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船艇》1989,(1)
沿公司阶梯上升的重要准备工作之一就是要有人接替你的位置。这套“管理之道”的最后一部分,就是选好接班人,使他在你晋升后替代你的工作。管理人员在安排计划时,可能犯的最大错误之一就是忽略为他目前的岗位找一个接班人。以致当他完全具备提升的资格时,领导也会认为他在那里是不可缺少的,是必要的,这样他就有可能被别人超过。避免这种局面的办法就是留心能承担你工作的人,按  相似文献   

2.
李鹏程 《航海》1999,(6):19-21,18
对航空母舰的说法各种各样。有人说它是可怕的“海上巨兽”;有人说它是“浮动的海上城市”;还有人说它是“活动的空军基地”。不管怎么说,航母自二战初期代替战列舰成为现代海战的主角以来,至今其“海上巨无霸”的地位从未动摇过。美国总统里根在任期间,遇到世界上发生令山姆大叔不快的事时,他总是首先要问的是:“我们的航母在哪里?” 航母战斗力非凡,霸气十足;上面有数千人生活,又有几分神秘色彩。现在让我们走近航母,试试能看到点什么。 —、航母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张志挺,曾驾驶着万吨海洋调查船,首次完成了我国南极考察建筑任务,他的足迹遍布南大洋、太平洋,大西洋。他曾荣立过一等功、三等功。有二十多年航海生涯的张志挺,从船长到局长,是海的骄子。“不是死病”“老张这次任务你就不要去了,在医院好好养病,身体可是本钱啊,以后还有更多的任务等着你呢!”“不行,这次任务我不去,实在放不下心。”听到领导劝慰不要参  相似文献   

4.
清晨,当刚升起的太阳在香港的深水湾撒下一层淡淡的金辉时,一位体格健壮的老人,一个纵身跃入透凉的海水之中。他展开他那有力的双臂,舒展全身肌肉,拍打着不时溅过他头顶的浪花,在这带点风险的海湾乘兴来回,尽情畅游。“在这里游泳,就象在海上航船,也好比我们做生意,不冒点风险,就不会有乐趣。”他既是在谈游泳,也是在谈他的经历,谈他的事业,谈他的目标。他是谁?他就是号称“世界船王”的香港实业家——英籍华人包玉刚爵士。今年他已是六十三岁了。可是看上去,象四十岁  相似文献   

5.
GE总裁韦尔奇有一次在行政主管会议开始前,看到有个人坐在会议室门外,他就问那个人在做什么。那人回答说:“如果有任何技术问题,我就会马上采取行动。”韦尔奇不解会有什么问题。那人说:“假设投影机上方的灯泡坏了,就必须换一个新的。”韦尔奇平静地说:“会议室里有五位工程师,我敢打赌,他们当中一定有人会换灯泡。现在请你回到你的工作岗位上去干你自己的事去。”  相似文献   

6.
GE总裁韦尔奇有一次在行政主管会改开始前,看到有个人坐在会议室门外,他就问那个人在做什么。那人回答说:“如果有任何技术问题,我就会马上采取行动。”韦尔奇不解会有什么问题。那人说:“假设投影机上方的灯泡坏了,就必须换一个新的。”韦尔奇平静地说:“会议室里有五位工程师,我敢打赌,他们当中一定有人会换灯泡,现在请你回到你的工作岗位上去干你自己的事去。”  相似文献   

7.
陈建钊 《游艇业》2009,(1):106-109
这是欧美船只在越过赤道、本初子午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等重要的海上虚拟线时,举办的特殊仪式。即便已经“软化”,但“跨线仪式”仍然无法令被称为“蝌蚪”的新海员们“愉快”:“醍醐灌顶”的馊面汤、整船“画家”在你身上涂鸦.剃得像被狗熊蹂躏过的菜地一样的发型……“跨线仪式”上,自称为”波斯顿的儿子”的老水手们总能想出各种各样的搞怪要求,以此代表“海王波斯顿”接受“蝌蚪”们进入他的王国,成为他的子民。  相似文献   

8.
漫画与幽默     
《航海》1995,(6)
丁某是大学名教授,他的儿子不学无术。可是他的孙子却是聪明绝顶。为此,丁教授常埋怨他的儿子:“你不如你的儿子!”教授的孙子也发泄地对他的父亲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槽糕的父亲!”不料,教授的儿子却十分骄傲地对他的父亲说:“你的儿子不及我的儿子!”又同样非常骄做地对他的儿子说:“你的父亲不及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9.
一看题目有人会说:“船名怎么会写错?你不信吗?请看: 若干年前,一艘知名度很高的“YJ”轮触礁沉没,造成全损,船东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时,写的是“YJ号”轮,保险公司声称从未保险过“YJ号”轮。但出于友好,提醒船东是否“YJ”号轮之误?经更正最终问题虽然解决了,但船名未按注册登记证书书写,写错是显然的,而且差一点造成后果。近来看到不少大、小船舶把船名写颠倒了,还有在救生艇、救生圈上也有很多同样写颠倒的例子。按规定船名应自左向右顺序书写,例如船名叫“吉安海”在船首、中、尾不  相似文献   

