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患者介××、男性、15岁。三年前因误吸入塑料园珠笔帽,以后经常咳嗽、气短。一年后咳嗽时痰内带血丝,逐渐加重,左胸部疼痛,于1978年8月24日入院。X线片检查:左侧胸廓缩窄,气管、纵膈、及心脏左移,左肺野密度增高。右肺透光度增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我院肿瘤科1972—1982年间所收治的60例肺转移瘤,并对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原发灶包括泌尿生殖系统癌31例,消化系统癌9例,骨肉瘤及软组织肉瘤7例,头颈部癌6例,神经系统肿瘤2例,呼吸系统癌肿1例和未查明的原发灶者4例。在X线胸片上转移瘤呈不同的表现,我们将其所见分为六型:①结节型、②球块型、③肺门型、④浸润型,⑤粟粒型,⑥胸水型。其大多数为结节型和球块型。原发病灶治疗后至肺转移瘤出现,其间隔期短至1个月,长者达9年。转移多发生在原发灶治疗1—2年之间。因此这类病人应该在原发瘤治疗后每三个月进行一次X线胸部拍片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及时对患者进行综合性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根据文献报告及本组分析确有延长其生存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 睾丸绒毛膜上皮癌(简称睾丸绒毛癌),少见,截止1989年国内报告仅19例。现将我院收治2例报告如下: 例1,男,36岁,以左睾丸肿大4月于1980年6月7日行左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左睾丸绒癌”。6月27日出现咳嗽,咳血痰,胸片见两肺多个大小不等之团块影,示两肺广泛转移,即行5-氟脲嘧啶1250mg,更生霉素400μg连续8天静滴化疗。疗后咳嗽、咳血、明显好转,8月7日终因咳嗽,咳血,气短加重,呼吸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4.
<正> 双侧原发性肺癌极为少见,我院近40年来仅发现1例,报告如下:男,61岁,230833.以间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1年入院.1988年3月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片疑“右肺癌”,痰检(—),纤支镜病理诊断:右下前外基底支鳞癌Ⅲ级,左下支气管出血性质待定.1988年4月及6月两次纤支镜示:左下叶开口水平菜花样新生物完全堵塞;右下基底段开口部外侧壁及右下叶背段开口处粘膜增厚,高低不平,颗粒状突起.病理均为鳞癌.1988年7月14日行左肺下叶切除,术后病理为左  相似文献   

5.
<正> 病史摘要患者,女,53岁,因头疼、头晕4个月伴呕吐1周于1986年8月4日入院。患者于1985年8月发现左锁骨上有一核桃大的肿块,无其他症状,经抗炎治疗一段时间肿块略有缩小。同年年底又出现轻微咳嗽,咳少量白痰,拍胸片发现右肺门处有一直径约3cm大小的块影,密度均匀一致。门诊按“肺门淋巴结核”给予正规抗痨治疗数月,病灶未见缩小,  相似文献   

6.
<正> 患者女,39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年余,加重伴气短7个月,收住我院。两年前出现乏力,纳差,右上腹不适;检查肝脏大,SGPT 200u(正常值<45μ),经治疗症状减轻,肝功恢复正常。以后屡有肝功异常未予治疗。1年多以前开始反复咳嗽,咳痰,逐渐出现活动后气短,全身乏力,消瘦,遂住院. 体检:消瘦,唇无发绀,杵状指,手指末端发红,心脏无异常,两肺后背中下部可闻细湿罗音,肝肋下2cm,剑下3cm,质软,压痛不著,脾肋下未及,余无异常。  相似文献   

7.
慢性压力超负荷对兔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压力超负荷对于兔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为相关研究提供较为理想的实验平台。方法 采用肾上腹主动脉次全结扎法制成兔慢性压力超负荷模型。观察假手术组、结扎组动物在第 5周、第 10周时的外在表现、心脏超声学指标及病理学改变 ,并测定左心室质量比、左心室胶原容积百分比。结果 结扎后 5周兔左心室室壁增厚、左心室质量比和胶原含量增加 ,左室腔无明显扩大 ;结扎后 10周上述变化更为显著 ,且出现左心室轻度扩张 ,部分动物左心室射血分值下降。结论 肾上腹主动脉次全结扎对于兔左心室结构及功能具有显著影响 ,结扎后 5周出现左心室肥厚 ,结扎后 10周部分动物出现左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8.
胸导管损伤致乳糜胸多发生于胸部手术后,尤以食管癌手术最为常见,另外,肺癌切除、胸部正中切口心脏手术后乳糜胸也有报道[1,2],较为少见的还有胸部损伤所致的创伤性乳糜胸。现就我院自1980年以来胸部手术(2201例)后发生的乳糜胸8例(0.35%)及外伤引起的乳糜胸1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7~64岁,其中食管癌术后5例(均为中段癌),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直视手术1例,心包剥离手术1例,食管良性狭窄术后1例,闭合性胸部损伤所致1例;手术治疗6例,保守治疗3例,其中1例行二次开胸(右、左侧开胸)结扎胸导管,治愈8例,死亡1…  相似文献   

