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滨海地区盐渍土分布广泛,但具有溶陷、腐蚀等不良工程特性,如何将其用于滨海地区公路建设中已成为重要岩土问题之一。从滨海盐渍土的工程应用角度出发,利用石灰、水泥对其进行处治试验研究,基于处治方案对比分析对滨海路基结构进行设计。研究表明:石灰处治、石灰水泥综合处治滨海盐渍土强度和水稳性都能达到规范要求,可以用作路基填料;路基结构设计科设置防渗土工膜和碎石垫层以降低盐分和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盐渍土质作为公路路基时,公路路基容易出现盐胀、溶陷、变形、翻浆以及侵蚀等病害,严重影响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对过往行车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所以在盐渍土地区建设公路,应当要首先处理好盐渍土问题。结合某公路盐渍土路基治理施工项目,针对盐渍土的危害、处理措施以及注意事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水泥固化盐渍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针对津汕高速公路盐渍土路基处治工程,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公路路基不同深度氯盐渍土的物理力学及化学性质。进行了大量水泥固化盐渍土室内试验,分析了水泥掺入量、龄期、含盐量和试验加荷速率等对水泥固化盐渍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初步探讨了水泥加固盐渍土的机理,分析了水泥土搅拌桩在盐渍土路基处理中应用的可能性,为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水泥搅拌桩处理技术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硫酸盐渍土地区公路盐胀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硫酸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盐胀的机理、危害,对引起公路路基盐胀的主要因素作了分析,并提出防治原则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滨海地区盐渍土分布广泛,但多属软弱黏土,且环境敏感性强,不宜直接用作路基填料。研究从滨海盐渍土的工程应用角度出发,考虑水盐环境的影响,采用拟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其进行水泥石灰综合处治路用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石灰处治滨海盐渍土的压实性能得到改善;水泥掺量对处治土强度贡献最大、石灰掺量次之、水盐环境影响最小,且盐水环境对水泥石灰处治土早期强度的促进作用明显;处治配比合适的水泥石灰处治滨海盐渍土可用作路基填料,推荐采用3%石灰+3%水泥或2%石灰+3%水泥配比对滨海盐渍土进行处治。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黄土湿陷性对公路路基的危害,结合甘肃黄土路基工程施工实践,对黄土路基由于湿陷性产生的路基病害成因进行分析,对处治措施进行探讨,供黄土地区公路建设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西北地区是盐渍土主要分布区,在上述地区公路施工过程中常遇到如何预防公路盐渍化的问题.文中介绍了盐渍土的成因、分类、工程性质以及盐胀处理措施,并结合新疆地区土质特性对几种路基施工方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兵团垦区公路运输服务水平,兵团制定了“快速路路网布局方案”。但由于受到土地资源、填料来源等条件的限制,兵团垦区快速路路网建设过程中90%的路段均是利用旧路进行改建,然而兵团许多旧路基是由当年开荒时排碱渠的挖方填料填筑而成,路基填料含盐量较高。为此,本文通过分析兵团垦区8条公路升级改建前的地勘报告,查明了垦区旧路基的性能状况,在此基础上调查、分析了新疆公路建设过程中对盐渍土旧路基的处治技术,进而提出了针对兵团快速路路网建设的旧路基处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沥青路面开裂是一种无法彻底消除的道路损坏形式,如半刚性基层的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寒冷地区的沥青路面温缩裂缝等,目前均缺乏有效的措施予以彻底避免。路面出现裂缝后,雨水、雪水等沿裂缝渗入面层、基层中,使基层甚至路基软化,造成基层、路基强度降低、路面局部或成片损坏,从而导致行车速度、舒适性和安全性迅速降低,且会降低路面寿命。深入调查分析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处治现状及问题分析基础上,结合当前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处治材料的特性,开展对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处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17,(12)
京新高速公路临河~白疙瘩段位于内蒙古西部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境内。该项目是北京连接内蒙古西北部、甘肃北部和新疆最为便捷的公路通道。由于该地区是盐渍土主要分布区,因此公路施工过程中常遇到如何预防公路盐渍化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其他实际问题。文章根据盐渍土的形成原因、分布特点及其对公路危害形式,在路基处理、路基排水及路基防护等方面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盐渍土地区公路边坡的生物防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世绥 《中外公路》2007,27(4):308-311
保持公路边坡稳定是保障公路畅通的重要基础,盐渍土地区公路边坡的生物防护技术是保持水土、建设生态公路、景观公路的重要措施,笔者结合实践经验论述了盐渍土地区公路边坡生物防护技术的意义、主要模式、护坡植物的选择以及主要的护坡植物。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盐渍土地区公路地基路基协同沉降变形机理,依托察格高速公路察尔汗盐湖湖心区域盐渍土地基处治试验段,将风积沙和砾石作为路基隔断层,建立数值分析模型,考虑路基与路面分层填筑过程中地基的固结沉降,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下地基-路基协同沉降变形规律以及地基路基差异沉降规律,提出了不同路基高度和宽度条件下地基与路基沉降比的取值范围。结果表明:路基沉降与地基沉降线性相关,路基横断面上各点沉降比可视为一定值。  相似文献   

13.
