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土石坝填筑蓄水算例,讨论土石坝混凝土防渗墙与基岩、填料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通过计算比较不设置接触面,设置Goodman无厚度接触面、薄层单元接触面、薄层单元接触面且考虑应力路径4种工况下混凝土防渗墙受力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防渗墙两侧接触面单元的设置以及计算模型的选用对墙体的受力变形特性影响明显;设置薄层单元接触...  相似文献   

2.
土体应力-应变关系复杂,具有非线性、非弹性、剪胀性等特性。本文基于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的用户开发平台,进行邓肯-张非线性弹性模型的二次开发,完成对土石坝实际工程填筑与蓄水过程的数值分析。计算表明,坝体及心墙的应力和变形值均处在合理范围内,与国内外许多实测资料及计算结果较为接近,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伏龙  王京 《中国水运》2007,7(12):99-100
本文采用非线性本构模型分析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的应力和变形规律.以某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为工程实例,在仔细分析了堆石料和沥青混凝土材料性质的基础上,以邓肯双曲线模型作为堆石料和沥青混凝土材料的本构模型,运用有限单元法,分析得到大坝坝体和心墙的应力变形分布规律.本文有关研究成果,对于认识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坝体工作性态及大坝安全性能是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450MPa级船用钢冲击实验研究及Cowper-Symonds本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志坚  袁建红  赵耀 《船舶力学》2007,11(6):933-941
应用SHPB实验技术,对450MPa级船用钢进行冲击实验研究,建立了材料的Cowper-Symonds本构模型.冲击实验发现,450MPa级船用钢的动态流动应力在变形过程中,具有二次非线性强化规律、存在强化转折点.当材料的变形小于转折点的应变时,动态流动应力随应变的增大而增大;当材料的变形大于转折点的应变时,动态流动应力随应变的增大而减小.文中还对Cowper-Symonds本构模型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基于圆孔扩张理论,假定散体材料桩与桩周土均满足完全弹性、各向同性和连续性条件,在侧向桩与土的分界面上满足变形协调条件和应力平衡方程,在竖向视桩-土变形相等,得到了桩土应力比的理论计算公式。引入了桩-土弹性模量比Kn及桩竖向-侧向应力比n',分析了桩-土弹性模量比、置换率、桩泊松比及桩周土泊松比等4个参数对桩土应力比和桩竖向-侧向应力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桩土应力比和桩竖向-侧向应力比随桩-土弹性模量比的增大而增大,随桩、土泊松比及置换率的增大而减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桩土应力比现场实测结果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数据表明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姚辉 《中国水运》2009,(3):165-167
参数反演是工程结构分析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而位移对参数的灵敏度计算是其关键,岩土的非线性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是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Duncan-Chang E-B模型为基础,引入应力空间下的自然坐标系,分解应力球量和应力偏量,推导出位移对模型参数偏导数的数值计算公式,并通过算例验证。从而在此基础上对该模型参数在土石坝有限元计算中的敏感性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
土石坝失稳的主要原因为洪水与地震,其次为连续暴雨的袭击。为寻找出土石坝失稳的某些规律,首先从一般土石坝常见事故入手,然后重点分析地震对土石坝破坏的影响。又由于克孜尔水库主坝右坝肩倾倒体一方面是作为大坝工程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所以针对倾倒体的灾害后果和风险,试图从边坡失稳的灾害中得到某些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8.
采用有限元程序,利用数值分析的方法,讨论了桩-网复合地基承载及变形特性。对不同荷载水平下复合地基中单桩荷载传递特性、桩间土的沉降、桩间土上的应力及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复合褥垫层的变形模量以及分层地基中第一层土的物性参数对桩土应力比和复合地基中土表面沉降及差异沉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杨昱  张居平 《中国水运》2014,(3):351-352
土石结构物设计尚采用半经验法,根据以往工程案例归纳所得的结果,研判是否可能造成坝体破坏。但经验案例有其局限性,无法估计对构造物可能引发的沉陷、变形或对基础的影响进行评估为其最大缺点。故本研究以广泛接受的大地工程分析程式FLAC 5.0,采用等值线性模式来分析土石坝动态反应,讨论土石坝的动态反应与参数分析。  相似文献   

10.