9.
<正> 患者女,22岁,工人,以发现肢体无搏脉2年,气急、心悸1年,加重并伴下肢浮肿1个月之主诉于1986年12月入院。患者于2年前,因发热2个月不退而住某医院,查体发现右上肢及左下肢无脉搏,即按多发性大动脉炎用强的松治疗热退,50余日后,脉搏重现而出院。1年前开始每因活动即感气喘,进行性加重,多处就医原因不明。3个月前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正常,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稀疏,肺动脉段突出。近1个月来气急加重,心悸伴浮肿而住院。既往无咳嗽、气喘、心悸史。查体:p120/min,R16/min,左侧桡动脉搏动消  相似文献   

10.
<正> 烟雾病又称脑底动脉闭塞症。既往依赖于脑血管造影诊断,继后亦有CT诊断的报告.我们使用磁共振成像(MRT)诊断2例,现报告如下: 病例摘要例1,女,7岁。以头痛,左、右半身肢体相继发作性无力3年入院。3年前无明显原因头顶部胀痛,左上肢抽动,每次约1min~2min,几次抽动后即感左上肢无力,半年后发高热1次又出现左下肢无力,此后经常有头痛及发作性左侧肢体抽动,无力。3月前又高热1次,随之右侧上下肢无力,经抗生素等治疗3  相似文献   

11.
<正> 我院于1986年9月收治一例左股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虽经清创,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等,在治疗期间发生“局部”破伤风,现报告如下: 李某,男性,23岁,农民。患者在1986年9月30日下午1时许从2米多高树上堕落,左侧下肢先着地,左大腿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伤后1小时送至当地某驻军医院,见左下肢缩短外旋畸形,左股中部外侧有-0.25×2.0厘米伤口,可见肌肉外露。拍片证实为左股骨中上1/3开放性粉碎骨折。初步包扎伤口并肌注破伤风抗毒素1500单位。12小时后转送西安某军医学院门诊行清创缝合术,再次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  相似文献   

12.
病历摘要 患者 ,男性 ,68岁 ,“以咳嗽 ,咯血 2d”之主诉入院。 2d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 ,咯白粘痰 ,自服红霉素片( 0 .2 5 g,3次·d-1) ,未见缓解。入院后 10h开始咯鲜红色血痰 3次 ,量共约 5 0 0mL ,不伴胸闷、心慌。 1年前因咯血拍片诊断为“支气管扩张”。查体 :T3 6.8℃ ,BP18.0 /10 .0kPa,神志清 ,颈静脉无怒张 ,三凹征阴性 ,双肺呼吸音粗糙 ,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心率 70次·min-1,律齐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X线检查示 :右下肺纹理增多、增粗 ,粗乱肺纹中有多个不规则环状透亮阴影。CT检查示管壁增厚呈柱状…  相似文献   