10.
几十年来,“泰坦尼克”号冰海沉船的大悲剧纷纷被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介绍过。然而你可知道,“泰坦尼克”号并不是一艘独一无二的巨轮,她只是英国白星轮船公司麾下号称“北大西洋女王”的三姐妹中的一位。她的二位“姐妹”分别命名为“奥尔麦别克”号、“吉加蒂克”号。“奥尔麦别克”号于1911年竣工。次年,“泰坦尼克”号很快建成。随后,“吉加蒂克”号也顺利下水。二姐妹的船体线型和外表形状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1.
《船艇》1991,(2)
谈判要赢得协议而所采取最令人信服的方法,是在于你表现出如果你能得到你想要的,你的对手同时也能得到他想要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说过:“现在,对立的时代已经结束,而谈判的时代已然来临”,国际舞台上是如此,日常生活也不例外。今天,谈判存在于我们所有的生活范畴,我们每天都时刻不断的在与各个阶层进  相似文献   

12.
《航海》2000,(6)
美国华盛顿州一家杂志社体育栏目的编辑丹尼尔·凯恩收到了一封有1000个叔叔签名的邀请信:“孩子,你千万要来参加我们在芝加哥举行的联欢会,我们都盼望着你到来——原克鲁兹号航空母舰上的1000名老水兵。”捧着这封信,丹尼尔的眼睛里泪光闪烁,他又想起了养父凯恩给他讲过的1000个水兵和一个婴儿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眺望玉树     
那一天 太阳刚刚跃出地平线 一声巨响、天崩地旋 一瞬间的灾难 把玉树的山川摇撼 你这“最后的天堂”  相似文献   

14.
马可波罗148型动力游艇挑战极限,罗恩·霍兰德创新之作令你畅游天涯海角每当参观一届新的大型游艇展期间或之后,总会有人这样问:“你看有何不同之处?”我的回答通常都是懒洋洋的“大同小异”,但去年秋天的劳德戴尔堡游艇展却使我的第31次回答成为例外。当时我和罗恩·霍兰德相对而坐,这位闻名遐迩的帆船设计大师接受了我的专访,他为此次展览带来了自己最新的设计作品,一艘148英尺的动力游艇。这是一艘地道的动力艇,没有帆篷,没有桅杆,没有平衡器,它周身的线条无处不流溢出设计者所倾注的神韵,正是他穷毕生之力研究水流并竭力提取有限风力所…  相似文献   

15.
“磁滞联轴器”是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电缆卷筒中(高压)的关键部件。“磁滞联轴器”的设计性能是否能充分发挥,与安装调整是否正确(所需的扭矩值)有很大的关系。为使“磁滞联轴器”有正常的扭矩输出,磁盘与感应盘之间须保持有一定的间隙。间隙大小由“磁滞联轴器”的调整螺纹来调整,调整螺纹的调整需用特制形状的专用工具配套使用,调整好的“磁滞联轴器”扭矩值的大小也要用扭矩板手配特制形状的专用工具来测量。由于没有调整和测量扭矩的配套工具,在实际“磁滞联轴器”的调整中碰到了很大的困难,同时扭矩值调整的正确性也很难得到保证。使得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电缆卷筒中的高压电缆在使用中存在着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鉴于以上情况,我们根据磁滞联轴器的结构特点,专为磁滞联轴器的调整和测量扭距而研制、发明了一种调整测量磁滞式联轴器扭矩的专用套筒(“十字形头”和“四点形头”)。  相似文献   

16.
28年前,当祖国边疆处于危难之时,他挺身而出,冒着枪林弹雨,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硝烟中,以生命和鲜血兑现了对祖国和人民许下的铮铮誓言:当祖国建设需要时,他脱下戎装,带着留在身体里的20多块弹片,隐去了二等功勋的光辉,扎根海事基层默默奉献着i当寒冷的夜幕中传来落水女孩的求救声,他义无反顾跳入了冰冷的河中……有人问他“你这么做值得么?”他轻轻地说:  相似文献   

17.
陈启斌 《游艇业》2010,(5):62-62
在一艘高速行驶的游艇上有人落水了,但却无人察觉,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旁人才发现有人消失了,此时的感觉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杯具”。落水救助系统就能很好的避免重蹈“刻舟求剑”的覆辙,保证艇上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温州港今昔     
朋友,你去过温州吗?你到过温州不但会被温州的山光水色和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所留连忘返,而且当你要坐船领略一下瓯江两岸旖旎的风光,追寻那雁山之影,瓯海湖踪,你会发现温州的崛起,离不开温州港。正如宋朝诗人杨蟠诗中写道:“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温州素以“东瓯名镇”、“鱼米之乡”、  相似文献   

19.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正是伴着这首当年万人传唱的歌曲,青岛远洋运输公司船长庄茂奎跨出了远洋船员生涯的第一步。做一名“captain”——驾驶巨轮驰骋大洋的远洋船长,是那时他最大的人生理想。如今,他已是一名具有38年远洋船龄、25年船长驾龄的“老船长”。从太平洋到印度洋,从好望角到合恩角,从苏伊士运河到巴拿马运河,长长的航线上,留下了他为国家远洋事业拼搏奉献的人生足迹。  相似文献   

20.
王建民 《航海》1993,(3):36-37
从两千年以前就开始传说大西洋底存在着一块沉没的陆地,有人说这块陆地就是历史上存在过的“大西国”,还有人肯定地说,“大西国”就在大西群中的安佩尔海峰一带海域。到底有没有这个沉入海底的“大西国”?众说纷纭,一直争论了两千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