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DVS1612-2014和EN15085-3:2007标准,研究轨道车辆复杂承载部件焊接接头的应力因子.首先,基于德国标准DVS1612-2014,提出计算应力因子的方法,并以箱型梁结构的疲劳问题为例,研究焊接接头应力因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评估位置距离焊缝越近,应力因子越大;应力集中区域的单元尺寸越小,应力因子...  相似文献   

2.
由于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车辆结构特点,目前动车组及地铁列车采用的疲劳计算方法较难应用于低地板车辆疲劳分析.通过对某市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实际运营工况进行分析,结合标准EN12663:2014及标准VDV152,总结了适用于低地板有轨电车疲劳分析工况,并采用德国标准DVS1612:2014对其进行疲劳性能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有轨电车焊缝区域最大利用系数为0.969,母材最大利用系数为0.895,疲劳性能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证设计的转向架焊接构架的安全可靠性,运用EN13749-1999标准对CRH3型拖车转向架焊接构架进行静强度评定和疲劳强度计算,采用BS方法对焊接构架进行有效的疲劳评估,分析计算结果表明CRH3型动车组拖车转向架焊接构架强度和疲劳寿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传统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评价方法评估精度不足,为准确评估其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基于线性累积损伤理论,探讨了结构应力法、切口应力法用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焊缝疲劳性能评估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以典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为研究对象,采用足尺模型试验和仿真分析,并结合已有试验数据对上述评估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与结构应力法相比,采用切口应力法或传统名义应力法评价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性能时,评价结果的离散性大;采用结构应力法(离散度为3倍标准差的主S-N曲线时)更准确,适用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焊接接头疲劳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5.
公路桥梁疲劳寿命的准确评估,对于车辆行驶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S-N曲线的公路混凝土桥梁疲劳寿命安全评估方法。利用混凝土外荷载与疲劳寿命间的关系,建立S-N评估曲线,进而确定桥梁混凝土的临界裂纹尺寸,在此基础上,对其安全裂纹拓展尺寸进行计算,实现公路桥梁疲劳寿命的准确评估。通过实验论证分析的方式,确定基于S-N曲线评估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预测公路混凝土桥梁的疲劳使用寿命,较弹性力学评估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焊接转向架结构可靠性疲劳寿命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209型焊接转向架构架为研究对象,根据概率统计理论及及疲劳损伤原理,建立了结构在随机载荷谱作用下可靠性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利用实测整理的程序载荷谱和焊接接头疲劳试验数据,对该构架进行了实例计算,并将恒幅载荷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7.
对铁路车辆转向架构架常用疲劳寿命评估方法 AAR/IIW/BS/ASME标准进行了方法原理和焊接接头S-N曲线参数研究,分别给出了不同评估方法的算法原理和工程技术应用路线过程.利用这四种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对工程实例某型转向架构架逐一进行了疲劳寿命计算.结果显示:BS标准算出损伤值均超过1是不符合实际的,AAR标准计算损伤值太小也与实际不符,IIW标准和ASME标准计算结果适中,但IIW标准计算结果离散度为47.92%偏大,ASME标准计算结果离散度为1.88%.即可以得出ASME标准比IIW、BS、AAR标准计算结果与疲劳试验结果更接近且一致性更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50年前,疲劳设计在美国人看来并非是一个很严重的桥梁性能问题.疲劳设计运用了限制最大应力的概念,即假定疲劳极限发生在2×106次循环荷载时,利用最小应力与最大应力的比R,限制各点的最大应力.根据道路类型与每日平均车流量,采用型号为HS-20的设计车来测定特定周期.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发现钢结构桥梁中存在疲...  相似文献   

9.
焊接结构疲劳损伤的实时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声发射技术监测了焊接梁疲劳试验的过程,准确地监测到了焊缝和应力集中部位处的裂纹萌生及扩展。根据累积声发射振铃计数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定义了焊接梁损伤的三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描述材料疲劳累积损伤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焊接结构疲劳寿命预测的的两个必要条件、基本内容和方法.基于铁路工厂广泛使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的二次开发功能及编程工具,将国际上著名的焊接结构疲劳评估标准的相关内容,以数据库的形式,嵌入有限元分析软件,与应力文件集成,成功地扩展了原有软件的功能.最后以某客车转向架焊接构架为例,验证了该模块.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焊接结构疲劳寿命预测的的两个必要条件、基本内容和方法.基于铁路工厂广泛使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的二次开发功能及编程工具,将国际上著名的焊接结构疲劳评估标准的相关内容,以数据库的形式,嵌入有限元分析软件,与应力文件集成,成功地扩展了原有软件的功能.最后以某客车转向架焊接构架为例,验证了该模块.  相似文献   