盐渍土病害主要有盐胀、溶陷及翻浆等,严重影响路基整体稳定性.结合新疆大奇高速公路的勘察设计,分析了盐渍土对路基的危害,并介绍了盐渍土地基与路基的处治和设计.  相似文献   

14.
该文根据汶川地震后对灾区公路路基路面破坏形式的实地调查研究,在分析震区地质环境的基础上,分析了路基路面震害的类型、破坏方式及成因机理,提出了路基路面震害处治的基本措施,结合川藏公路特大地质灾害和汶川地震震区实际,提出了公路恢复重建的目标、原则和实施建议,为交通运输部门拟定公路恢复重建计划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结合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彩湾环城路盐渍土路基病害防治,对准东地区盐渍土成因及路基病害处理措施进行探讨,可为该地区道路建设路基处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公路建设盐渍土的工程特性,分析盐渍土路基中不同病害的产生原因,并提出治理方案。可供相关地区的施工技术人员及科研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潍坊滨海开发区地处环渤海地区滨海盐渍土分布区,土质为氯盐渍土,含盐量2.10%~2.40%,为中度盐渍土。由于盐渍土具有三相转换、溶陷、盐胀、腐蚀的工程特性,导致道路病害屡屡发生,处理不当易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依托潍坊滨海地区盐渍土地区的具体工程,提出采用石渣结合强夯处理路基的综合措施,排水模式选用适合滨海水城建设,且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的缓冲式排水模式;管材选择抗腐蚀或做防腐处理的管材,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强夯法在老盐渍土路基处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对老盐渍土路基病害产生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强夯法处治老盐渍土路基的处治方案,通过试夯取得了相关的施工控制参数并应用于工程实践,工程应用表明:消除了原路基的盐胀、融陷等病害,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处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盐岩地区合理的工程结构形式及病害处治技术,有效提升盐岩地区高等级公路路基使用品质,全面调查国内公路及铁路盐岩路基工程应用状况,系统梳理公路及铁路盐岩路基结构形式,对比分析公路与铁路盐岩路基稳定技术及适用性,进一步明确盐岩路基的常见损坏及处治技术。结果表明:公路与铁路盐岩路基在修筑时多采用换填法及碾压整平等技术提升路基承载力;隔断层、排水系统及换填法为盐岩路基采用最为广泛的稳定技术,不同技术主要从提升基底承载力、减盐及阻水等方面实现稳定性保障;在进行损坏处治时多采用注浆法、换填法等技术,经处治后路基整体稳定性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阶段的公路建设里程不断增长,相较于常规平原地区,高寒区公路建设要克服盐渍土路基带来的各类不良影响。高寒地区常见的盐渍土体中富含盐分,容易出现盐分迁移和结晶的现象,从而导致路基边坡稳定状态发生变化。现有工程施工方案中常设置隔断层,但目前关于隔断层厚度对路基边坡稳定性产生影响方面的研究仍较为薄弱。通过设计多种厚度的级配砾石隔断层,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可模拟并对比各厚度级配砾石隔断层对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研究成果显示,相较于无级配砾石隔断层的盐渍土路基,设置隔断层的路基边坡稳定性有所降低,并随着隔断层厚度的增加下降;当级配砾石隔断层的厚度设置超过30cm后,模拟路基边坡的危险滑动面位置触及坡脚隔断层处,随后其厚度继续变大并不会对危险滑动面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