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根据曹妃甸工业区起步区规划条件及需求分析,统筹开展了防洪排涝、水系、游艇通航各项涉水规划和竖向布置研究.采用漫滩型河道断面,创造性地结合高压走廊布置雨水集蓄区和生态湿地,实现了工业区的防洪、排涝、水系、游艇通航与竖向布置的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同时,随着城市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城市水危机事件屡见不鲜,这引发了人们对城市雨水控制的思考和对海绵城市的关注。本文从国内外对海绵城市的研究出发,结合南宁市基本情况,分析现有雨水控制技术情况,并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和效益分析,提出在南宁市建设海绵城市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曾向前 《中国水运》2007,7(2):83-84
雨水规划对城市管网建设、河涌整治等相关工作有指导作用,文章从排水体制、排涝模数、雨水分区等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可供规划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4.
当下政治、经济、文化主要是以城市为中心展开的.这些年来,城市的人口在不断的增加,经济也有了高速的发展,城市面貌更是焕然一新,如果发生洪涝灾害,那将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加强城市防洪设施建设,提高人们的防洪意识刻不容缓.基于此,文中结合实例对城区防洪规划建设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加之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使得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拥堵的城市交通。如果要对城市综合交通进行良好的规划,则最佳的途径就是对交通规划信息技术水平进行提高,从而最大程度的将城市交通中的多种现实问题进行解决。我国当前阶段,繁华的大城市中可以说基本人手一个智能手机,这就使得手机大数据成为了当前城市交通规划管理者在规划城市综合交通方面要探寻的一种全新型的渠道。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交通发展的现状,并分析了手机大数据技术,在文章最后,阐述了手机大数据支持下的交通规划,旨在可以为相关行业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杰  王建鹏  李聃 《中国水运》2014,(4):244-246
研究腹板带有横向贯穿的竖向裂缝的T梁受横向弯曲作用的弯曲理论,探讨横向贯穿的竖向裂缝对简支T梁桥承载能力影响,得到横向贯穿裂缝长度与承载能力曲线。以日喀则某T梁桥为例,对该桥的承载性能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竖向裂缝影响最不利时使得桥梁的承载能力下降33%、刚度下降25%、自振频率下降5-13%。  相似文献   

7.
排水(雨水)防涝系统包括源头控制设施、城市排水系统和城市防涝系统等三大系统,本文探索利用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某园区排水(雨水)防涝系统规划方案研究,可供国内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ABAQUS软件模拟山区河流港口工程斜坡嵌岩桩竖向承载工况,建模过程考虑斜坡钻岩成孔、桩混凝土浇筑、桩基承载等流程,考虑材料和桩岩接触非线性影响,建立斜坡-嵌岩桩系统三维模型,经斜坡坡度、桩径、桩嵌岩深度等参数分析,提出斜坡坡度对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的影响度,分析斜坡嵌岩桩的竖向承载特性。研究表明,斜坡坡度变化导致的桩前岩体缺失效应和桩后岩体增强效应将显著影响斜坡嵌岩桩的竖向承载力;在工程设计中,应综合考虑斜坡坡度、桩径和嵌岩深度等因素对斜坡嵌岩桩竖向承载能力的影响,经经济性和适用性比较,确定合理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9.
布艺新 《中国水运》2007,7(1):116-118
金沙洲居住新城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在2004年经过调整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中,金沙洲地区被列入广州市今后重点发展的新居住区之一,规划本居住新城人口数为11.4万人。现时市政配套设施较缺乏,雨污水通过排水明渠汇集排入白沙河。综合金沙洲防洪排涝规划及现有排水现状,本文仅对金沙洲居住新城市政雨水系统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0.
胡昕  郑斌 《水运工程》2012,(5):88-91
随着我国航运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一批老港口城市进入到港城关系演变的第三、第四阶段,即新港区选址建设在外海或河口深水区,而城市中心区的老港口面临城市化改造的局面。通过对国外发达地区老港区城市化改造的案例分析,归纳出几种城市化功能调整的发展模式,为我国沿海城市滨水区重建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结合某多层钢框架结构,建立传统抗震和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输入地震波,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进行水平双向和不同竖向比例的三向地震反应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能延长结构自振周期,减小结构层间剪力、层间位移、梁和柱受到的轴力与弯矩,降低了水平及竖向地震的作用。随着竖向地震动增大,结构竖向层间位移增大,顶层竖向加速度增大,摩擦摆支座的竖向压缩位移和瞬时脱空位移增大,其中瞬时脱空现象均发生在角支座处,但远小于支座的啮合深度,不会影响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日渐明显,北极地区丰富的油气和矿藏资源以及使亚欧大陆之间海运距离显著缩短的国际航道,吸引着越来越多来自全球的目光.虽然目前北极开发受到天气变化、国家政治、环境保护及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业界对于开发北极的热情依然只增不减,而中国“十三五”规划更是将极地科学作为战略研究重点之一,这也让北极开发的“蓝图”前景可期.  相似文献   

