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隧道叠交施工地层移动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盾构隧道叠交施工有一个重要现象,即在没有欠挖或过量压浆等施工因素的影响下地面仍然会降起,对此作了解释,并提出了地面降起变形公式。将该公式和地面沉降的派克(Peck)公式进行叠加,给出了盾构隧道叠交施工地层移动的数学模型,其数值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盾构隧道周围地层变形解析法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虽然经验法和有限元法在计算盾构隧道周围引起的地层变形上被广泛运用,但由于它们有诸多缺陷,因此在工程实际中解析法的引入也十分必要.文章通过解析方法对盾构周围地层变形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一些结论.实例分析表明,运用这些方法获得的预测结果与观测值能够很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3.
4.
深大基坑施工诱发的运营隧道变形以及周围土体沉降等施工问题,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安全控制和风险评估中受到日益关注。文章基于上海市交响乐团在建基坑工程,结合运营隧道以及基坑围护结构监测数据,分析了基坑不同开挖阶段周边地表沉降、地下连续墙变形、运营隧道收敛变形以及竖向位移的规律和特点。实测结果表明:周边地表总体呈下沉趋势,大致呈抛物线型分布;坑外土体侧斜和围护墙体侧移具有基本相同的变化规律,且均向基坑内侧移,开挖深度对土体侧移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隧道的水平附加收敛表现为向外拉伸,随基坑开挖的进行,收敛变形增幅明显;隧道净沉降曲线与基坑周围土层、围护结构变形曲线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地下连续墙两侧SMW工法加固可有效控制隧道、坑外地表以及地下连续墙的变形。研究成果可为正确制定软土城区基坑施工对邻近地铁隧道的保护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复合地层中浅埋盾构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位移及应力,文章基于Покровский当层法,将该问题等效为求解均质地层位移及应力分布问题,结合Loganathan修正公式,推导了复合地层中浅埋盾构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位移、应变和应力分量表达式,构建了地层位移场分布预测模型。同时基于理论预测模型,对比分析了工程实例的预测位移与实测数据的差别,讨论了上下层土体弹性模量比n、地层深度z和土体泊松比μ对隧道开挖的影响;在分析含软弱夹层隧道开挖问题时,提出了软弱夹层等效厚度K的概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的增加,地表最大沉降值Smax、地表附加水平应力σx和竖向应力σz的最大值均有所减小;随着z的增加,地层最大沉降值有所增大;随着μ的增加,Smax有所减小,地表附加水平拉应力σx和竖向应力σz的最大值有所增加;当软弱夹层等效厚度K增加,Smax有所增加;隧道施工时,上硬下软地层产生位移及应力扩散现象,上软下硬地层产生位移及应力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6.
冻结法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移动及变形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冻结法隧道施工中引起的地表移动及变形视为一随机过程,应用随机介质理论建立随机介质模型,对冻结、开挖和解冻三个阶段地表移动及变形预测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计算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SMW法是采用加劲性桩的围护结构.本文通过室内静力模型实验,得到了动性桩围护结构侧向土压力随开挖过程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范围随开挖深度的变化规律存在临界开挖深度,当开挖深度小于临界开挖深度时,侧土压力的影响范围随开挖深度的变化较快;当开挖深度大于临界开挖深度时,影响将变缓.  相似文献   

8.
盾构掘进性能预测对于工程施工周期和施工成本评估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文章结合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某标段工程实例,基于现场掘进数据,对复合地层条件下?8.81 m土压平衡复合盾构的掘进速度进行了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盾构掘进速度的直接多元非线性预测模型和非线性化处理后的多元线性预测模型,并对相同段的预测掘进速度与实际掘进速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直接多元非线性预测模型与实际掘进速度的误差为9.035%,而采用非线性处理后的多元线性预测模型与实际掘进速度的误差为5.987%,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9.
