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汽车车身柔性装焊生产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威春 《汽车技术》1997,(12):21-24
阐述了建立汽车车身柔性生产线的必要性,指出了车身装焊生产线是汽车车身柔性生产的关键,从工艺设备、工装夹具、机械化输送及自动控制几个方面控制实现柔性汽车装焊生产线的措施。分析了柔性装焊生产线-车身生产发展的趋势,论证了计算机是实现柔性自动控制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汽车车身无实物模型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探讨了汽车车身的无实物模型设计方法,阐述了其所需的关键技术--自顶向下装配方法、主模型概念、激光快速成型方法和数控加工方法,并对汽车车身仿形法和传统设计方法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3.
为 与欧洲安全标准中有关车 辆正面、侧面碰撞后确保驾 驶员与乘客安全的规则同步,日本计划从1998年10月全面实施汽车安全车身措施。 丰田公司自参与政府先进安全汽车(ASV)的安全技术开发计划以来,始终将研究与开发的重点放在安全车身制造技术上。在为保证车身达到世界最高水平的安全性能方面,丰田作出了为其它公司所望尘莫及的成绩。丰田特别将这种最新车身  相似文献   

4.
驾驶员的视野直接影响汽车的使用和安全,而视野与车身设计结构密切相关。对汽车进行车身设计及总布置时,不仅要考虑造型美观,而且还应保证驾驶员的视野符合法规要求。文章以一新型汽车的驾驶员视野为校核对象,结合车身设计与布置情况,依据相关法规和标准,介绍了汽车驾驶员前、后方视野的校核方法,从理论上验证了新设计车身与布置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正>近来,伴随国家修订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标准的出台,一个在汽车制造厂商和交通安全管理机关之间长期存在"争议"的话题——车身反光标识的安全价值和标准参照,再次引起关注。甚至在行业内,出现了"车身反光标识无用"、"应该参照欧洲标准取消车身反光标识"这种误读国际标准、违背安全研究结论的声音。本文为大家提供一些基本的技术资讯,从车身反光标识的安全价值,车身反光标识的国际标准,以及车身反光标识的材  相似文献   

6.
ISO 26262标准是针对汽车领域的电子电器部件开发提出的要求,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汽车电子品的功能安全,而最新版本ISO 26262把商用车纳入标准范围内。基于ISO 26262标准,对商用车车身电控系统在设计之初进行功能安全设计,能够确保车身电控系统满足整车产品要求和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7.
赵哲 《汽车技术》1995,(5):1-10
根据汽车车身薄壁件的功能要求,提出了车身薄壁件采用形位公差的必要性,并指出了现行形位公差用于车身设计时所存在的问题。在对现行形位公差标准进行适当的补充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比较切合实际和较为完善的汽车车身薄壁件形位公差体系,并在南京汽车制造厂得到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车安全论坛暨汽车产品3C认证研讨会近日在西安召开。本次研讨会围绕国家强制性认证标准和认证工作的有效性展开讨论,提出了关于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等。研讨会旨在推动“汽车行驶记录仪”、“车身反光标识”等涉及汽车安全的国家强制性标准措施的执行。  相似文献   

9.
汽车磁撞模型是在白车身的有限元模糊的基础上建立的,利用国际上最是模拟分析软件PAM-CRASH对其进行分析处理,本文介绍了PAM-CRASH软件的前后处理功能,以及利用PAM-CRASH软件进行白车身的碰撞模拟过程和结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安全车身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出发,利用混合罚函数方法,实现了汽车前部纵向力学特性的优化设计,为安全车身的研制奠定了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被动安全技术和ESP的集成 2006年汽车乘员在车祸中致死伤的可能性仅是1970年的1/10。这主要归功于被动安全系统的研发。 目前,被动安全系统的车身结构、约束系统和乘员保护系统三个领域发挥了很大作用。在一次车祸中,现代汽车车身通过车身变形吸收巨大冲撞力来保护乘员。  相似文献   

12.
在汽车撞车事故中如何保障乘员的生命安全,是车身设计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各种碰撞安全法规中涉及到车身方面的重要技术要求、碰撞试验及汽车结构设计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防碰撞的一般车身结构设计概念,并介绍了几种防碰撞的车身结构实例。  相似文献   

13.
探讨汽车车身结构对汽车被动安全性能的影响。首先,介绍了被动安全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了车身结构在汽车安全中的关键作用。其次,详细讨论了不同车身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技术,并分析其对碰撞安全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车身结构,包括车身刚度、抗侧翻能力和能量吸收能力等在保护驾乘人员和减少事故伤害中发挥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未来车身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以及面临的挑战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QC/T900-1997《汽车整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的内容,制定原则及《汽车定型试验规程的补充规定-1997》的要点;说明这些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对客车厂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镀层附着性优良的Zn-Cr-C合金镀层钢板的制造方法,此种镀层钢板作为防锈钢板适用于汽车车身等使用 。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通常的汽车零部件质量评定方法是把图纸的要求作为最终零部件质量评价的依据,零部件经加工后只要保证其尺寸在相应的公差范围内即为合格,亦即达到了设计要求。但车身零部件是复杂曲面,由于车身零件在冲压后有回弹,因此车身零件的设计公差也相应较大。所以车身零部件质量评估标准不一定完全根据图纸上的要求,还要根据配合、功能和外观来决定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7.
EV—6580电动汽车车身—车架的有限元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LGOR FFEAS,对EV-6580电动轻型客车的车身和车架进行了结构分析计算,证明了电动汽车车身及车架手车量化潜力,本文还对电动汽车与普通汽车的车架地对比分析及对电动汽车车身的承载方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受益于沃尔沃汽车公司顶尖的安全技术,福特500(Ford Five Hundred),有望获得最高碰撞测试评级,正面碰撞性能将满足修正后的“联邦汽车安全标准208”,它结合了福特领先的气囊技术和结构特征,后者受沃尔沃启发的多方位吸收碰撞能量的车架和车身结构平台设计提供了强大的刚度,同时在碰撞区域加入了相对柔和的吸能折皱区。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功能安全标准及“软件定义汽车”背景下汽车电子软件快速迭代及高质量的需求,以车身控制器安全警示系统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ECU Silver平台的汽车电子软件测试方法,包括软件单元测试方法及分步式软件集成测试的测试方法;满足汽车电子软件白盒测试的同时,对如何在PC环境下开展应用层软件与底层软件的分步集成测试提供了解决方案,避免了台架或控制器硬件资源等对测试工作的限制,推动了测试前移,提高了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20.
车身防雨密封性检测与喷淋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交通部行业标准JT/T198-95《汽车技术等级评定标准》的规定,检测防雨密封性是15个关键项目之一。重点介绍了人工淋雨试验时配备的防雨密封性检测设备-喷淋装置的设计与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