13.
胡冰  徐胜 《航海技术》2022,(5):20-23
<正>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情通航条件持续变好,北极的船舶通航数量逐渐增加[1]。然而北极航线的冰情变化频繁,基础设施较少,通讯不便,极地航行风险依然很高。同时,极地生态系统脆弱,一旦发生油污事故,将会造成严重后果。为提高极地船舶航行安全,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  相似文献   

14.
王宁  李欣  杨细根  李广楼  李伟 《水道港口》2009,30(3):213-216
从水动力条件、水环境和近岸生态系统3个方面分析了南沙港区规划实施对海洋环境的影响。采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预测规划方案对水动力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规划方案顺应海域潮流特征,不会引起水动力条件发生明显变化;港区日污水发生量远小于规划区域水环境承载力,且港区周围规划建设市政污水处理厂,规划实施对水环境影响有限;在采纳人工增殖放流、限制施工时间、适当调整规划等保护建议条件下,规划实施对黄唇鱼市级自然保护区、大虎岛自然景观与咸淡水鱼类产卵场保护区、坦头红树林及沙尾滨海湿地等生态敏感区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依据大量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室内实验室实验、现场静载荷实验、理论分析以及计算机数值模拟等,对岩溶地区桩基承载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当前的相关规范作了分析评价,最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1)在岩溶地区,当岩溶顶板安全厚度范围外存在溶洞时,可不考虑溶洞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由桩周岩土总侧阻和嵌总端阻组成;2)当岩溶顶板安全厚度范围内存在溶洞或裂隙时,应考虑其对桩基承载力的不利影响,单桩竖向承载力可由摩擦力决定,且需要验算顶板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姚钢 《中国水运》2007,5(5):14-15
要做好港口规划一定要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这主要是由于规划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如果不作深入细致的市场、战略、财务等方面的研究,一旦决策失误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文中在城市排水规划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雨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和经验,简述了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基本途径,为城市雨水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集装箱运输作为国际贸易中日益广泛使用的运输方式,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交通运输方面经济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集装箱运输业的迅猛发展,上海、天津、青岛等城市都借助抓港口集装箱运输,大大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大连港具有良好的自然水深条件和气候条件,同时又处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中心地区——以渤海湾为核心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枢位置,因此极具发展集装箱运输的潜力,但是由于很多因素的制约,使得大连港不但没有发挥自己的优势,反而却在逐渐加大与其他港口城市的差距。依笔者所见,主要的制约因素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获得较为精确且工程适用的螺纹桩竖向承载力计算公式,本文分析了螺纹桩竖向承载机理,并获得了螺纹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以现场试验极限承载力结果为参照,分析了理论计算结果的误差,误差均可接受,说明本文提出的计算公式是合理的。并对螺纹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包括螺纹桩桩身长度、螺牙宽度和厚度、螺距和桩身外径等。为螺纹桩的进一步研究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周世良  王永艺 《水运工程》2018,(12):178-185
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斜坡嵌岩群桩(四边形四桩)竖向承载工况、模拟施工过程,考虑材料和桩岩接触非线性影响建立斜坡-嵌岩群桩系统三维模型,通过改变斜坡坡度、桩嵌岩深度等参数分析斜坡嵌岩群桩(四边形四桩)的竖向承载能力。研究表明,不同坡度和嵌岩深度条件下嵌岩群桩(四边形四桩)竖向承载能力,是群桩径向膨胀与桩前岩体缺失效应、桩后岩体增强效应、承台刚度综合作用的体现。群桩效应系数随着坡度的增加(0°≤R≤45°)逐渐增大,坡度较大时(30°≤R≤45°)嵌岩桩群桩(四边形四桩)的承台顶面、各桩桩顶不均匀沉降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