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立 《摩托车》1995,(1):3-4
今非昔比,以往在中国人中拥有一辆摩托车,对它的实用性要求是非常高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摩托车不断普及,进入千家万户,对于喜爱摩托车的人来说,“个性”在选择车型时占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为摩托年已不仅是工具,而且是人们宣泄个性的方式。下面介绍一种非常有个性的摩托车——本田BROS NT400.  相似文献   

2.
骑士精神     
孙春诚 《轿车情报》2010,(4):138-139
如果评选近200年改变人类出行方式的交通工具大奖,我不会投票给汽车,更为轻便、小巧、灵活的摩托车才是我的首选。我想,每个热爱摩托车的人如果出生在古代,应该也是一位好的御马师,正是这种对于马背上颠簸的迷恋,对于征服崎岖道路的不屈不挠,才造就了每位摩托车迷的骑士精神。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大排量摩托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不再把摩托车仅仅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代步工具,关注的目标不再是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热衷的JH70、CY80,而是档次更高的大排量机车;目标不只是国内的一些合资厂商制造的较高档次的机车,还跟随国际潮流,将眼光紧紧锁定外国厂商制造的那些科技含量高、超豪华的大型机车。显然,许多人已经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摩托车,不是把摩托车当成因为买不起小汽车而不得已的选择,而是把摩托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一种激情的宣泄与寄托。  相似文献   

4.
摩托颂     
摩托车运动一直是与速度、紧张、刺激甚至是惊险玩命这样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但当一个人真正跨上了摩托车,特别是当其驾驶摩托车驰骋千里、拥山纳川之后,当其在一片蓝天白云草地的时空里停歇下来,回头凝视身边这精灵!  相似文献   

5.
我们有话说     
摩托车,本质上是一种交通工具,是一种消费品,是给人骑的。国Ⅲ,好像是在逼迫企业进行技术升级,但最原始的出发点是对环境、对人的关爱。谁在这场技术变革中占主导地位?毫无疑问,是用户,是骑摩托车的人。关于国Ⅲ,我们平时看到的、听到的任何消息要么是企业,要么是商家,而与摩托车最为紧密的近亿摩托车用户,我们却得不到任何消息。当笔者通过各种方式联系他们时,他们最大的反应就是:“我们有话说”!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摩托车需要正名。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能改变自己"一生所爱"的命运,想必算是一件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我们爱摩托车,我们才要为它正名。名正才能言顺,我们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去振聋发聩,去改变这个社会对它的误解。摩托车为什么存在?又为什么被世界上那么多骑士深爱?因为相比于自行车,摩托车可以走得更远,可以载着人们去了解更多的事;而相对于汽车,摩托车的视角又更为宽广,人们可以近距离地与周边环境接触,仔细看看自己生存的空间。很多人爱摩托车,因为它给出了一个看世界可以不同的角度,同时也给了他们宣泄情感的窗口。  相似文献   

7.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 当记者为走访摩托车市场踏上三晋大地的时候,这首旋律优美、脍炙人口的山西民歌就萦绕在耳旁,一种亲切之情油然而生.记者不但看见了漫漫青纱帐,一派丰收景象;乌金滚滚流,好个蓬勃兴旺;更看到了山西摩托车市场,特别是嘉陵摩托车市场的一派好风光!  相似文献   

8.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当记者为走访摩托车市场踏上三晋大地的时候。这首旋律优美、脍炙人口的山西民歌就萦绕在耳旁,一种亲切之情油然而生。记者不但看见了漫漫青纱帐,一派丰收景象;乌金滚滚流,好个蓬勃兴旺;更看到了山西摩托车市场,特别是嘉陵摩托车市场的一派好风光!  相似文献   

9.
白木 《驾驶园》2002,(2):36
长期以来,包括汽车、摩托车在内的运输工具,均以活塞式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但近几年来有两个方面的发展倾向:一个是电动摩托车;二是燃气轮机摩托车.这两种摩托车的最大特点就是有利于环保,迎合了人类的环保需求.不足之处就是技术条件尚不成熟,离普及那一天还有一定距离.但无论如何,人类已经看到了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10.
《摩托车》2014,(7):36-42
<正>"风情"的书面意思是指人的仪表举止,多指女性。而"风情千万种"现在大多说的是女性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面貌,使人百看不厌的意思。在人们传统的观念里,女性和驾驶、机械这些名词是"八竿子打不着",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接触并爱上了汽车、摩托车这些冰冷的机器。尤其是摩托车,当代表了柔美、内敛的女性,与硬朗、张扬外露的摩托车相结合,带给人们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  相似文献   

