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论述建立航海专业学生毕业航行实习成绩评价体系的意义的基础上,从毕业航行实习考评指标选取及指标体系建立、考评指标内容与权重确定、成绩评价的最终实施等几个方面,对毕业航行实习成绩综合考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高等院校航海类专业具有学历学位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双重性质,而航海类学生的航行实习则体现了典型的职业教学特色及模式。文章阐述和分析了我国航海类专业学生航行实习的要求、现状和影响因素。并针对目前航行实习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04考试规则”等相关公约和法规,提出了高质量完成航行实习的几点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摘要:基于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从中海公司安全文化、船员行为规范等入手,结合实习教学的要求,对上海海事大学新建教学实习散货船“育明”轮航海专业航行实习进行全新设计,提出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建立奖惩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得出实习计划的周密性和组织实施的有效性、船舶经营方的配合和参与度、教官素质和“育明”轮营运的不确定性是影响实习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轮机工程专业海上教学实习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轮机工程专业学生船舶航行教学实习有关确保学生人身安全以及船舶机电设备安全提出思路,阐述船舶航行教学实习组织与实施办法,并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熊昊天 《中国水运》2007,5(1):249-250
本文归纳了学生在航行认识实习中应注意的事项,阐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技法,对指导教师应怎样控制与管理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让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全面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最近对船舶航行危险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船舶所处的不同航行水域而面临的航行危险性程度不同的特点,首次提出了“航行过渡区”概念。并应用模糊集理论,提出船舶在“航行过渡区”的危险性评价模型。这对于航海模拟器训练和实船上的船舶航行危险性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张家港地区福南水道船舶航行环境的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航行环境安全评价分析模型.运用模糊评判方法,对福南水道航行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影响福南水道船舶航行环境安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摘要:根据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对船舶驾驶员提出的新标准,结合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分析航行认识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建议:引进优秀航海专业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整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规范教学文件,健全管理制度;改革教学方式,提高航行认识实习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水电站船舶巷道航行危险度进行准确评价,设计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层次分析的水电站船舶巷道航行危险度评价算法。首先采集水电站船舶巷道航行危险度评价数据,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判指标的权重,通过加权得到水电站船舶巷道航行危险度评价结果,水电站船舶巷道航行危险度评价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水电站船舶巷道航行危险度评价结果十分合理,不仅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而且水电站船舶巷道航行危险度评价精度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10.
鉴于超大型船舶在受限水域航行风险评价不确定性的特点,运用证据理论建立了超大型船舶受限水域航行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价模型,并将其运用在RAMBLER CHANNEL评价中,运用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进行了超大型船舶在RAMBLER CHANNEL模拟航行操纵试验,结果表明评价模型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阐述目前海上认识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做好管理工作、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提出对策。航海院校必须适应新时期要求,研究新方法、寻求新路子。教师、学生和航运企业共同努力,有效开展航行认识实习教学,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认识实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船舶在能见度不良下的海域航行时,由于能见度带来的不确定性,给船舶航行造成了不可预料的风险。为确定能见度不良时船舶航行的风险性,以确保船舶航行安全,文中构建了船舶航行的风险评价体系,确定权重,结合模糊分析法建立风险评价模型。最后,该篇文章应用此模型对实际情况下能见度不良时船舶航行风险进行了评价,由结果显示,能见度不良时船舶航行的风险性评价研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远洋教学实习船是在大连海事大学提出建成“世界一流高等航海学府”的目标基础上建成的,专供航海学员航行实习的船舶。结合远洋教学实习船的详细设计,搭建“数字船舶”的测试平台。简要介绍了为其配备的先进船舶科研设备的功能和应用。该船为今后数字化信息化航海技术工作者的学习与探索提供了经验及资料数据。  相似文献   

14.
此文简要介绍了航海操纵模拟器产品及功能,以及在工程设计和科研中的应用.主要针对船舶航行安全问题,利用航海操纵模拟器,虚拟仿真出船舶航行的外部环境,以及船舶模型本身的操纵特性,进行船舶航行安全的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航行环境、船舶操纵性能等影响航行安全的因素进行记录、分析和评价.结论表明,利用航海模拟器进行航行安全评价模拟是安全、可行、合理的,减少了工程中的风险,节约了资金.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船舶海上航行安全度求解复杂、参考因素权重确定困难等方面的不足,研究影响评价模型准确性的数据来源、模型构建方法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船舶重要指标筛选方法和数据库构建及检索设计方案。构建基于模糊数学方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和专家评价法的船舶碰撞危险度(Collision Risk Index, CRI)求解模型,并根据实船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数据对船舶航行安全评价数学模型和构建的数据库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AIS数据的船舶航行安全评价数据库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易用性。船舶航行安全评价模型计算结果可信,符合专家经验及《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要求,可为船舶海上航行安全评价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老铁山水道航行危险度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锡海 《世界海运》2007,30(4):34-35
介绍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数学原理,建立航道航行危险度评价模型,并对老铁山水道的航行危险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摘要:分析目前航海类专业海上认识实习中存在的问题,阐述海上认识实习的意义,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高度重视海上认识实习教学;科学制定实习教学大纲和实施计划,结合实际编写配套教材;选派优秀带队教师,严把考核关;切实改善实习教学条件;建立健全实习监管体系或督导体系。  相似文献   

18.
航行环境、船舶和操船者三个要素构成了船舶运航系统。航行环境由交通环境和自然环境组成。本文在阐述了影响操船能力致因后,分析了各因素对操船能力的影响,并将该影响指标化。这些定量化的指标表达了操船者的主观操船感觉,以便进一步综合评价航行环境  相似文献   

19.
海流对水下运载器航行安全的影响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流对水下运载器航行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其确定航线,保证水下航行安全时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在分析海流对水下运载器航行安全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针对已有的评价标准进行改进,建立了新的评价标准并以此构建隶属函数.运用模糊数学的相关方法进行实例应用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且有效,评估结果可为水下运载器航行提供直观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航水域航行安全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对通航水域船舶航行安全性进行定量的评价.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我国主要港口通航水域的安全评价模型.根据当前影响通航水域船舶航行安全的11类主要因素建立综合评价集.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利用此模型对我国10个主要港口水域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