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患者高××,女、25岁,腹部发现包块20余日入院。查体:T36.3℃、P88次/min、Bp17/12kPa头颈胸部(一),左上腹可触及10cm×8cm包块,表面不平,有压痛,质较硬,脊柱四肢神经系统(一)。诊断胰尾部包块。肝功、肾功、血糖、血常规均正常。入院后5日硬膜外麻醉下剖腹探查,见胰脾正常。肿瘤约20cm×16cm  相似文献   

2.
女性生殖器官的放线菌病较为少见。一般以卵巢、输卵管及子宫旁组织较多。术前不易诊断。我院20年来曾遇到一例卵巢放线菌病,现报道如下: 患者朱××,住院号42159,40岁,于1961年6月29日入院,主诉右下腹包块及疼痛九天。患者于入院前17天开始自觉全身不适,卧床不起。于9天前无原因的开始右下腹疼  相似文献   

3.
<正> 晚期胃癌误诊者罕见,本例表现奇特,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4岁。以腹痛5个月伴右下腹包块、腹胀、消瘦3个月之主诉入院。此前曾在外院做上消化道钡透疑为“胃窦癌”。纤维胃镜报告: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原有右下腹小包块几十年,病前无增大及压痛。查体: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肝脾肋下未及,右下腹可扪及一6cm×4cm  相似文献   

4.
脾脏错构瘤     
<正> 脾脏错构瘤极少发生,国外迄今只有几十例报道,国内尚未见到,我们近遇一例,报道如下. 患者,男,43岁,工人,主诉为左上腹闷胀3个月.既往史无特殊,查体除脾肋下1cm外,无其它异常.实验室检查均正常.腹部B超示脾区实质性包块,CT示脾内占位疾.术中见脾大约16×12×8cm~3,质地色泽正常,于其上极脏面可及一7×6×6cm~3之包块,光滑,质软,与脾组织似有一界限,无腹水,即行脾切除. 病理肉眼检查:脾大15×10×6cm~3,重485克,包膜完整光滑,切面见脾外侧实质内有一7×7×5cm~3之肿块,  相似文献   

5.
<正> 神经鞘瘤临床常见,但四肢多发性神经鞘瘤十分罕见.未见报道。我科收治1例,报道如下.陈某,男,42岁。住院号204495。以左手示指、足跟及右腿窝包块三年余主诉于1987年1月22日入院。其中左手示指包块曾在外院手术,内容为“豆渣”样,诊断为“粉瘤”。术后半年复发。3包块均疼且向远侧放射。查体:全身情况良好。左手示指近节桡侧包块0.5×0.5×0.5cm~3,并可见一手术疤痕;左足跟内侧半球状囊性包块2.5×2.5×0.5cm~3;右腘窝半球状囊性包块1×1×1cm~3。上述3包块均固定,有压痛并向远侧放射.不影响患肢关节活动。初诊右腘窝囊肿,左示指神经鞘瘤,左足跟腱鞘囊肿。局麻下行3包块切除,术中见右窝及左足跟包块分别与腓总神经及胫后神经有关,左手示指包块毗邻不清。病理报告均为神经鞘瘤(病理切片号870684).术后伤口Ⅰ~甲愈合.1年余后随访无复发,患肢、指感觉良好,功能无障碍.一般认为神经纤维瘤可为多发,而神经鞘瘤多为单发。曾有报道五官科见有口咽部多发神经鞘瘤,而在四肢神经干上罕见有多发神经鞘瘤,因而临床上易误诊,本例即如此。尽管病理学上神经纤维瘤与神经鞘瘤都来  相似文献   

6.
<正> 内翻性Meckel憩室引起的成人慢性肠套叠文献报道少见,作者在外检中见到1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63岁.以“右下腹痛、稀便两月、发现右下腹包块一周”之主诉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收住入院. 查体:体温37.5℃,发育营养可.心肺无异常.腹软,腹痛发作时可见肠型,右下腹可触及8cm×6cm大的包块,质中、压痛阳性,活动度可,肠鸣音亢进.实验室检查:RBC3.7×10~(12)/L,WBC 14×10~9/L,中性86%.B  相似文献   

