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坡度是地形的一个重要特征信息,它在工程设计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利用DEM (DigitaiElevationModel)数据获取地面坡度值的方法;提出了一种自动生成和识别某一坡 度范围区域边界线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在IBM一PC/XT微型计算机上编制了利用DEM数据 自动绘制坡度图的程序,并用该程序绘制出了某一实验区域的坡度图。   相似文献   

2.
针对道路前期规划阶段纸质地形图陈旧、数字地形信息获取困难且成本高的特点,在综合分析当前开放网络地理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利用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使命(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 SRTM)数据和Google Maps影像,提出了获取构建道路数字化选线系统虚拟地理环境所需的数字高程模型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和数字正射影像 (digital orthophoto map, DOM)的方法,并设计了Google Maps影像瓦片快速下载方法;基于分治法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全局非线性、局部线性的Google Maps影像变换算法,实现了与SRTM数据的快速配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地形数据获取与建模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自动计算瓦片URL地址,采用libcurl库函数和多线程下载技术,下载影像瓦片速度稳定、快捷、自动化程度高;获取的DOM分辨率可达0.2 m以上,与DEM数据配准后,构建的虚拟地理环境能满足道路前期规划阶段开展数字化选线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基于等高线形状分析的LIDAR建筑物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等高线形状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LIDAR(机载激光雷达)建筑物提取方法.首先利用LIDAR数据生成DSM(数字地面模型)等高线,然后根据等高线形状特征参数,从DSM等高线中提取由建筑物点云形成的等高线(建筑物等高线).最后,根据拓扑关系简化建筑物等高线,再利用建筑物轮廓线相互垂直或平行的特点,对建筑物等高线进行规则化,提取建筑物.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地形起伏的情况下,该方法仍可提取出形状复杂的建筑物,准确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4.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垛)技术因其独特优势,正逐渐成为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获取的有力工具,而基线参数估计是利用该技术提取高精度DEM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在现有的基线精确估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典型的基于地面控制点(GCP)法编制了基线估算代码,采用C波段ENVISATASAR雷达数据,对比分析了各算法基线改正的结果,利用校正后的基线参数提取了都江堰地区的DEM,并结合该地区的1:10000地形图对生成的DEM进行了精度评定.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基线校正后的数据进行干涉测量生成的DEM在一定条件下能达到国家1:50000数字高程模型三级产品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文中提出一个基于三角形折叠的简化算法,此算法利用三角形顶点的邻接三角形折叠前后的单位法向量变化大小来判定三角形三个顶点中的关键顶点,并将两个非关键顶点向关键顶点进行折叠以达到简化效果。实验证明,完整的简化算法可以在保持模型外观的同时有效的降低模型的规模。  相似文献   

6.
SAR是处于高速发展中的主动遥感技术之一,立体SAR技术可以比较方便地提取到大范围DEM信息。重点介绍SAR数据处理的一般步骤,生成DEM的原理,以及利用ERDAS软件系统提取DEM的过程。结果显示,利用此软件能够快速有效的提取DEM数据,取得较好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高斯牛顿法的DEM匹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升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匹配效率,建立了一种基于高斯牛顿法的快速DEM匹配算法.该算法采用高斯牛顿法替代最小二乘法来进行DEM匹配模型的目标方程求解,加速了目标方程求解的迭代过程.新算法匹配过程中,匹配参数沿梯度最大方向逼近目标值,迭代次数大幅度减少,具有更稳定的迭代收敛性,显著提高了算法的执行效率.通过多组模拟试验对新算法进行了测试,并与具有代表性的最近点迭代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算法对匹配参数的收敛速率平均提高了42.1%,完成匹配所需的总时间平均减少了74.9%.  相似文献   

8.
Dijkstra 经典最短路径算法包括大量的排序运算,且需要对图中所有顶点进行计算,效率较低.本文针对有向网络,提出了与概率搜索定界结合的入度统计最短路径算法.该算法通过按概率搜索得到一条较短路径,依据路径长度和有向网络结构特征确定和顶点序号相关的节点阻抗最大值;采用入度统计算法代替经典的标号算法,在计算过程中根据节点阻抗最大值,采取一定方式剔除无效顶点(不在最短路径内的顶点),简化网络结构.本文提出的算法不需要进行排序运算,简化了运算过程,并且可以剔除大量的无效顶点,降低了网络复杂度.算例分析表明,相对于Dijkstra算法,结合概率搜索定界的入度统计算法大幅度提高了运算效率,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适合大型公路交通网络的割集搜索算法CSA-CJ.该算法利用二进制数分割无向图的顶点集,通过对子图各顶点的关联集的运算产生相应的割集.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三视图的三维线框模型生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画法几何学和工程制图的投影原理,介绍了一种基于三视图的线框模型快速生成算法。算法首先根据三视图的二维节点信息生成空间顶点,然后根据二维节点间的连接关系和投影原理来直接确定空间顶点间的连接关系,最后消除空间冗余元素并连接具有连接关系的三维顶点形成空间线框模型。  相似文献   

