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罗炳芳  潘菊英 《公路》2005,(11):192-193
通过对粗粒土颗粒组成分析、盐渍化粗粒土不同粒径范围含盐量试验和盐胀性的研究,提出了粗粒土易溶盐测定方法,完善了现行土工试验方法不适用于粗粒土易溶盐分析的不足,从而使盐渍化粗粒土在公路工程中得到较合理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公路》2017,(7)
为了研究现行粗粒盐渍土易溶盐试验方法的合理性,在分析现行规范方法和关于易溶盐测试试验方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典型粒径组合条件下的人工配制粗粒盐渍土和天然盐渍土,开展单次降温盐胀试验和多次冻融循环盐胀试验及结果分析,初步确定粗粒盐渍土易溶盐测试试验所取土样的合理过筛粒径;最后,通过室内重配土的易溶盐测试试验进一步验证其合理性。结果表明:利用过5mm筛孔的烘干土样进行粗粒盐渍土的易溶盐试验,能更好地反映其实际工程特性,试验结果也更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五、特殊地区路基养护 (一)盐渍土地区当地表土层1米内含有易溶解的盐类超过0.5%时即属盐渍土。由于土中含有易溶盐,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会发生变化。盐渍土在干旱季节和干旱地区,因盐类有胶结和吸湿作用,有利于路基稳定。在潮湿状态下,由于易溶盐的存在,能使路基密度减小、承载力降低,以致丧失稳定性,造成道  相似文献   

4.
刘群  刘丽 《交通科技》2015,(1):131-133
粗粒土在公路、铁路路基工程中应用广泛,其蠕变特性是影响高填方路堤长期沉降的重要因素。通过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研究含水率对粗粒土蠕变的影响规律,分析砂质板岩粗粒土在不同含水状态下的蠕变特性,并基于与实验结果相符的H-K蠕变模型探讨含水率、应力与蠕变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含水率是影响粗粒土蠕变特性的重要因素,提出使用干燥或饱和含水态的粗粒土填料以控制路堤长期沉降。  相似文献   

5.
采用传统三轴试验法和PFD~(3D)软件构建路基粗粒土填料模型分析了不同静载荷作用和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路基粗粒土填料各项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静荷载和循环荷载作用下,路基粗粒土的体积应变均会发生体缩变形向体胀的转变。静荷载作用下,随着偏应变的增大,不同围压下的粗粒土应力比呈现出一个先增加后保持不变的趋势,围压较高路基土填料体积应变和应力比最大处对应的偏应变较大;循环荷载下,路基粗粒土应力比随着时间步数的增加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最高峰值,随后围绕平衡位置上下波动;偏应变在荷载加载阶段呈线性增大,在荷载卸载阶段呈线性减小,不可逆变形值接近于0. 013,表明路基填料具备了较大抗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松铺厚度为80 cm粗粒土路基的现场试验,研究大厚度粗粒土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标准。优化大灌砂筒分层检测方法,揭示大厚度压实工艺下的压实度沿深度分布规律;通过粗粒土路基压实过程动态变形模量和弯沉的高密度检测,对其作为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指标做出评价,优化大厚度粗粒土路基压实质量检测方法;分析连续压实CMV指标与传统压实指标的关联性,验证CMV作为大厚度粗粒土路基智能压实控制值的可行性,给出CMV作为止碾标准的推荐值为35;优化大厚度粗粒土路基压实工艺,提出松铺厚度为80 cm粗粒土路基“260 kN静压+2遍700 kN振动碾压+3遍500 kN振动碾压+260 kN静压”的推荐工艺组合。  相似文献   

7.
成南高速公路粗粒土路基填筑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粗粒土路基填筑试验的过程与试验方法,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给出了使用粗粒土填筑路基的施工方法和参数。  相似文献   