7.
<正> 脂肪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胃脂肪瘤国内少见报道。本院收治1例,女,48岁,上腹部痛疼、不适两年,空腹时加重,进食后减轻,每3~4日有少量黑便,曾按胃溃疡治疗无效,于1986年5月13日入院。检查:腹软,上腹部偏左有深压不适感,未触及明显包块。X线钡餐造影示:胃粘膜皱裂规则,柔软,胃窦区小弯侧见5×6cm大圆形充盈缺损区,其中可见黄豆大的钡斑,大弯侧壁柔软。诊断:胃窦部粘膜下平滑肌  相似文献   

8.
<正> 患者,男,26岁.左上腹包块2月.于1987年8月20日住院.既往体健.查体:一般情况可.肝脏剑下3cm,轻压痛.脾脏上界在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下界甲乙线8cm.甲丙线12cm,质韧.B超检查:肝脾增大.胸部X线片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色素69g/L,红细胞2×10~4个/L,白细胞6.1×10~9个/L,中性64%.免疫功能检查无异常.骨髓呈贫血性改变.初步诊断: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正> 淋巴上皮瘤恶变极为罕见,现报告一例如下:患者男性,64岁,以左侧腮腺帅块7年,右下腹包块伴下肢肿4年,加重4个月的主诉入院。10年前曾因左侧腮腺肿块、颈淋巴结肿大,手术切除,病检为淋巴上皮瘤。术后深部X线治疗,腮腺颈部各为DA25GY/2周。1年后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又行X线治疗,  相似文献   

10.
<正> 平滑肌母细胞瘤国内自1975年朱氏报告10例以后。迄今8年,文献报导的不过20余例。我院1982年收治一例,病历摘要如下: 王××,男性,41岁,农民,陕西周至人。于1981年12月以腹胀,腹痛四月之主诉住院。入院前四个月。腹胀伴右上腹部钝痛,轻度恶心,未吐。一个月以后发现右上腹部有鸡蛋大的包块,且伴黑便,纳差,明显消瘦。在外院按。肝炎”治疗无效,乃来我院。既往体健。  相似文献   

11.
<正> 近两年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了3例胆总管囊肿病人,报告如下: 例1,女,32岁.以复发性右上腹痛9年主诉入院.查体温37.8℃,巩膜及皮肤明显黄染,右上腹压痛,可扪及一界线不清约鸭蛋大小之囊性包块.黄疸指数60u,麝浊10u,GPT32u(赖氏法)胆红素直接阴性,间接阳性.尿胆素阳性,尿胆原阴性.B超检查提示:肝门部巨大椭圆形囊性包块,胆总管囊肿声像图.术中  相似文献   

12.
1 病历摘要 患者安某 ,男 ,5 2岁。餐后约 1h突发上腹部持续性胀痛渐向全腹放散 ,伴恶心呕吐、并排糊状便数次。 3d后腹胀腹痛加剧 ,呕吐、排气、排便停止。既往体健 ,无外伤及手术史。入院查体 :T 37 4℃ ,P 90次 /min ,R 2 4次 /min ,血压 14/ 10kPa。痛苦病容 ,中度脱水貌 ,腹部明显膨隆 ,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全腹均有压痛 ,但以剑突下为著 ,且有肌紧张 ,未扪及包块 ,肠鸣音亢进 ,可闻气过水音。血常规 :Hb10 0 g/L ,WBC 14 6× 10 9/L ,N 0 91,L 0 0 9。腹部X线检查 :小肠积气扩张 ,左上腹、右下腹见数个大…  相似文献   

13.
<正> 低增生性白血病(Hypoplastic leukemia)为白血病的少见类型,且多见于成人,不易缓解,小儿患者甚为少见,我们最近收治一例12岁女孩经骨髓活检确诊为低增生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采用了较强的VCP方案(强地松,长春新碱、环磷酸胺)化疗七周获得完全缓解,现报道如下: 患儿,女,12岁,1986年元月2日入院,入院前一月始感乏力,面色渐苍白,偶有发烧,曾在当地按“病  相似文献   

