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胰腺炎大鼠血清酶学变化及胸腺肽α_1对其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急症,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酶学的变化是临床上观察病情演变的主要指标。胸腺肽α1(thymic peptide α1)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在阻抑重症炎症反应,抑制炎性介质释放等方面有良好的作用。我们拟进一步探讨SAP大鼠血清酶学改变及胸腺肽α1对其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急性重症胰腺炎(acute severity pancreatitis,SAP)手术种类繁多,术式各异,麻醉比较复杂,故应依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但麻醉方式的选择仍有较多争议。现就我院1990-1997年连续手术治疗的41例的SAP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探讨较为理想的醉方法,以利于麻醉方式的选择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关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探讨的热点.对于AP发病的机制,目前主要有胰酶自身消化学说、微循环障碍学说、炎症因子与细胞介质学说、细胞内钙超载学说、肠道细菌易位与"二次打击"学说、氧化应激与NO作用学说等.白藜芦醇因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等药理作用而受到临床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天然药物.近年来,本课题就白藜芦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并做了系统的文献分析,认为白藜芦醇可以从多个环节发挥作用,从而起到缓解AP造成的胰腺损害及由此引发的多器官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 IPN)是导致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多数研究关注于细菌感染所致病例的特点,而合并真菌感染的IPN的临床特征尚不明确。本研究揭示了合并真菌感染的IPN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了可能影响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方法 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IPN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胰腺坏死组织及引流液培养是否有真菌感染,分为真菌感染组和无真菌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特点与结局,并分析真菌感染组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结果 研究共纳入214个病例,其中真菌感染组49例。真菌感染组患者的坏死物累及区域更广、红细胞压积更低、入院时血糖更高;真菌感染组患者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MDRB)比例更高,总住院时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时间及接受肠外营养时间也更长。与无真菌感染组相比,真菌感染组接受手术患者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白藜芦醇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黏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试验性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黏膜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5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 group,SO)、模型组(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组(resveratrol-treated group,RES)。假手术组于开腹翻动十二指肠后关腹,模型组以40 g/L牛磺胆酸钠1 mL/kg胰胆管逆行注射制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治疗组制模后立即于阴茎背静脉注射等剂量白藜芦醇(5 mg/mL1、0 mg/kg)。于3、61、2 h 3个时间点各剖杀6只大鼠。TUNEL法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肠组织中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治疗组3、6、12 h肠黏膜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治疗组各时间点Bax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抑制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维持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从而防止了急性重症胰腺炎细菌和毒素的移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ES)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大鼠胰腺微循环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 operation, 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组、白藜芦醇治疗(RES)组.以40g/L牛黄胆酸钠0.1mL/100g胆胰管逆行注射建立SAP模型.RES组术后立即经阴茎背静脉注射RES(20mg/kg).分别于术后3、6、12h取材,进行胰腺组织学评分;检测胰腺组织环氧化酶2(cyclcoxygenase-2, COX-2)、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的表达和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e, NO)含量.结果 RES组胰腺损伤较SAP组明显减轻(P<0.05).SAP组COX-2、iNOS的表达和NO含量在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RES组COX-2的表达在6、12h较SAP组明显下降,iNOS和NO在各时间点均较SAP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藜芦醇可能通过下调COX-2和iNOS的表达改善胰腺微循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有长期饮酒习惯人群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发生的风险因素。方法 将由UK Biobank数据库中筛选的初次参与调查(2006年—2010年)和第二次随访(2014+)均为“目前饮酒状态”的志愿者作为目标人群(观察至2022年11月30日,期间新诊断AP 176人,未患AP 59 512人)。收集目标人群入组时的手术史、饮食习惯等,并通过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其是否为AP发生的风险因素。同时以目标人群中有“饮酒类型”记录的人群为亚组,通过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不同酒类摄入量及增长量是否为AP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每天摄入熟菜1~4汤匙,患AP风险分别为不摄入熟菜的44%(HR=0.44, 95%CI:0.20~0.95)、39%(HR=0.39, 95%CI:0.19~0.82)、42%(HR=0.42, 95%CI:0.20~0.89)和41%(HR=0.41, 95%CI:0.19~0.88);每天摄入2和3杯咖啡患AP风险为不摄入咖啡人群的45%(HR=0.45, 95%CI:0.27~0.75)和39%(...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中是否存在铁死亡以及铁离子对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受体蛋白3(NLRP3)途径的影响,探讨保护胰腺腺泡细胞的机制。方法 将45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P组、AP+2′2-联吡啶组(2′2-bipyridyl)]。50μg/kg的雨蛙素(caerulein)共注射12次,每次间隔1 h。AP+2′2-bipyridyl组在注射caerulein之前用2′2-bipyridyl(20 mg/kg)预处理1 h。对照组则注射等量的正常生理盐水。所有的小鼠在最后一次注射后1 h被处死。收获的胰腺用于组织病理学评估、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试剂盒检测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 铁死亡抑制剂2′2-bipyridyl可以防止铁离子的积累,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它还可以通过NLRP3途径减轻胰腺炎症损伤。结论 铁死亡这种细胞死亡方式在AP中真实存在,抑制铁死亡可以减轻AP时的胰腺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9.