碾压混凝土拱坝结构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大花水碾压混凝土拱坝,采用整体结构模型实验方法,分别按不设缝和设置诱导缝与周边缝两种方案对比分析了拱坝坝体的应力、变形规律,从而得出了设置诱导缝和周边缝对拱坝坝体应力变形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罗伟  刘章顺  沈红萍  余闯 《中国水运》2009,(10):161-162
分析了挡土墙结构土压力和变形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土压力曲线变化特性引进了基于Logistic模型的土压力计算方法,对模型的整体变化趋势及土压力规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建模型的实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膨胀土湿化效应是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工程应用中常常被忽略。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抗滑桩加固膨胀土滑坡进行湿化的数值分析,运用邓肯E-v模型分析了湿化作用对加固后边坡的应力分布、抗滑桩应力与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化作用使桩在嵌岩部分有应力集中和应力反复的现象,湿化时抗滑桩的大小主应力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对边坡的稳定性是有利的;湿化作用加大了抗滑桩的效应,表现为边坡浅部桩的水平位移、沉降和大主应力都有增加;通过湿化前后计算变形差值与实测数据对比,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土石坝是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水库的坝型,从经济角度及施工角度分析,土石坝相比其他坝型有较大优势。近年来,我国正在全国范围内检修各类土石坝,主要为了使土石坝满足渗流稳定。本文通过介绍土石坝的类别,分析土石坝渗流的形式,研究土石坝渗流的具体反映,提出防渗加固的措施,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新夏港双线船闸闸室单锚板桩结构的受力特性,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建模分析。考虑施工过程,讨论闸室开挖问题中土体本构模型的选择。对施工期和运行期单锚板桩结构的受力特性进行分析,得到板桩的变形和弯矩分布规律以及板桩前后土压力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在施工开挖过程中,修正剑桥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土体卸载回弹特性;在施工完建期,桩后土压力表现为经典的"R"型分布,桩前土压力基本为直线分布,但在开挖面处由于板桩变形挤压会产生局部应力增大现象;在船闸运行期,水位变动频繁,水压力指向闸室时所引起的压力增量,底板横撑的分担比可达到80%,说明横撑能够有效改善板桩结构的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15.
赵伟森 《中国水运》2014,(8):306-307
目前我国正在运行的小型土石坝中绝大多数建于五六十年代,滑坡事件时有发生,很多坝体存在安全隐患,加强对小型土石坝的安全监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现有的管理体制,以及加大对小型土石坝滑坡的原因分析,加强对小型土石坝滑坡的预防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宋丹  陈震  黄健 《船舶工程》2015,37(8):65-68
基于非线性分析软件Abaqus,采用顺序耦合的热弹塑性有限元方法研究典型船舶甲板分段纵骨焊接的变形与残余应力问题。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场分析采用具有截面积分shell单元的shell/solid模型,移动热源为高斯分布与均匀体组合热源,材料考虑应变随温度变化的特性。通过与T型接头焊接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了甲板分段纵骨焊接的整体变形和局部板格变形,并讨论了外板纵向和横向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模袋固化土海上围埝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说明用弹性非线性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围埝下土体的受力变形特性,可以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计算围埝下土体的变形和应力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水利土石坝在施工中可以节省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而且结构简单,施工操作也比较方便,在维修的成本上也比其他坝体更低,因此在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中也开始广泛的应用水利土石坝。在其施工过程中,筑坝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通过对其筑坝工艺进行研究与与分析,可以明确土石坝施工的注意事项,全面提高各环节施工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就水利土石坝筑坝施工关键工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碾压式土石坝具有结构简单、工程造价成本低廉、工艺流程简略等优势,在水利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也实现了对坝体防渗结构整体性能的优化。但在碾压土石坝施工中,却时常出现各类施工质量问题,对工程建设起到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对碾压土石坝施工工艺进行工程实例分析,提出有效的质量控制策略,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道港口》2019,(6):714-718
我国有多座250 m甚至300 m级的超高土石坝,在设计或施工中都面临准确计算坝体防渗墙的变形和应力的问题。通过开展室内模型试验,研究防渗墙墙底接触刚度和墙-土接触面属性对混凝土防渗墙变形的影响。墙底刚性接触的防渗墙沉降明显小于柔性接触,但是刚性接触的防渗墙压应变是柔性接触的1.44倍,最大压应变均位于1/2墙高处。采用未包裹的黏土做接触面泥皮,导致防渗墙沉降和压应变增加;采用膨润土做接触面泥皮能显著降低防渗墙的沉降和压应变。相比于不考虑泥皮和采用未包裹的黏性土做泥皮,膨胀土泥皮防渗墙的最大压应变分别降低了44%和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