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保护民族汽车工业,除了利用幼稚产业保护条款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即从现阶段起,规定所有出口商和国家的汽车,轿车进口限制总量,打击走私,建立“汽车进口专业口岸”采用“义务国产化率”和利用优惠手段实施保护,要有利于促进汽车零件工业趋向集中和发展,要重视发挥非贸易政策保护作用,增强外贸放汽车产业部门间的协作与协调。  相似文献   

2.
中国加入WTO后,汽车工业从产业结构,产品开发能力,产品价格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轿车工业起步晚,尚未形成经济规模,中国在加入WTO后的5-6年的时间内,轿车关税将由目前的80%-100%下降至25%左右,轿车工业乃至整个汽车工业都将面临外国汽车大量涌入中国的巨大压力,汽车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我们要积极采取对策和措施,促使汽车工业尽快发展壮大,要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解决目前汽车工业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前景越来越受到人闪的关注。作为中国大型国有汽车工业集团的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要充分认识进入WTO后的优热和劣势,发挥“优势”、消除“劣势”,利用“机会”,避开“威胁”,采取转变思想观念,加强集团自身建设,加强与国内各大汽车企业集团的战略协作与交流等措施,以尺快缩小与跨国集团的巨大差距,为更好地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4.
刚才听了黄市长的报告,对重庆汽车工业存在的差距,预定了一个发展目标,特别是报告了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我作为一个汽车工作者,听后感到非常不俗。为此我想把我的报告题目做一下调整,不是只讲汽车后市场,而是讲汽车大市场。  相似文献   

5.
杜红兵 《长安科技》1998,4(2):42-45
本文首先介绍了世界汽车工业新发展动态;其次分析了汽车新材料如:高强度钢、铝材、塑料、功能材料、智能材料等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最后指出了为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我国汽车材料工业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美国PNGV项目看汽车电子技术对21世纪汽车工业的重要影响,通过实例分析了汽车电子业的现状和走势以及其中的关键技术和挑战。提出在中国加入WTO后,针对未来技术应该采取的重要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加入WTO后要面对高科技,新经济和全球化的挑战。发展我国汽车工业应采取“三重联动”创新对策,即通过“市场与技术的联动”,“跨国产学研的联动”及“机制创新,组织创新与管理创新的联动”,来促进我国汽车工业与汽车工业先进国家在科技上进行更广泛,深入和有效地合作,从而不断提高我国汽车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汽车工业尽快融入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从美国PNGV项目看汽车电子对下个世纪汽车工业的重要影响。通过实例分析了汽车电子业的现状和走势以及其中的关键技术和挑战。提出在中国加入WTO后,针对未来汽车技术走向应该采取的重要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加入WTO以后,必将面对发达国家要求承诺关税和非关税减让的巨大冲击,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产业之中就有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以现有的实力根本无法抗衡,因此,国家应采取政策措施,企业应采取技术措施应对WTO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谈汽车电子在中国加入WTO后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国PNGV项目看汽车电子对21世纪汽车工业的重要影响。通过实例分析了汽车电子技术的现状和走势以及其中的关键技术和挑战。提出在中国加入WTO后,针对末来汽车技术走向应该采取的重要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汽车工业迎接入世对策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是机遇,更是挑战,日本、韩国和印度在加入关贸总协定时,均对本国汽车工业进行了各种关税、非关税的保护,并对本国汽车工业给予政策支撑,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的失败的教训,值得我国汽车工业借鉴,我国入世在即,3要取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对汽车工业进行必要的扶持和适度保护是必要的,既包括关税保护,也包括采取与关税手段相配合的对外资进入规模与方式进行限制等措施的非关税保护。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上海汽车工业现状,并与国外汽车工业作了对比,技术成熟度接近于零,综合贸易特化系统接近于-0.8,车型单一,因此,上海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差;面对“复关”形势,本文分析预测了“复关”对上海汽车工业的正负效应,并按关贸总协定的有关条款要求提出61种汽车产品拟作为幼稚工业保护产品;回顾了上海汽车工业在“复关”的对策研究状况和存在困难,最后提出了迎接“复关”的相应对策措施,包括自主开发能力,相关工  相似文献   

13.
入世后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后,“幼稚”的汽车工业必然受到汽车跨国公司的冲击,与整车生产企业相比,汽车零部件企业存在厂家多,生产规模小、零部件产品通用性差,市场集中度不高,企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为了面对入世后的挑战,本文从关税、反倾销、知识产权等方面,分析并提出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发展我国汽车工业中,如何防止各地一哄而起,争相生产汽车与汽车零部件的盲目发展局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决策者们。尽管采取了一些措施,但还没有从根本上遏制这种局面的形成。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往往容易形成各地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世界上潜力最大的汽车市场,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纷纷在华投资。德国采取投资方式进入中国,其在在华投资战略上暂时处于优势。美国汽车工业1995年才开始与我国建立合作关系,但有善于进行战略性行动和采取技术领先战略等特点。日本汽车工业由于以掌握能满足中方需求的技术自恃等原因,在华投资所处地位暂显落后,在国际竞争中错过了“双赢”机会。在世界汽车工业越来越看好中国汽车市场和国外汽车产业界在中国市场的竞争还将加剧的大背景下,我国应本着“为我所用”的原则,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入世”前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当前我国汽车工业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入世”给我国汽车工业带来的机遇及面临的新挑战。最后展望了“入世”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日韩两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刚 《世界汽车》2001,(9):12-14
1日本汽车工业发展模式 1.1日本采取严格的措施保护本国汽车业 日本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保护与扶持,这种保护主要体现为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及国内税收政策.日本1955年就加入了关贸总协定,但它对汽车工业,主要是小型车的关税保护一直到1978年才完全取消.  相似文献   

18.
李颀 《湖北汽车》1996,(3):18-24
本文介绍了关贸总协定和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复关”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并提出了在“复关”后对汽车工业进行保护和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韩国汽车工业中长期发展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将汽车工业建成主导国家经济的核心产业,实现到2000年汽车年产量达320万辆,成为世界第五大汽车生产国,韩国制订了“汽车工业中长期发展计划”。为保证核计划的顺利实施,制订了从人员,场地,资金,技术,零部件基础及政策等各项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全国范围内空前的“汽车热”造成汽车工业“散乱差”的局面,并分析了其原因。论述了治理“散乱差”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