11.
北京的威风堂,玩摩托车的北京人或褒或贬,但恐怕无人不知。从2001年5位创建者10来名车友到现在网上6万多固定会员,目前是北京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摩托车俱乐部。其经历的困难和付出的代价我们无需探求,我只想说的是,7年过去了,创建者们建立这个摩托车俱乐部的初衷没有变,这里仍然是广大车友心灵的乌托邦,仍然是可以任摩托车车友们自由呼吸、交流的纯净之地。他像磁石,吸引着有共同梦想和爱好的朋友;他像港湾,给执著、热爱着摩托车的人以温暖;他像良师益友,让广大车友在知识、经验上收益多多;所有威风堂的成员以此为精神上的家,也因是威风堂的一份子而骄傲不已。“威风堂只是个供和我们一样喜欢摩托车的车友们,相互交流摩托车知识、文化、生活态度的平台。我们作为管理团队只会为车友们服务,我们不会利用它做任何其他事情,也不会把它卖掉。只要够钱能租用网站服务器,我们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威风堂现在是一种心态,甚至是一种精神理念,它是大家的,所有车友的。威风堂还在,我就满足了。”这是威风堂的创始人之一王秋明的话。这种只为实现理想而不求回报的态度,是我欣赏的。我想,真正喜爱摩托车的人,在内心都会有着自己的梦想,并会不管不顾、执著的去追逐。正是这种不管不顾的拼命精神,让他们与众不同,让他们得到认可,让他们有着不可取代的魅力,让他们可以不经意间影响着他人。还有让我,非常想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2.
当摩托被赋予上一种精神,它就不再是一件单纯的产品,它将成为一种情感、一种文化。作为国产首款时尚实用型"轻跑",宗申炫风将事业与家庭、信念与梦想完美诠释,承载着不怕艰辛、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于是,炫风不再单单是一辆摩托车,它更是家人的期盼、幸福的载体以及对美好未来无限希冀……  相似文献   

13.
永远的骑士     
提起摩托车,我就劲头十足,犹如注入了兴奋剂,浑身热血沸腾.我的摩龄不长,只有10年.10年之前,它不属于我,我不曾注视过它;10年之后,它打动了我,我拥有了它.有的人骑摩托,只是把它当成交通工具,车骑得支离破碎、浑身尘土也不去擦洗它或者换个壳,对我来说这是不能容忍的;而有的人骑摩托车,是把它当成形影不离的兄弟,它不仅仅是单纯的交通工具,更是一种精神的伴侣,譬如我-一个摩托车骑士.  相似文献   

14.
眼下,都市里的人时兴出外游乐,以宣泄情感,放松自己,消除疲劳。而最受欢迎的游乐活动,当数驾纵沙滩车。一辆沙滩车,四个轮子,跑起来像汽车那样平稳、安全、舒适,操作像摩托车那样简便。只要你一坐上去,握住方向把,一使劲(油门在方向把上),"坐骑"便发出轰鸣,箭一般射出去,逢坡越坡,遇坎过坎,大有"跨高山如平地"之感,使你饱享飚车的刺激和乐趣。而且由于全身振动,又能  相似文献   

15.
正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我是摩托车行业队伍中的一名老兵,很高兴并衷心祝贺"纪念中国摩托车工业40年庆祝大会暨《中国摩托40年报告》首发仪式"在重庆隆重举行。中国摩托车工业发展这40年是光辉的40年,是中国摩托车人以不屈精神拼搏的40年,又是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取得累累硕果的40年。我们摩托车人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40年。纪念中国摩托车工业40年庆祝大会,既是中国摩托车工业精英们一次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盛会,又是中国摩托车工业步入新时代的重要会议,是中国摩托车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  相似文献   

16.
苗苗 《摩托车信息》2005,(12):44-47
现代的摩托车,选择是越来越多了,造型、风格、性能、种类……世界各地不同的摩托车品牌,为兴趣爱好各有不同的人们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以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驾驶方式,宣泄不同的感情和表达不同的人生态度,从而为整个世界增添无限风采和景致.  相似文献   

17.
在摩托车的世界里,我们必须瞻仰德系,因为它是摩托车的鼻祖和先驱,始终站在巅峰位置;我们必须喜爱美系,因为它是摩托车精神的诠释,自由、原始、叛逆;我们必须佩服日系,因为它实现了全世界更多人拥有了摩托车的梦想。  相似文献   

18.
HELLO,摩托     
雷虎 《摩托车》2011,(2):106-108
1885年,当德国人戈特利伯·戴姆勒将一台马达安装到一辆带框架的自行车上时,他怀揣的只有机械师的骄傲,他兴奋地用马达的谐音和它打招呼:hello,摩托。他没有想到,从此,摩托车会成为"男人的新装",他更没想到,摩托车会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在那些光影交错的摩托车题材电影中,摩托车以它张扬显摆的造型,风驰电掣的速度和激情奔放的品格。与爷儿们"车人合一",把男人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电影中摩托车只有两种用途:旅行和耍酷。一箭双雕,射中了男人爱流浪、爱闷骚的基因。因此,有摩托车的地方,就能嗅到飞扬的男性荷尔蒙。  相似文献   

19.
艾兆虎 《摩托车》2008,(2):46-49
好不容易买了一辆摩托车,实现了自己多年的买车愿望。很多人把第一辆车当心肝宝贝,买回来是擦了又擦,百般爱惜,但是完全不知道如何保养,如何磨合,更不知道如何使用摩托车才能少出故障。这些新车主连一点正确使用摩托车的基本常识都没有,根本不知道怎样用好第一辆车。  相似文献   

20.
《轿车情报》2008,(1):178-178
一个多世纪以来,哈雷戴维森摩托车以其卓越的性能和无法复制的视觉吸引力燃起了全世界摩托车爱好者的激情。活力、专注奉献和狂热激情是一百多年来每一位哈雷戴维森人的座右铭,正是这种精神,保证了哈雷戴维森的感召力跨越了无数个春夏秋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