匀沉降破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高速公路拓宽方式对路基沉降的影响,结合西潼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针对单侧拓宽和双侧对称拓宽方式建立了路基沉降数值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路基顶面沉降、差异沉降与坡脚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并选定试验段进行双侧对称拓宽方式下的数值模拟分析和分层总和法计算,同时进行了路基沉降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拓宽相同宽度时,双侧拓宽的旧路基中心沉降减小幅度较单侧拓宽增加15.2%;两侧各拓宽2车道时,路基差异沉降是单侧拓宽4车道时的24.3%;随着拓宽宽度的增加,旧路基中心沉降增量逐渐减小,最大沉降位置在距新建路基边缘内侧3~5m处。数值模拟、分层总和法计算及现场观测最大沉降分别为18.40、18.74、16.06mm,表明数值模拟方法可靠,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许多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路面宽度已经不能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需要拓宽改造;而且大量新建的高速公路与既有高速公路相互交错,形成被交互通,更使既有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大量增加。因此,研究如何控制既有高速公路路基拓宽的施工质量,完善控制沉降和差异沉降的统一标准,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许多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路面宽度已经不能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需要拓宽改造;而且大量新建的高速公路与既有高速公路相互交错,形成被交互通,更使既有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大量增加.因此,研究如何控制既有高速公路路基拓宽的施工质量,完善控制沉降和差异沉降的统一标准,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笔者对路基拓宽工程中常见病害进行了分析,剖析了新旧路基不协调变形的特征规律和沉降差异对路面结构损坏的原因,并以重庆地区典型路基拓宽工程为试验依托背景.  相似文献   

17.
新旧路基拓宽常见病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对路基拓宽工程中常见病害进行了分析,剖析了新旧路基不协调变形的特征规律和沉降差异对路面结构损坏的原因,并以重庆地区典型路基拓宽工程为试验依托背景.  相似文献   

18.
旧路路基拓宽处理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旧路的道路拓宽所出现的不均匀沉降和路面裂缝等病害,本文研究从软弱地基沉降入手。结合软土地基处理、新老路基结合部位处理等进行分析研究,提供比较合理的路基拓宽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江六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工期紧张,必须在桥头路段沉降未稳定即进行路面面层施工,按常规方案施工桥台与桥头路段易产生差异沉降,为此文章进行了工后沉降预测,并基于路基纵向沉降的实测数据建立了双曲线和马鞍型曲线沉降模型。通过分析,并结合工程实际特点,提出采用反马鞍型曲线预抛高方式,并在工程中予以实践和验证。  相似文献   

20.
鉴于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就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常见病害类型以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路堤的不均匀沉降、路面裂缝等是影响高速公路整体质量的常见病害,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高速公路路基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