12.
以弹塑性断裂理论为基础,利用EPR I工程方法计算ΔJ,拟合出16Mn钢的疲劳裂纹扩展率公式,并推导出含裂纹结构剩余疲劳寿命评估的循环J积分工程计算公式,为含裂纹结构在塑性应变条件下剩余疲劳寿命评估提供一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有限元法对牵引电机机座进行静强度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美国ASME标准中采用的等效结构应力法对牵引电机机座的主焊缝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分析计算了该机座8条主焊缝的应力集中和疲劳寿命.计算结果表明:静强度结果满足没计要求,并且牵引电机机座的主焊缝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4.
由于交通量以及车载总重的不断增加,大跨径斜拉桥钢箱梁出现疲劳破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桥梁的寿命和运营安全。回顾国内外大跨径斜拉桥钢箱梁疲劳研究现状,以天津海河大桥为例,总结大跨径斜拉桥钢箱梁疲劳破坏的形式,并分析大跨径斜拉桥钢箱梁产生疲劳破坏的原因,通过采用S-N曲线法和损伤容限法对大跨径斜拉桥钢箱梁疲劳破坏问题进行评估,最后归纳大跨径斜拉桥钢箱梁疲劳破坏的加固与修复技术,这些加固方法有助于改善大跨径斜拉桥钢箱梁疲劳破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动车组沙箱焊接部位的疲劳寿命,根据沙箱的结构建立有限元模型,加载三种疲劳载荷工况,选取主要焊缝,运用ASME标准中的主S-N曲线法和参照BS标准的名义应力法分别计算所选焊缝的应力和累积损伤比,通过计算结果证明沙箱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改变焊缝单元的大小,对比不同尺寸单元下两种算法的计算结果,证明主S-N曲线法对焊接结构进行疲劳评估的时候不受有限元网格大小的影响,比名义应力法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6.
利用英国标准和有限元分析技术,研究设计阶段碳钢客车车体焊接结构的疲劳寿命预测问题.归纳与总结BS7608:2014和BS EN-1993-1-9:2005标准中钢结构焊接接头S-N曲线的特点;在分析某碳钢客车车体焊接结构与承载特点的基础上,建立车体有限元分析模型;在EN 12663-1:2010标准中的疲劳载荷作用下,分别利用上述两个标准提供的基于名义应力标定的疲劳性能参数,以及评估部位数值分析结果的主应力方向,对车体结构进行疲劳寿命评估;基于BS标准的车体评估部位的累积损伤值均大于基于EN标准的,并且两标准的最大累积损伤均小于1;由于应力拾取位置对车体累积损伤值有很大影响,建议尽可能细化含有焊接接头的应力集中区域的单元,以便拾取到应力梯度近似为零的名义应力.  相似文献   

17.
以Didik方法的雨流循环计数应力范围概率密度函数为依据,考虑长寿命区的S-N曲线,利用不完全Γ函数建立了一种宽带随机载荷谱下结构疲劳寿命计算的解析解法,为用频域法计算结构在宽带随机载荷谱下疲劳寿命提供了一种快捷方法。  相似文献   

18.
车体是地铁车辆的重要承载部件,针对全尺寸车体疲劳试验综合难度高的问题,基于端部底架子模型包含了牵枕缓等在车体中受力最严苛结构的特点,提出采用端部底架子模型代替全尺寸车体进行疲劳试验的方法;建立了端部底架子模型和全尺寸车体的有限元模型,并参照EN 12663标准所确定的疲劳载荷,通过设置合理的边界条件使得端部底架子模型与全尺寸车体关键位置应力分布一致;将试验测得端部底架关键位置的应力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进而采用名义应力法和Eurocode 9标准规定的疲劳寿命-应力(S-N)曲线对车体和底架焊缝部位进行了疲劳损伤计算. 结果表明:端部底架3个最大损伤位置与全尺寸车体一致,并且同一位置处端部底架的损伤值均大于车体损伤值,因此采用子模型法评估全尺寸车体的疲劳寿命易于获得相对保守的结果,针对地铁车体采用子模型法进行疲劳寿命评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铁路重载货车疲劳设计的被动局面,基于美国ARR标准,以数学手段提出了结构设计反求技术.不同于传统的静强度下的应力设计,它是根据疲劳寿命要求反求出以动载荷标定的设计应力,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寿命设计.取ARR标准中一个典型案例进行设计反求,证明了所提出反求设计的数学模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铁路重载货车疲劳设计的被动局面,基于美国ARR标准,以数学手段提出了结构设计反求技术.不同于传统的静强度下的应力设计,它是根据疲劳寿命要求反求出以动载荷标定的设计应力,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寿命设计.取ARR标准中一个典型案例进行设计反求,证明了所提出反求设计的数学模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