11.
轻钢房屋凭借其质量轻、工业化程度高和施工速度快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低矮工业建筑中,但由于其对风荷载比较敏感,在强风条件下常常发生轻钢房屋的风致损坏事故并导致巨额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灾后的调研,分析了轻钢房屋在强风条件下的风致破坏模式,用数值模拟分析了轻钢房屋的风致破坏特点,探讨了轻钢房屋风致破坏的机理,从工程施工角度分析了轻钢房屋的风致破坏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风灾防御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_GTS对隧道扩建对地面建筑物沉降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施工监测数据,分析地面建筑物在离隧道轴线不同位置时,隧道扩建对建筑物沉降的影响以及建筑物是否安全;判断隧道开挖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半径.  相似文献   

13.
机动车出入口是进出城市公建群的重要交通节点,也往往是造成进出基地车流交通堵塞和延误的交通瓶颈点,从优化出入口交通设计的角度改善公建群交通是一务切实可行的途径。遵循出入口管理策略的基本原则,对城市公建群的机动车出入口细部进行优化设计,尽可能减少大型公建群对周围道路的交通压力,提高公建群内外行车的通畅水平。  相似文献   

14.
城市浅埋隧道施工对地面房屋影响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隧道的修建,浅埋隧道穿越房屋的数量明显增多.应用三维有限元计算地面房屋横跨凹凸区的工况,得出了房屋不同区域部分与不同方向的变形规律,为隧道接近建筑物施工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城市浅埋隧道施工对地面房屋影响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隧道的修建,浅埋隧道穿越房屋的数量明显增多.应用三维有限元计算地面房屋横跨凹凸区的工况,得出了房屋不同区域部分与不同方向的变形规律,为隧道接近建筑物施工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震害的多层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快速评估既有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基于日本既有建筑抗震评估理论,提出了一种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该方法以砌体结构各楼层墙体和构造柱的水平抗侧承载力作为结构抗震能力的指标,通过比较结构抗震能力指标与结构抗震能力需求指标评估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通过对汶川地震中大量多层砌体结构房屋震害的分析,获得了遭遇地震烈度9,10度的结构抗震能力需求指标.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评估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估计其震害程度.  相似文献   

17.
南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南昌开展既有住宅节能改造在经济上是否可行的问题,运用能耗分析软件对典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前后进行能耗分析,通过性价比指标与动态投资回收期从多个方案中优选节能方案,并对所选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得出南昌市开展既有住宅节能改造在经济上切实可行,为南昌地区今后推广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供了技术经济支持。  相似文献   

18.
大型公共建筑与交通设施组合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公共建筑是城市中人流的集散点与交通枢纽,在其使用的过程中势必引起复杂繁忙的交通运输问题.在阐述大型公共建筑交通影响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区别对待对于大型公共建筑具有不同功能与作用的交通设施,并重点分述了不同交通设施与大型公共建筑的优化配置问题.目的是:将大型公共建筑和与之配套的交通设施组合规划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以期实现在保证大型公共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安全合理地疏导交通.  相似文献   

19.
辨识地铁施工过程中影响环境建筑物安全的因素及建筑物本身抵抗变形的因素,结合力学与风险两方面指标,对地铁施工引起的环境建筑物的风险进行评价。采用相邻指标相对重要性模糊标度值方法确定不同指标权重,进而通过模糊识别模型判断建筑物在地铁施工环境中的风险度。为施工前期,采取合理的施工措施或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国内某盾构隧道下穿既有构筑物为工程依托,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模拟盾构隧道开挖的全过程.对施工所引起的沉降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下穿住宅楼时,桩基础会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隧道下穿锅炉房时,左右线开挖后引起的基础沉降都超出了可控范围;隧道在先后下穿住宅楼和锅炉房的施工过程中都存在较大风险。通过研究提出了盾构施工期间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构筑物沉降,以达到相关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