8.
中粗粒土路基压实度快速测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瞬态冲击频谱分析法,研究冲击响应值与不同碎石质量分数的压实度关系以及碎石级配的变化对冲击值的影响。通过水滞频段的应用,消除了含水量对响应值的影响,可以在不检测含水量的情况下测定中粗粒土的压实度,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动态冲击响应值与中粗粒土的压实度关系。结合中粗粒土的现场工艺特点,对冲击响应影响深度进行评估分析,提出了中粗粒土路基压实度的快速测定方法,并研制了仪器,实现了对中粗粒土路基压实度快速、无损、定量的自动检测。  相似文献   

9.
粗粒土路基工程性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成 《公路》2012,(12)
粗粒土在路基工程应用中优点众多,而目前对其工程性状的研究并不深入,无法有效指导工程施工.通过设计和开展室内试验,研究了粗粒土的击实曲线特征,以及不同粗粒含量情况下粗粒土最大干密度的变化规律,并深入分析其根本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结论:(1)粗粒土干密度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呈现双峰状态的变化规律;(2)粗粒土干密度对含水量敏感性低;(3)击实功的增加可以有效增加粗粒土的最大干密度,同时减小最佳含水量;(4)粗粒土最大干密度随着粗粒含量的增加呈现单峰状态的变化规律.同时也提出了施工建议:(1)粗粒土碾压时应控制好含水量,当土很干燥时,可以直接碾压,不用另外加水,否则,应控制土中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值;(2)通过适当增加压实功,可以有效地提高密实度;(3)可以通过控制最佳粗粒含量的方法,有效提高粗粒土路基压实质量.  相似文献   

10.
甘肃金永高速公路粗粒盐渍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粗粒盐渍土作为路基填料的适用性,同时也为类似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数据参考,对取自甘肃省金永高速公路二标的路基料和底基层料进行室内试验研究。本试验包括筛分试验、击实试验、化学分析试验和模拟季节交替变化的大型冻融循环试验。通过室内试验,得出该地区路基料和底基层料都为砾类土,属于硫酸盐渍土;七次冻融循环后路基料土样的盐胀率为0.14%,底基层料土样的盐胀率为0.19%。  相似文献   

11.
在路基工程中,压实系数、含水率是两个重要影响因素。提高压实系数可改善水稳定性。控制压实系数和含水率是保证路基稳固的关键。结合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建设所采用的粗粒土作为路基填料,做了大量的室内压缩变形特性试验以及分析研究,得出粗粒土的压缩变形特性在不同因素下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压实系数,可获得良好的压实效果;增加加载次数可显著增强路基的稳定性,降低路基的变形;为了减小水对路基压缩变形特性的影响,铁路路基应有良好的表面防止雨水入渗、完善的周围排水系统,并重视防洪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在松嫩平原地区分散性土常引起堤坝管涌、路基失稳等工程地质问题,本文以吉林农安地区土体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基础上,进行原位取分散土样,取样深度0~80 cm,进行大量室内试验得到各层土样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进行碎块试验、针孔试验和双比重计试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土体为粉质黏土,浅层土体易溶盐含量较高为1.15%,为盐渍土;深度10~40 cm的土样为分散性土,深度50~70 cm的土样为过渡性土,深度80 cm的土样为非分散性土。  相似文献   

