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台湾海军总部于2000年6月22日首度破例安排二十名军事记者登上“海虎”号潜艇,随艇潜航采访,揭开了台湾海军潜艇部队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2.
基于CFD的潜艇阻力及流场数值计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运用雷诺平均N-S方程,使用CFD前处理软件ICEM CFD划分流场网格,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实现了对裸潜体、带指挥台围壳艇体、带十字尾翼艇体、全附体潜艇4种模型的阻力及粘性流场的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潜艇表面压力分布情况和附体附近流场的一些特性,为进一步优化潜艇的艇型和分析潜艇的流噪声打下了基础。而阻力的对比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潜艇损伤直接关系到艇上官兵的生命,并影响潜艇作战性能,影响日常维修保养与巡逻执勤任务。因此一旦潜艇损伤,能正确认识损伤程度,了解损伤情况,以便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根据影响潜艇损伤的特点,联系系统评估的方法,提出基于证据理论进行潜艇损伤等级评估的方法,分析和示例计算表明该法能有效的应用于潜艇损伤等级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近日,我海军361号潜艇不幸因机械故障遇难,70名海军官兵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英雄虽已逝去,但人们不会忘记这些为国捐躯的英灵。在共和国的历史上,让人们铭记于心的还有一次潜艇失事——418潜艇蒙难。  相似文献   

5.
冯玉成 《航海》2006,(1):26-27
1956年1月10日,毛泽东主席来到上海江南造船厂,视察了建造中的我国引进图纸、配件、自己装配制造的一艘03型鱼雷潜艇031艇(1966年,该艇被海军授予荣誉舷号56-110,以纪念毛主席视察建造中的潜艇)。不久,接艇部队组建,我是成员之一,任舰务军士长。艇长是李国安同志。能成为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艘潜艇的舰员,从青岛潜艇基地来到上海江南造船厂接艇,我们都觉得非常光荣。  相似文献   

6.
(一)1989年4月,在挪威海岸以北数百海里的挪威海深处,苏联“共青团员”号核潜艇正在悄悄地监视着美国潜艇舰队。突然,艇上警报大作,潜艇  相似文献   

7.
杨齐柏 《国外舰船工程》2002,(10):44-44,F003
介绍德国军现役的206A级潜艇,该级艇仍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常规潜艇之一。还介绍了即将服役的212A级潜艇,该级艇系世界上第一艘燃料电池AIP潜艇。它将保证德国海军处于世界潜艇技术的前沿。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鉴于盟军运输舰艇在大洋上被德军潜艇累累击沉,美国海军决定用潜艇从水下运送兵力和物资,于1944年将一艘老式作战艇改装成水下运输潜艇,取名为“海狮”号,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运输潜艇。 由于水下运输潜艇活动隐蔽,有攻其不备、出奇制胜之效,且水下运输不受气象和水文等条件的影响,在登陆作战中能够增加登陆成功的可能性,因此,水下运输潜艇出现之后,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1958年,美国正式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水下运输潜艇“灰鲸”号。“灰鲸”号在  相似文献   

9.
潜艇舱室大气成分复杂、为确保艇员的生存和潜艇的安全,艇内实时监测大气环境质量。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艇内的实时监测设备,针对多数有机成分艇内不能实时监测的特点,介绍了气相色谱仪在潜艇舱室有机物监测中的应用,重点论述了配备光离子化检测器的便携式气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监测范围和在潜艇舱室装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潜艇所担负的多样化任务和在未来高科技海战中的重要地位;从海浪、海流、温度跃层、密度跃层、声场特征、海洋内波和海底地形等海洋环境的7个方面论述其对潜艇活动及艇载武器效能的利弊影响,初步探讨如何趋利避害,使"海洋环境效应"这一海战场上的第3种重要力量,成为发挥我方潜艇及艇载武器装备效能的倍增器.  相似文献   

11.
小型潜艇     
意大利米兰基地的水下工程海洋潜艇供应商行,已建成世界第一艘使用一部90马力闭合回路式柴油机的小型潜艇。这艘被称为“凤凰1350型”的小型潜艇,艇体全长11.4米、宽3米,高3米、艇重25吨计算下潜深度701米,水下作业时救生系统可供193  相似文献   