白藜芦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9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 operation, 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DEX)治疗组和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ES)治疗组.各组大鼠均于制模后3、6、12h采集标本.生化方法进行肝功能测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测定血清TNF-α和IL-6含量;透射电镜观察胰腺和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RT-PCR检测凋亡调控基因Bax、Bcl-2和caspase-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调控基因Bax、Bcl-2、caspase-3和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蛋白的表达.结果 SAP组各时间点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水平均明显高于SO组(P<0.05),RES组和DEX组肝功损害较SAP组明显降低(P<0.05).RES组和DEX组TNF-α、IL-6含量均明显低于SAP组(P<0.05).SAP组出现明显细胞肿胀、毛细血管淤血、血栓形成、线粒体肿胀和细胞凋亡等超微结构的变化,RES组和DEX组上述改变明显减轻.RES组Bax、caspase-3 mRNA表达显著低于SAP组(P<0.05),Bcl-2 mRNA表达明显高于SAP组.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与RT-PCR结果一致.RES组各项指标与DEX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白藜芦醇可以降低SAP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发生,从而起到减轻SAP介导的肝脏功能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白藜芦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炎症介质的作用。方法 应用逆行胰胆管穿刺注射牛黄胆酸钠制备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90 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组(SAP)、白藜芦醇治疗组I(RES1,5mg/kg)、白藜芦醇治疗组II(RES2,10mg/kg)、白藜芦醇治疗组III(RES3,20mg/kg)等5 组,每组18 只。术后3、6、12h各剖杀6只,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腹水的性质、量,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 的水平,观察治疗组和模型组生存率的变化。结果 白藜芦醇治疗组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组相比,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明显下降,死亡率降低,腹水量减少(P<0.05)。结论 白藜芦醇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死亡率,减少腹水量可能与抑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3CR1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判断其能否作为SAP发生的预测指标。方法 4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SO)(n=20)和SAP模型组(n=20),分别于制模后6、12、24、48h处死大鼠,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SAP大鼠血清中CX3CR1的变化,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AP大鼠胰腺、肺脏及肾脏组织中CX3CR1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SAP制模成功后,血清中CX3CR1的表达逐渐升高,24h达最高(542.4pg/mL),明显高于SO组(P<0.05)。大鼠SAP组的胰腺、肺脏和肾脏组织中均有CX3CR1的表达,且明显高于SO组,其中胰腺和肺脏组织中CX3CR1表达在制模24h达高峰,肾脏组织中CX3CR1表达在制模48h达高峰。结论趋化因子受体CX3CR1可能为预测SAP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之一,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新概念,是1991年由美国胸科医师学会与危重病医学会联合提出,并进行了定义[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是由各种严重损伤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的一种临床过程,其特征是全身过度或失控性炎症反应。这里的炎症并非特指由各种病原体所引起的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系指急性疾病时出现器官功能障碍,导致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衡。MODS是SIRS发展的严重并发症,在SIRS至MODS发展过程中,可同时或序贯地出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营养风险指数(NRI)、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Ⅱ)和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AP患者173例,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MAP轻度急性胰腺炎(79例)组、MSAP中度急性胰腺炎(44例)组和SAP重度急性胰腺炎(50例)组。50例SAP患者根据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19例)和存活组(31例)。记录各组NRI、SⅡ及TyG指数并进行比较。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RI、SⅡ及TyG指数预测SAP发生及死亡的价值。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SAP患者NRI、SⅡ及TyG指数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SAP组(89.25±4.50)NRI低于MSAP组(93.40±6.25)和MAP组(97.62±8.60),而SAP组SⅡ及TyG指数(2 706.30±1 052.74,7.84±1.21)高于MSAP组(1 937.24±983.48,6.52±1.05)和MAP组(1 280.58±717.36,4.65±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死亡组NRI(86.40±3.70)低于存活组(91.46±...  相似文献   

14.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临床经过险恶、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目前对重症胰腺炎的手术方法尚存在分岐,能否掌握手术时机,建立一种损伤小、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1]。我们从1990年5月至1997年9月对符合重症胰腺炎诊断标准的56例患者在传统的清除坏死组织、胰被膜切开和充分引流的基础上,附加切除全部大网膜,并把1990年以前收治的52例重症胰腺炎病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研究中按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者52例为Ⅰ组,改良手术方式治疗者56例为Ⅱ组。Ⅰ组:男38例,女14例,年龄最…  相似文献   

15.