13.
软岩路基填料分组标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建  方焘 《路基工程》2010,(1):114-115
通过筛分、标准重型击实、三轴及X衍射等试验分析,探讨了按现行铁路路基设计规范对红砂岩等软岩粗粒土填料进行分组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建议在填料分组及其选用填料时,应考虑填料矿物成分、填料强度及其衰减特性等综合因素;结论对红砂岩粗粒土等软岩用作路基填料的设计与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天津滨海新区重点工程沿线不同地点的34组盐渍土样为原料进行了土壤含盐量测试、易溶盐试验等氯盐渍土基本性质试验,分析了盐渍土破坏机理。氯盐渍土路基处治技术的关键是隔断水分侵蚀路基,防止结构层材料再盐渍化,保证路基强度和行车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从骨干曲线、滞回圈和累积变形这3方面总结粗粒土动力变形特性。然后给出理想弹塑性、非线弹性、粘弹性、和粘弹塑性等普遍本构关系式以及一些经典的本构模型。最后,针对路基粗粒土,分析给出的动力本构模型的适用条件,对粗粒土动力本构模型研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极旱荒漠地区板块状盐渍土盐胀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极旱荒漠地区板块状盐渍土的盐胀特性及盐胀机制,该文对取自新疆罗布泊地区哈若公路沿线板块状盐渍土进行了室内土工试验和盐胀分析试验,并对盐胀特性试验以后的试样进行了5 000倍放大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微观结构变化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区域板块状盐渍土剧烈盐胀区都主要发生在+15~-5℃的范围内。在相同条件下盐渍土易溶盐的含量与盐渍土最大盐胀率呈二次抛物线关系。结合盐渍土路基的病害特点研究了板块状盐渍土的盐胀率和压实度之间的相互联系,发现板块状盐渍土地区盐渍土含水量一定时盐胀量随路基压实度的变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粗粒土常被用作山区高填路堤填料,但其流变变形持续时间长,长期荷载作用下可能引发路基工后沉降超限。文中分析认为粗粒土工程性质受粒径组成影响较大,并基于粗粒土三轴试验开展粗粒土流变特性研究,得出了应力水平和围压大小对粗粒土流变性质影响明显、粗粒土土体表现为非线性粘塑性变形特征的结论;基于Merchant模型建立了粗粒土路堤本体流变估算公式,计算得到了邵怀(邵阳—怀化)高速公路红砂岩粗粒土路基的总沉降量,该公式计算结果与规范方法相比更保守、更安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建筑渣土这种粒径分布广并可发生二次破碎的特殊混合料,为了评价其作为路基填料的可能性,首次对这种材料进行较系统的CBR试验研究.对这种以粗粒土为主的材料的CBR试验要点进行总结,给出CBR值随压实度、击数的变化趋势,评价其路用性能;对室内外CBR值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其差异性;最后对该材料的强度机理进行探讨.成果可为建筑渣土路用性能的更深入研究及性质相近的粗粒土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温度变化对粗粒硫酸盐渍土路基变形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粗粒硫酸盐渍土路基在环境温度变化下易出现盐胀、沉陷等变形问题,其对路基正常使用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针对此问题,依托伊朗德黑兰-库姆-伊斯法罕高速铁路项目,在施工现场选取试验段,开展路基温度、水分的长期监测,分析路基温度和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自主设计的温度变化试验装置,采用现场路基填料,开展室内温度变化循环试验,对粗粒硫酸盐渍土的变形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监测期间,试验段路基温度的敏感深度为0.22 m,深度为1.0 m以内的路基含水率变化较大;在9个周期的试验过程中,试样深度在20 cm范围内的温度和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更为显著,且随着试验温度的变化,试样温度的变化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含盐量为1.5%的土样在第1,2次温度变化循环试验中表现为盐-冻胀变形,其最大盐-冻胀变形量为0.128 mm,而含盐量为3%的土样在前6次循环试验中均表现为盐-冻胀变形,其最大盐-冻胀变形量为0.232 mm;由于受到温度、冰盐相变、含盐量、土颗粒组成、试验周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9个试验周期后,不同含盐量的试样最终均呈现沉陷变形,其中,含盐量为1.5%试样的最终沉陷变形量为0.585 mm,是含盐量为3%试样最终沉陷变形的5.42倍。该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工程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在冻融循环条件下,强盐渍土地区砾类土路基水盐迁移规律及其对路基路用性能的影响,以察格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采用自制冻融循环试验装置,对砾类土路基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砾类土试样经设定的冻融循环后,其含水率由路基底层向上呈“由大到小”分布,且不同的循环周期规律相同。盐分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向路基上部迁移,盐分迁移量随冻融循环周期的增加而增加。高度在10~40 cm范围内主要发生盐分迁移,高度在40~70 cm范围内主要发生盐分迁移,并出现“水去盐留”的蒸发聚盐过程。砾类土试样经冻融循环后,其回弹模量和C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