依托珠海市横琴杧洲软土地层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建立未加固和预加固地层大直径盾构掘进数值仿真分析模型,通过改变推进系统荷载分布来施加偏转力矩,研究偏转力矩与盾构机俯仰角之间的关系以及盾构机姿态变化对地层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成该工程盾构机初始“低头”状态的重力偏心矩为261 MN·m,地层预加固条件下,使姿态调至水平所需的偏转力矩约为21 MN·m,较未加固情况(111 MN·m)小81.1%;地层预加固条件下正偏转力矩每增加100 MN·m,盾构机俯仰角增加约0.015°,较未加固情况(0.095°)小84.2%;相同负偏转力矩条件下,预加固后俯仰角的绝对值较未加固情况小85.0%以上;地层预加固使地表最大隆起量和最大沉降量均减小95.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指出了地层补偿法目前应用的一个误区,其次在实测数据分析和理论指导的基础上,阐述了围护墙侧向变形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基坑外土体损失总量,并提出了改进的地层补偿法,对于基坑围护墙后土体应移的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物流学会副秘书长翟学魂认为,在物流行业,单纯从司机角度支出的通信费用就超过了200亿元,这对运营商来说,是块大奶酪。在物流行业的管理现状中,在途运输是个盲区,仅仅依靠调度管理人员与在途司机的电话了解一些信息。在这种状态下,不仅难以实现真正的实时优化调度和全过程的监控管理,而且不便于货主、车主和购货人的双向通信及合理安排自己的后续事务,并且在运输物品时,人、车、物的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车辆管理人员也无法约束自己的司机公车私用等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预防、减少煤系土层路堑高边坡滑塌事故的发生,以仁博高速TJ21合同段煤系地层八级路堑高边坡为工程实体案例,切实做好高边坡安全风险评估及稳定性评估分析等相关工作,针对岩性特征采取有效防护加固综合治理方法,包括加强监控量测、完善排水系统等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完整的施工质量、安全生产等保证体系,以期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符合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3.
公路客运量预测是为了超前掌握公路客运量的发展趋势、特征和规律,有助于公路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文章使用基于时间序列和回归分析的组合预测方法,对公路客运量进行预测。首先,分别使用单项预测方法进行客运量预测;其次,在对倒数权系数与合作对策权系数确定法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根据单项预测方法或者给予预权的组合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的平均预测误差绝对值和平均预测误差平方对预测组合的权重系数进行确定,并进行组合预测;最后,根据预测有效性判断标准,分别对比不同单预测方法之间、基于不同权系数确定方法的组合预测方法之间以及组合预测和单项预测方法之间的预测有效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方法预测结果的有效性较多数单项预测方法更优。  相似文献   

14.
广东地区地层复杂多样,地质均匀性差。通常情况下,建设隧道采用的是矿山法与盾构法并存的工法。结合深圳地铁2号线东角头站一湾厦站区间隧道的设计和施工,介绍一些在复合地层中实施暗挖隧道的方法及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5.
在煤矸石隧道中出现塌方时,要通过地表注浆加固和隧道内长大管棚注浆,来达到内外兼治的目的;再配合超前小导管注浆,重新开挖隧道塌体,对隧道塌方进行综合治理,以保证施工及运营安全。文章结合吉林省某隧道处理塌方的工程实践,着重论述了不同岩体条件下的注浆技术及塌方体内大管棚安装技术,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明月山隧道地质条件复杂,隧道所通过的地层富含地下水、岩溶水,软岩、挤压破碎段所占比例较大,同时伴有煤层瓦斯及采空区等不良地质。如何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案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对隧道安全施工和顺利通过煤层瓦斯等有害气体段具有重要意义。本工程通过超前地质钻孔和设立瓦斯监控预警系统等手段,有效掌握瓦斯及有害气体的具体情况,施工过程中加强通风,采用全自动瓦斯监控与人工监测相结合的施工方案,同时采取钻孔排放和注浆止气等技术措施,有效防止了瓦斯及有害气体突出的危险,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7.
双圆盾构工法(DOT)在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工程应用实例,但在软土地层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异常地表沉降问题.文章结合双圆盾构在软土地层的工程实践和监测数据分析,提出了双圆盾构设备改进建议,并对实际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选用辐条式刀盘在合理的施工管理情况下有利于控制沉降;设置帽檐难以得到显著的沉降控制效果;采用先端混合型注浆管、在注浆[口处设置土压力计和选用合适的浆液材料等改进的盾尾注浆设备可以良好地控制双圆盾构施工引起的地层沉降;千斤顶组合、超挖刀和压重等措施可以很好地解决盾构旋转问题.提出的改进措施为改造与研制适合软土地层的双圆盾构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双圆盾构工法在软土地层中的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研究了高速公路施工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因素,及施工中对环境保护的防护措施两方面进行论述,希望通过研究分析改善高速公路施工生态环境,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段安托山站—侨香站区间隧道顺利通过富水砂质地层的工程实例表明,在复杂地层中采用地面降水、超前预注浆及水平旋喷桩加固等辅助措施是成功的,也是必要的;另外,在隧道下穿次高压燃气管施工中,采用悬吊保护措施也为矿山法隧道施工和管线的绝对安全带来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正"进入移动互联时代的电子商务,要想创造的是更大的商业价值,必需有效解决最后的物流配送环节。只有那些既拥有互联网思维,又能把产品生产、仓储、销售、运输及配送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企业,才能拥有新的商业契机。"身处于一个全球互联网经济爆发的时代,电子商务对经济贸易的推动力令人刮目相看。这一点在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据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