14.
<正> 骨肉瘤常原发在骨骼系统,腹膜后腔极罕见,我院诊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50岁,以右上腹包块1年之主诉入院。查体:右上腹可触及18cm×10cm肿块,质硬、表面不平,不活动,与肝下缘分界不清。腹部平片及胃肠钡餐示:肝下方有18cm×10cm×11cm钙化块影,胃、十二指肠降段受挤左移,结肠肝曲受压下移。B超示:肝肾隐窝有19cm×10cm强回声肿块,肝内大小不等之  相似文献   

15.
<正> 先天性幽门膈膜型狭窄是小儿罕见的消化道先天畸形,现将我院遇到的2例报告如下: 例1:男,4岁,因呕吐,腹胀1月余入院,1个月前曾食柿饼2个,之后开始出现呕吐,呈进行性加重,为胃内容物,腥臭,腹胀明显,有时伴腹痛,1个月来明显消瘦。体检:发育营养欠佳,慢性病容,心肺(一),上腹胀满,可见胃型及蠕动波,全腹软,未触及包块,腹水征(一),肠鸣音存在。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血钾2.83  相似文献   

16.
成釉细胞纤维瘤是包含外胚叶和外胚间叶成分的混合性牙源性肿瘤。1981年由Kruse首先报道,该肿瘤仅占全部牙源性肿瘤的2.5%。我院遇见4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就其临床病理改变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 女性,20岁。左上颌部包块2年,半年来逐渐增大无痛感。体检:左面部隆起,有一3cm×3cm×2cm大小包块,致使面部不对称。包块上界达眶下孔,下界为牙槽骨,内界在口内|1~8牙齿之间,左鼻唇沟消失,后外侧界与左颧骨平齐。肿块质硬、不活动、无压痛。|3牙向腭侧错位仅牙冠萌出。X线检查:左上颌窦窦腔明显扩大,内壁菲薄向鼻腔内突,致左鼻气道变窄,窦…  相似文献   

17.
<正> 患者张某,男,63岁,26年前医右下腹包块3周,诊断为升结肠癌,在我院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升结肠结节型腺癌Ⅱ级侵及肌层,系膜淋巴结2/29有转移。术后恢复顺利,化疗1疗程,术后25年无不适。1年前因上腹隐痛,贫血4个月,诊断胃癌二次入院,手术探查见胃窦部8cm×6cm×2cm肿块,侵及浆膜,第3、4、5、6、7组淋巴结肿大,余未见异常.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胃幽门区浸润型低分化腺  相似文献   

18.
心脏粘液瘤     
<正> 心脏的原发性肿瘤很少见。至1980年为止文献报道仅约800—1000例,其中80%为良性,粘液瘤约占良性中的半数。1845年King氏首先报道左房粘液瘤一例。但由于其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奇特,故漏诊在所难免;30年前无一例能在生前确诊。1952年由于心血管造影得到临床诊断。1954年首  相似文献   

19.
<正> 病例:患者25岁,女性,以右下颌区包块伴疼痛1月就诊。局检:面部右侧膨隆,色暗红,局部可触及—5cm×6cm包块,界不清,不活动,触痛(+),局部口内见一菜花状包块约3cm×3cm,质软易出血。X线报告:右侧  相似文献   

20.
<正> 我们应用“EUB-40型”和“Mark-600型”B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及5MHz,对临床上经病理证实的55例腮腺区肿瘤患者进行了B型超声检查与分析. 腮腺区包块,其中良性占70%,恶性占30%.腮腺肿瘤的声像图特征为:①实质性包块:包块轮廓整齐,包膜完整,边界清晰,表而光滑,内部回声均匀,呈细小光点反射回声者,多见于良性肿瘤.如腮腺良性混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