13.
<正> 细支气管肺泡癌(简称肺泡癌)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原发性肺癌,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 例1,男,39岁.因呼吸困难加重2月于1966年1月收住我院.2年前因咳咯血痰在他院就诊.片示右上肺中等密度大片状阴影,内有含气影象,周围见粗毛刺.拟诊:肺TB.抗TB治疗阴影增大,痰细胞学检查3次均阴性.1964年5月在他院行剖胸探查,肺门、胸膜、纵膈均受侵,行术困难,而关胸.病理示:肺泡癌.行Co~(60)放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大动脉水平左向右分流SD大鼠心衰模型为研究对象,观察固有心率、窦房结起搏电流HCN2及HCN4亚型mRNA在心脏重构过程中的变化,以及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对它们的影响。方法通过腹腔动静脉造瘘术建立慢性大动脉水平左向右分流心力衰竭模型,并以假手术组动物为对照。共同饲养2月后,随机分别给予安慰剂或比索洛尔。4周后再次行超声心动检查;测定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固有心率;提取RNA进行实时定量RT-PCR测定各组HCN通道各亚型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2月,超声心动图显示,手术组大鼠心脏扩大,左室厚度显著增高,射血分数则显著降低(P<0.01)。比索洛尔干预4周后未能逆转大动脉水平左向右分流引起的心腔扩大(P>0.05),但可改善心脏功能(P<0.05)并提高固有心率(P<0.01)。HCN通道蛋白mRNA检测显示:①大鼠窦房结组织中HCN2表达占优势,HCN4相对较少(79%、21%);②安慰剂组HCN4mRNA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0.09±0.02 vs.1.04±0.13,P<0.01),而HCN2mRNA表达在各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③比索洛尔治疗后,HCN4基因mRNA水平明显回升(0.99±0.15 vs.0.09±0.02,P<0.01)。结论①比索洛尔干预在改善心衰大鼠心脏功能的同时,可以降低基础心率、升高固有心率;②大动脉水平左向右分流导致心衰大鼠窦房结HCN4通道mRNA的表达降低,比索洛尔治疗可以逆转该通道的重构。这是其影响固有心率、改善心功能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肋骨骨折伴血胸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对血胸的治疗效果。方法肋骨骨折伴血胸患者随机、对照分组后,分别治疗。常规治疗组30例给予西药常规疗法,血府逐瘀汤组31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内服。两组均于入院后1、7、14 d进行D-二聚体(D-Di)、凝血4项检查以观察患者凝血功能改变;同时行CT检查,评估其对血胸的疗效。结果骨折后两组患者血液第14天的D-Di水平与入院第1天比较,明显降低(P<0.05)。而且,血府逐瘀汤组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入院14 d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较入院时均有所延长,纤维蛋白原(FIB)随之减低。胸部CT检查评估血胸疗效,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100%、96.67%,P>0.05)。但是血府逐瘀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缩短[(13.25±1.48)d、(18.79±1.69)d,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可改善血胸患者出现的血液高凝状态;同时,常规疗法辅以血府逐瘀汤既确保临床疗效,又显著缩短血胸患者的住院时间,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全肺切除术后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用犬作为研究对象,使用3D技术打印出双侧肺模型,外科手术建立左、右全肺切除术的动物模型后,分为对照组及3D打印肺假体植入组;术后观察1年,分别比较左、右肺全切后对照组及假体植入组早期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并对相应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验证假体的组织相容性,并观察有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果在3D打印肺假体移植术后,经过1年的随访,3D打印肺假体植入组实验用犬晚期并发症的发病率较低。CT图像显示,进行对侧肺扩大切除的对照组犬发生了动态纵隔移位。相反地,在3D打印的肺移植个体中,纵隔的位置没有明显的改变。病理结果显示,3D打印的肺并没有引起任何的副作用,显示了受体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耐受性。结论 3D打印的肺假体可以安全、有效地移植给受体,有效地治疗因气管缺损或肺缺损导致的疾病,且无显著排斥反应及其他严重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老年肺腺癌EGFR突变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科收治的老年晚期肺腺癌脑转移患者76例,均合并EGFR突变。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给予埃克替尼(125mg,3次/d),同步三维适形放疗,肺原发灶及肺内转移灶剂量36~60Gy(2.0Gy/次,1次/d,5次/周),脑转移灶先行全脑放疗30~40Gy(2Gy/次,1次/d,5次/周),再缩野局部加量10~20Gy(2.0Gy/次,5次/周);对照组38例,厄洛替尼(150mg,1次/d)三维适形放疗同治疗组,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接受2个以上周期治疗后,评价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全部病例均可评价,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RR)分别为63.2%和57.9%,中位无进展时间分别为9.9月和9.0月,两组临床受益反应率分别为68.4%和60.5%;亚组分析显示,两组不同EGFR突变类型的中位无进展时间分别为11.2月和10.6月(19外显子缺失),8.7月和7.9月(21外显子突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毒副作用为皮疹、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放射性食管炎、腹泻,均可耐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埃克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疗老年肺腺癌EGFR突变脑转移患者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18.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腔内隔绝术 (endovasculargraftexclusion ,EVGE)治疗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thoracicaorticdissection ,TAD)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微创腔内治疗新技术。我院最近采用TalentTM 人造血管支架治疗了 1例TAD ,获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 ,男 ,5 1岁 ,因胸背部撕裂样疼痛 15d入院。入院后行胸部CT检查 ,发现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经降压、对症处理 ,病情稳定。CTA显示在降主动脉距离左锁骨下动脉 1.5cm处…  相似文献   

19.
小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建立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感染小鼠模型 ,了解病程规律及病理变化 ,为研制抗RSV药物打下基础。方法 给小鼠感染不同负荷量RSV(10 3、10 4 、10 5、10 6 PFU) ,并于小鼠感染 10 6 PFURSV后不同时间 (1、2、3、4、5、6、7d)取右肺组织作空斑形成实验检测肺组织RSV滴度 ,左肺组织行HE染色、电镜检查及原位杂交检测RSV定位表达。结果 病毒感染量为 10 3PFU时肺组织无空斑形成 ,随着感染病毒量增大 ,肺组织病毒增多。鼠感染 10 6 PFU后 ,随着时间推移 ,肺内病毒量降低 ,感染第 6天的肺组织已无空斑形成。病理显示RSV感染第 3天肺组织炎症性变化最明显 ,感染第 7天肺部炎症细胞减少 ,但出现了部分肺泡壁断裂融合 ,肺泡腔扩大。原位杂交证实RSV主要侵袭支气管、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及肺泡上皮细胞。结论 经鼻内滴入RSV可建立小鼠感染模型 ,可用于抗RSV药物的药效评价  相似文献   

20.
<正> 本文评论两维心回声图比M型超声心动图对成人心脏疾患的诊断具有更多的优点。它可以可靠的评价冠心病,左室室壁瘤,室壁运动失常和心室功能障碍。早先的研究证明它对于急性心肌梗塞后局部心脏的扩大及其预后的判断,检测左冠状动脉主干是否狭窄,和室壁瘤患者是否可以手术等方面都是有用的。二尖瓣(以下均简写为瓣)瓣狭窄患者二尖瓣口大小的确定,两维心回声图与手术所见或心导管检查资料对比提示有很好的相关。对于二尖瓣的返流的原因亦可以较可靠地阐明是瓣膜本身病变,还是心肌病理学上的异常所致。此外,左室、右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