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护自然生态是我国经济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然而,与自然生态相对应的文化生态不仅关系到一系列的文化问题、社会问题,而且是人类全面健康、长久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生态包括有形的文化资产和无形的文化资源,涉及到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文化生态可以充实旅游内容,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对民间手工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发掘和再利用也是旅游资产开发和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一种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其保护与传承有效的手段是旅游的开发。邢台市有悠久的历史,还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是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旅游的开发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果对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自然风光旅游资源相结合进行合理开发,不但可以丰富旅游业,还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旅游产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文化与生态是旅游产业两大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有着其特有的文明传承功能、政治教育功能和经济价值功能。在旅游产业中积极开发与合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有利于提升当地经济效益,而且对地方旅游产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2015年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明确了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性,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又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进行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势在必行,郑州可依托自身资源进行各类文化开发,通过加大文化旅游产业投入、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坚持文化植入旅游、加强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保护等途径来打造郑州市文化旅游产业精品,为河南省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张玉蓉  宋波  樊信友 《公路》2021,(3):249-253
随着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和全域旅游的推进,交旅融合、文旅融合不断深入。旅游廊道作为满足旅游体验需求的线性空间,将交通网络与沿线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等有机融合,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川藏公路沿线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川藏公路生态与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具有交通、生态、游憩、文化、教育等复合功能,应当注重旅游空间的整体规划布局。综合考虑景观生态学和旅游规划学等相关理论,将生态性、通达性、安全性、美观性等有机统一,系统分析旅游廊道的绿地生态体系、空间结构体系和交通通达体系,构建一体化空间体系,以期加强旅游廊道生态保护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忽视游客体验与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是造成中国旅游景区经营失败的根源。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景区既要为游客创造快乐体验,又要保护地方资源与环境,同时促进社区长期发展。快乐的游客体验是由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构成的,要塑造快乐的游客体验,景区应根据产品差异性、参与性与挑战性原则配置旅游产品与服务。同时,在开发与经营过程中保持生态与文化的多样性,促进社区的发展。本文就这些问题做出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历史名人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历史名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开发利用价值很大。本文分析了历史名人与河南旅游的关系,论述了河南历史名人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原因,提出了对河南历史名人旅游开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历史名人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历史名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开发利用价值很大。本文分析了历史名人与河南旅游的关系,论述了河南历史名人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原因,提出了对河南历史名人旅游开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旅游纪念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是旅游风景区独特文化的载体,具有文化含量高、工艺性强、有纪念意义等特点,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指出乐山纪念品在开发、制作、销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乐山旅游资源和客源的基础上,对促进乐山旅游纪念品的发展提出具体的开发和销售策略。  相似文献   

10.
旅游景区发展的基础是景区的特色旅游资源。苏州周庄具有典型的水乡特色,又具有独特的文化神韵,双桥、沈厅等建筑、万三蹄膀、阿婆茶等餐饮、逸飞油画等文化艺术构成了周庄丰富的立体的特色旅游资源。保护这些特色旅游资源应该注重景区规划、管理、建筑物修缮、文化内涵挖掘、商业价值开发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黄河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板块旅游公路的建设对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开发旅游资源、挖掘民族文化、丰富国民精神需求均具有积极意义。针对黄河板块旅游公路的特殊性,从选线、慢行系统、沿河景观、沿河路基等方面分析设计要点,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黄河板块旅游公路设计过程和思路;同时,针对黄河旅游公路建设中重难点如沿河路基设计、高路堤稳定性等问题进行重点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2.
肖传亮 《中国电动车》2007,(11):233-234
发达地区城镇化过程正以前所没有的速度在进行,这为本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大力发旅游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条件,但也给当地旅游资源的保护带来一定的难度。发达地区要采取切实措施,坚决保护现存的旅游资源,要积极、主动地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不断增加本地旅游资源的总量,进而使本地旅游产业能随着本地城镇化过程的加速而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公路》2015,(9)
作为拥有自然与人文旅游价值的公路,风景道集交通、生态、游憩和保护等复合功能于一体,在西方经过百余年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构建国家风景道体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旅游行业提档升级的亮点工程和交通行业转型发展的良好着力点。风景道的建设内容应包括资源保护工程、立体景观营造、观景游憩设施、综合服务设施、旅行服务资讯等5个方面。构建国家风景道体系,应当尽快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明确发展目标和内容、出台规划布局,并进一步完善部门间交流合作、全域旅游、本地参与及学术研究等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公路》2019,(11)
根据海南省文昌市滨海一带不同区域旅游资源特征,实验性地采用叙事策略对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文昌段进行规划设计,赋予不同路段特色故事主题,进行相应景观及旅游产品设计,以此突出地域文化及自然景观特征,对城市与自然肌理实现更好的保护,构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同时,破除旅游组团的交通分隔,提高全域旅游可达性,满足城市发展和旅游建设的双重需求。以旅游产品化视角,传达公路设计理念,从设计公路到创造产品。利用工程、艺术、经济、生态等多种思维方式,将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文昌段建设为交通、旅游、文化、景观多功能复合的线性廊道空间。  相似文献   

15.
河道生态空间是物质、人文景观资源较为丰富的开敞空间,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背景下,河道生态空间的片段化问题亟待解决。文章选取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镇永定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永定河生态空间现状及问题,基于“织补”理念,对河道生态空间修复进行研究,以建设兼顾文化、生态、游憩、防洪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生态绿色廊道——绿道为“织补”手段,恢复河道自然生态,串联河道空间斑块,打造蓝绿交融生态格局,重焕河道两岸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6.
韦理梅 《中国电动车》2013,(10):110-112
饮食文化作为重要的旅游产品,在旅游产品开发中,虽然进行得比较早,但长期以来扮演的只是旅游产品中的配角而已,要把饮食文化产品做成一个主题突出的文化旅游产品,是近年来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桂林主要饮食文化产品的概况入手,分析了桂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度挖掘饮食产品文化内涵、突出桂林地方饮食特色以及加强宣传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部是个极具开发潜力的地方,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这也是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国家当前把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基地建设、生态保护与开发、旅游等作为开发西部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建设国道主干线、铁路和航空等,同时投资上千万元用于  相似文献   

18.
文化旅游是21世纪增长最快的旅游项目,也是21世纪中国旅游的发展方向。丹江口官山镇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官山镇文化旅游资源几乎处于原始未开发状态。通过对官山镇实地考察,并对其发展文化旅游的各种现实条件进行分析,试图在新的旅游市场环境下探讨该地发展文化旅游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自驾游发展迅速的特点,首次提出了新时代旅游公路建设的新理念,即由传统强调交通功能的"旅游公路",转变为强调游览功能的"公路旅游";结合环长白山旅游公路工程实践,首次系统研究并提出了基于"保护自然生态、利用自然风景、展现地域文化"的观景台选址、设计、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0.
《时代汽车》2014,(1):89
湖北神武天滋野生葡萄酒业有限公司集野生资源开发、生态农业建设、酒庄观光旅游为一体,主要研发、生产野生葡萄酒、生态文化葡萄酒高端系列产品,在国内首家通过有机产品及AA级绿色产品认证,是我国唯一以打造"生态文化"为核心品牌的专业化葡萄酒企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产学研合作单位,湖北林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公司依托秦巴山脉20万亩野生葡萄保护开发区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图圈优势资源,现已发展3000亩山葡萄培植示范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