白藜芦醇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ES)对实验性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 operation, SO)组、SAP模型组、RES治疗组和SAP组经胰胆管逆行注射40g/L牛磺胆酸钠1mL/kg制备模型,RES组于制模后5min将10g/LRES溶液(20mg/kg)通过阴茎背静脉给药,术后分别在3、6、12h取材.免疫组化SAB法观察回肠固有层及其血管ICAM-1和VCAM-1的表达,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中TNF-α的含量,同时观察肠道组织SOD和MDA的含量.结果 ICAM-1和VCAM-1在SO组呈弱表达,而在SAP组中高表达,RES组表达明显减弱(P<0.05).SAP组回肠组织的MDA水平升高明显(P<0.05);血清中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RES能明显抑制肠组织中MDA和血清中TNF-α水平而增强SOD活性(P<0.05).结论 RES在SAP的发生中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抑制TNF-α的产生,抑制ICAM-1和VCAM-1的表达,从而发挥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胰腺微循环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 operation,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组、白藜芦醇治疗(RES)组。以40g/L牛黄胆酸钠0.1mL/100g胆胰管逆行注射建立SAP模型。RES组术后立即经阴茎背静脉注射RES(20mg/kg)。分别于术后3、6、12h取材,进行胰腺组织学评分;检测胰腺组织环氧化酶2(cyclcoxygenase-2,COX-2)、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表达和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e,NO)含量。结果RES组胰腺损伤较SAP组明显减轻(P〈0.05)。SAP组COX-2、iNOS的表达和NO含量在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RES组COX-2的表达在6、12h较SAP组明显下降,iNOS和NO在各时间点均较SAP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下调COX-2和iNOS的表达改善胰腺微循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 MR)分析探究受教育程度(educational attainment, EA)与胰腺炎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采用双样本MR分析,EA和胰腺炎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汇总数据分别来自SSGAC数据库和FinnGen数据库R9版本。采用逆方差加权(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 IVW)、MR-Egger和weighted median法探究EA与胰腺炎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Cochran’s Q检验和漏斗图等方法评估异质性和定向的水平多效性。结果 共有604个与EA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被纳入研究,EA与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发病风险均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急性胰腺炎:OR=0.52,95%CI:0.44~0.62,P=2.43×10-14;慢性胰腺炎:OR=0.51,95%CI:0.41~0.64,P=7.20×10-9)。MR-Egger和weighted median的结果也提示EA与胰腺炎发病风险呈负相关。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槐耳清膏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的治疗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体内利用雨蛙肽诱导的小鼠AP模型验证槐耳清膏(简称槐耳)的治疗效果,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评价小鼠胰腺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小鼠胰腺的焦亡形态;体外以266-6细胞系作为实验载体验证槐耳对腺泡细胞的保护作用,利用电镜及Western blotting评价腺泡细胞的焦亡水平,利用ROS荧光探针检测腺泡细胞的氧化应激状态。结果 槐耳治疗明显改善了小鼠AP的严重程度,HE染色表现为胰腺内腺泡坏死和炎细胞浸润减少等,同时伴有血清淀粉酶水平下降;而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发现,槐耳治疗有效抑制小鼠胰腺组织内焦亡相关分子NLRP3、GSDMD等的表达;进一步的电镜观察发现槐耳治疗降低炎症状态下小鼠胰腺腺泡细胞的焦亡水平;此外,体外实验发现,槐耳干预能显著降低胰腺腺泡细胞266-6的ROS水平,且ROS介导的腺泡细胞焦亡能被槐耳有效抑制。结论 槐耳能有效减轻AP的严重程度,这一效应是通过抑制ROS介导的胰腺腺泡细胞焦亡所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胰腺被膜下注射5%牛磺胆酸钠复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模型。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和肺组织的TXB2(ThromboxaneB2)、6-Keto-PGF1α(6-Ke-to-prostagland1α)水平。结果显示:随着肺损伤程度加重,血浆和肺组织的TXB2(血栓素B2)值明显升高,6-Keto-PGF1α(6-酮-前列环素1α)变化不明显,TXB2/6-Keto-PGF1α比值显著升高,表明TXB2/6-Keto-PGF1α平衡的改变可能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AP是由于胰管阻塞、胰管内压突然增高以及胰腺血液供应不足等原因引起的胰腺急性炎症。本文查阅了近5年来有关AP诊治进展的文献,现综合报道如下。1病因AP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明,有关AP的学说主要包括共同通道、梗阻消化及胰腺周围血供不足等原因。近年来发现的胆道微小结石(<3mm)与AP发生的关系,进一步增强了对OPie学说的支持[1]。胰管梗阻因素是AP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胰管内压力升高,胰小管和胰泡破裂,胰液外溢激活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