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敬安 《中国铁路》1997,(12):32-34
介绍了提速道岔的整体技术状况,转辙器和可动心轨辙叉的运用状况。指出了提速道岔在运营中表现出的设计,制造上的不足,针对道岔的技术状况和运用状况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提速道岔的可靠运用,在设计方案上对提速道岔启动电路进行了时序控制,减少同时转换提速道岔的转辙机数量,使道岔转辙机转换电流峰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各信号设备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3.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对提速道岔的运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提速道岔的标准化整治势在必行。现以S700K电动转辙机牵引、钩式分动外锁闭、SC325可动心道岔为例.介绍一下提速道岔的整治方法及步骤。  相似文献   

4.
沈坚  朱剑月 《铁道建筑》2005,210(6):82-84
通过建立道岔垂向几何及刚度不平顺激扰模型,运用车辆一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模拟计算了提速列车对提速道岔的动力影响。比较了提速道岔尖轨轨下增加弹性后提速列车对道岔的动力作用,并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表明提速道岔尖轨轨下增加弹性后能减轻基本轨至尖轨区过渡段轮一岔垂向相互作用,有效地改善道岔的动力性能,延长滑床板及道岔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史玉杰 《中国铁路》2003,(11):24-25,28
在简要介绍中国铁路道岔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对铁路提速成功起到关键作用的提速道岔系列,还对秦沈客运专线道岔系列,特别是58号无缝道岔结构、试验和仿真分析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提速道岔技术水平提升与全面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针对近几年来国内外高速、客运专线道岔技术的发展和我国铁路建设对道岔技术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分析已在我国铁路线路上全面应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提速道岔的技术发展方向,旨在尽快提升铁路提速干线道岔整体技术水平。研究结果:通过对国际高速铁路道岔技术、我国客运专线道岔技术的分析,结合提速道岔十几年来的运用情况,借鉴200 km/h 60 kg/m钢轨可动心轨单开道岔技术优化成功运用的经验,提出"对现有各主型提速道岔以理论分析为基础,从道岔线型到主要关键零部件结构进行全面优化设计,彻底消除既有提速道岔存在的安全隐患,迅速开展全面优化升级工作"的建议,从而为提升提速道岔的整体技术性能和水平,更好地适应铁路建设发展的需要,满足运营要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提速列车与道岔的垂向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运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通过建立道岔垂向不平顺激扰模型,进行了机车车辆与道岔垂向动态相互作用的仿真研究。针对我国铁路提速实际,详细分析了提速客车及提速货车对道岔的动力影响;并具体分析比较了60kg/m钢轨12号提速道贫固定型辙叉和可动心轨辙叉的动力性能;此外还讨论了道岔磨耗对轮/岔相互作用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速道岔垂直磨耗维修标准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8.
从道岔安装、道岔转换、道岔解锁、列车通过道岔和道岔缺口变化等方面分析多机牵引提速道岔的运用特性;针对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执行技术标准,加强工电联合整治,强化维护管理,通过采用新方法和新措施保证提速道岔的维护质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提速道岔外锁闭装置的特点,在分析调查提速道岔上道后发生故障的原因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整治与技术改造2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提速道岔运用质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提速道岔整治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在信号车间、信号工区的日常维修工作中,都要把提速道岔的整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根据现场道岔的运用状况,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治,不断总结经验,形成长效机制,努力提高提速道岔的运用质量,适应铁路运输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1.
交流转辙机道岔控制电路重点解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交流转辙机道岔控制电路中启动电路、切断电路及故障按钮继电器电路等重点电路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并对相关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对今后交流转辙机道岔控制电路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六线制双动转辙机道岔控制电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直流双电动转辙机作为重型道岔的转换设备时,一般采用部颁图号为通号6533的六线制控制电路。在实际运用中发现该电路存在一个问题,即道岔定位时,若反位启动熔断器因故断开,此时将道岔向反位操动,则继电器2DQJ转极,转辙机电机不动作,道岔失去表示;如果再将道岔向定位操动,电路会产生瞬间启动电流,使转辙机向反位转至四开位置。  相似文献   

13.
重点介绍重锤负载,液压负载和电磁负载3种主要类型转辙机试验台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并提出转辙机试验台产品标准的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4.
CTS2转辙机及NEK-K/E道岔融雪装置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CTS2转辙机及NEK—K/E道岔融雪装置在青藏线(格拉段)的反复试验和试用,对格拉段惟一的信号轨旁设备进行了机械和电气两方面特性的测试和检验,就其先进性、优越性和尚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实际铁路运营过程中,道岔控制电路的动作命令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事先校验,故障排查耗时耗力,严重影响其可靠性和运行效率。鉴于此,研究并设计一种模拟三相五线制交流转辙机工作状态的虚拟交流转辙机。该虚拟交流转辙机与道岔控制电路相连接,采集动作过程中的电流、电压信息并计算出电流、电压的有效值,既可以由虚拟转辙机上的故障指示灯警示故障,也可在上位机绘制出功率曲线,由此可分析故障现象。不但节省故障排查时间,而且提高道岔控制电路的可靠性和运营效率,具有便携、安全、可靠、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理想化的电气开关仿真建模方法,以简单的方式解决了电路仿真时由于电气开关的存在带来的刚性问题与数据流因果逻辑矛盾的问题,该方法适用于系统级的定步长的电路计算机实时仿真.  相似文献   

17.
客专高速道岔检修流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列车高速直向运行和侧向通过的平稳性及舒适性,高速客运专线上的道岔普遍采用了动态轨距优化(FAKOP)转辙器、带有液压下拉装置的心轨和德国进口的HRS锁闭装置。这些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对道岔维修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从克服双管正激变换器的缺陷以及利用软开关提高电路的效率两个方面对双管正激变换器进行了总结,在提高电路效率方面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软开关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19.
阐述联锁表的带动道岔、防护道岔设计方法,总结带动道岔、防护道岔的设计规律,对带动道岔、防护道岔的定义、作用、设计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对如何设计联锁表的带动道岔、防护道岔有很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道岔尖轨密贴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铁路进入高速铁路的发展时期和行车密度的不断增加,采用以往的道岔养护方法,安排维修"天窗"与维修人员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道岔状态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道岔动态信息,及时发现异常并报警,解决道岔养护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