12.
《船艇》1992,(8)
瑞典国防装备局于1990年初与可库姆公司签订了建造三艘潜艇的合同。此型潜艇的预先研究与可行性研究早在八十年代初、中期开始,设计工作于1988年开始。该艇的主要使命是保卫瑞典1700海里海岸线免遭侵略。其具体任务是实施攻击、布雷、投放潜水员、反潜作战与海上监测;还可用作训练平台。本文对该艇的艇体设计、总布置、艇上系统(尤其推进系统)、导航、武备与作战系统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瑞典皇家海军的三艘新型潜艇分别命名为哥特兰、阿普兰与霍尔兰。首艇于1997年投入使用,两艘后续艇将在12~18月的间隔内陆续服役。该型潜艇第一次安装了由可库姆公司设计、建造与装配的斯特林 AIP 系统—即不依赖于空气的推进装置。此装置的投入使用将显著增加潜艇水下续航力。探测设备、作战系统与武器装备与平台相结合,使该艇特别适合与入侵瑞典海域的敌舰作战。该艇设计人员对该艇诸如续航力、武器载荷,抗冲击与噪声等性能参数进行了综合研究,把现代新技术与高效用相结合,以比较低的费用研制出该型潜艇。库可姆公司作为主承包商,不仅对组装联合与部件采办、而且对设计与建造全面负责。该艇的首尾分段在离马尔摩港约200公里的卡尔斯船厂建造与装配;这些分段用驳船运抵马尔摩,在那里可库姆公司再把所有分段组装成整艘潜艇。  相似文献   

13.
潜艇艇速声测量综合系统采用了超声测时差和测多普勒频移方法,能同时测得潜艇艇速和艇离海底的距离或艇深,且数据率较高,结合软件的后处理,不可计算潜艇相对海底的横向速度和航程,计算艇速的平均值和均方差,计算测量海区的深度,给出系统构成,方框图和用途。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国内外大量潜艇事故资料,对潜艇火灾的起因,危害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对目前国外艇内灭火技术和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提出了艇内灭火新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潜艇在设计阶段就注重降噪是最为有效的。潜艇的特征信号要求可通过设想潜艇未来的作战情况来确定。从这些要求出发,可确定满足特征信号要求的艇上机械设备的噪声指标的预分配和一套噪声控制程序。构成声特征信号的5个主要辐射噪声的声源为:(1)机械噪声;(2)螺旋桨/推进噪声;(3)艇体的谐振;(4)流体噪声;(5)空化噪声。前三种噪声主要为线谱噪声,在辐射频谱上形成线谱。后两种噪声源为宽带噪声。大多数机械噪声的频率在10Hz到1kHz之间,艇体谐振产生的噪声频率一般在10Hz和60Hz间。但可能大到2kHz,螺旋桨噪声通常低于100Hz,而空泡和流体噪声最大可超过10kHz。  相似文献   

16.
基于潜艇模型尾流湍流强度和耗散率的CFD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良的隐身性能使得潜艇具有强大的突防能力,因此,控制潜艇尾流信号特征对于提高潜艇隐身性能意义重大,这些信号特征主要包括尾部湍流强度、湍动能、湍流耗散率等。同时,优良的艇型对于抑制尾流信号特征、提高潜艇快速性和隐身性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采用RANS方法计算SUBOFF潜艇主艇体艇型及6种改良艇型的艇体粘性绕流,将CFD方法用于分析艇体半径、艇艏长度、艇艉长度等参数对潜艇尾流信号特征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在SUBOFF潜艇主艇体艇型及其6种改良艇型的尾流场中,增加艇体半径有利于抑制远尾流场湍流信号特征,在近场则不利;增加艇艏长度能降低近尾流场湍流信号特征,在远场影响较小;增加艇艉长度在近、远尾流场均有利于降低其信号特征。  相似文献   

17.
潜艇上装备的声呐种类丰富,艇艏声呐往往集主、被动工作方式于一体,是潜艇获取水下制信息权的核心装备。本文梳理了美、俄艇艏声呐的发展历程,包括装备情况、技术特点、性能参数等。分析了3种艇首阵型的优缺点,总结了两国海军选择艇首阵型的3个依据,对比了美、俄两国艇首声呐的发展规律。可为潜艇声呐的研制及艇总体装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潜艇消防     
潜艇事故中,除碰撞外,以火灾事故为多,它严重危及艇和人员的安全。本文就潜艇火灾主要危害和潜艇消防可能使用的几种灭火剂作一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针对潜艇操纵性优化设计中水动力系数预报问题,在潜艇水动力预报中引入艇体肥瘦指数概念,确定了潜艇艇体几何描述的五参数模型。提出采用小波神经网络方法预报潜艇水动力,确定了神经网络的结构,利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设计了神经网络的学习样本。在验证CFD预报艇体水动力有效的基础上,完成了样本水动力系数的CFD计算;通过对样本进行学习,完成了潜艇艇体操纵性水动力系数小波神经网络预报。研究结果表明,只要确定适当的输入参数,选择适当的学习样本和网络结构,利用小波神经网络方法对潜艇水动力进行预报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苏红宇 《船艇》2001,(4):36-36
由于现有潜艇的形状均为圆柱状结构,所以若增加潜艇的负载能力,在加大艇宽的同时,艇深也同时加大,潜艇深度加上现有的潜艇指挥台使潜艇水上部分显著增加;而仅靠增加潜艇的长度,又使潜艇在制造工艺和水动力特性等方面都受到影响。针对目前潜艇的缺点,美国正在研究一种依靠球形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