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各州公路及运输工作者协会(AASHTO的方法是以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在渥太华、伊利诺伊州进行的AASHO道路试验所得到的大量试验成果为基础的。1961年第一次出版了暂行指南,后来经多次修订,于1986年出版了现版设计指南。AASHO道路试验所得到的经验性方程,在现行指南中仍作为基本模型。但是由于初始的方程是在试验路当地特定的气候条件下,针对某种特定路面材料和地基士推导出来的。所以经20多年来工程实践,多次进行修订,现行指南已能运用于美国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2.
美国州公路与运输工作者协会(AASHTO)在AASHO试验路的基础上,以现时耐用性指数(PSI)作为衡量路面使用性能的指标,制定了AASHTO路面结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道路通行能力研究概况 道路通行能力研究始于美国,从20世纪40年代起,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开始了道路通行能力的研究。1944年,美国运输研究委员会(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简称TRB)以诺曼(0.K.Normann)为首成立了道路通行能力研究小组,在美国公路上进行了广泛的观测,获得了大量数据。  相似文献   

4.
交通标志的作用 交通标志是道路使用的说明书,驾驶员的行车指南.公路交通标志属于交通安全设施,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的作用是用特定的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道路使用者传递特定的信息,通过交通标志的引导,以引起道路使用者的注意,并使其具有足够的发现、认读和反应时间,确保交通畅通和行车安全,它在现代道路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版国标的发布及其特点 我国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于1986年首次发布,1 999年进行第一次修订,即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5768-1999),1999年6月1日实施.  相似文献   

5.
书讯     
《城市交通》2006,4(4):69-69
《交通信号控制指南——德国现行规范(RiLSA)》于2006年5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德国道路与交通工程研究学会编,李克平译,杨佩昆、杨晓光、缪立新审。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是影响城市交通流运行质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从交通工程学诞生开始,交通流的信号控制就一直是  相似文献   

6.
50年前,疲劳设计在美国人看来并非是一个很严重的桥梁性能问题.疲劳设计运用了限制最大应力的概念,即假定疲劳极限发生在2×106次循环荷载时,利用最小应力与最大应力的比R,限制各点的最大应力.根据道路类型与每日平均车流量,采用型号为HS-20的设计车来测定特定周期.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发现钢结构桥梁中存在疲...  相似文献   

7.
引言道路模拟试验是20世纪年60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室内试验技术,随着现代控制理论、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在道路模拟试验已成为交通部门汽车试验的一项主要试验项目,通过道路模拟试验可以在试验室内再现汽车的主要部件甚至整车在道路行驶的运行工况,研究车辆对道路不平度激励的响应及其耐久性,,道路模拟试验在车辆的平顺性检测,零部件可靠性与耐久性的研究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末,智能控制在工业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智能柴油机的概念也应运而生。1993年,MAN-B&W公司在试验机上进行了运转,1998年,首台智能柴油机在挪威的  相似文献   

9.
文中介绍了道路交通事故分析对于研究汽车碰撞试验的实施框架和技术路线,并借鉴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相关技术方法,阐述应该如何基于道路交通事故来完善现行的汽车碰撞试验形式.通过道路交通事故分析,一方面可以验证我国现行汽车碰撞试验体系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能够优化现行汽车碰撞试验体系中的试验形式及指标.  相似文献   

10.
110国道复线工程(北京段)避险车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险车道最早起源于美国,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失控车辆经常冲出道路停在路边废料堆上,或者冲到山上用于运滚木的旧路上,由此道路工程技术人员受到启发,第一条避险车道在美国加利福利亚诞生。美国避险车道数量发展很快,按1990年的统计数字——27个州使用避险车道,数量达170条。  相似文献   

11.
道路疲劳试验的内容之一,就是用车辆在被测路基上进行反复多次的碾压,并将碾压的次数,作为综合分析被测路基的一个重要参数.道路疲劳试验常见的计数方法,多采用人工计数或用机械传动控制点动开关的电子计数.本文在分析了上述两种计数方式存在的弊病后,提出了一种原理先进、性能优越的非接触式计数器,经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道路疲劳试验的内容之一,就是用车辆在被测路基上进行反复多次的碾压,并将碾压的次数,作为综合分析被测路基的一个重要参数.道路疲劳试验常见的计数方法,多采用人工计数或用机械传动控制点动开关的电子计数.本文在分析了上述两种计数方式存在的弊病后,提出了一种原理先进、性能优越的非接触式计数器,经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避险车道最早起源于美国,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失控车辆经常冲出道路停在路边废料堆上,或冲到山上用于运滚木的旧路上,由此,道路工程技术人员受到启发,第一条避险车道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州诞生。美国避险车道数量发展很快,按1990年的统计数字——27个州使用避险车道,数量达170条。  相似文献   

14.
修订后的《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于2005年10月28日在市十二届人大第二十三次会议上通过。这是从1996年1月26日颁布《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以来所作出的重要修订。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初,多位美国和加拿大专家不断研究改良力求找寻一种更环保、效果更显着、施工更便捷的道路预防性养护技术.为此,不破坏原路面构造的预防性沥青道路再生密封剂——[沥再生](R)正式面世.中怡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从2000年开始将这项革命性的沥青再生处治技术引进中国并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常张高速公路是常德至世界风景名胜张家界的一条"旅游、生态"之路,是交通部规划的国家重点干线泉州至毕节公路中常德至永顺支线的组成部分,是湖南省30年公路网规划中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6.
2018年6月,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布了《江苏省海绵型道路建设与运行维护指南》,并在全省城建系统内推行。指南以问题为导向,全面考虑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并兼顾不同气象水文条件和地区的投资公平性,提出了海绵型道路的建设目标与指标,用于指导江苏省的海绵型道路建设。对该建设目标与指标进行解读,有助于理解该指南,也可为江苏省外的海绵型道路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道路安全审计是对新建或现有道路、交通项目的交通事故隐患或安全绩效进行正规审核,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被各国道路主管部门所使用,成为一系列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保护道路使用者的工具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由独立的有资质的队伍完成评估,确保新建道路和交通项目实用、更加安全,达到预防  相似文献   

18.
沥青路面弯沉温度修正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锤式弯沉仪(FWD)在道路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相应的弯沉温度修正关系尚未建立.为此在某试验路段进行周期1 a的路面弯沉盆数据采集及相应沥青结构层温度监测,建立了基于FWD的沥青路面弯沉温度修正关系,并利用等效层理论及Bossinesq弯沉方程将其扩展到任意沥青厚度下的温度修正公式.通过与美国及我国依据梁式弯沉仪建立的温度修正公式比较发现,3种修正关系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美国道路建设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成型,到目前为止.相关速度管理研究领域也较全面,取得的一些成果已应用到实际道路管理中.鉴于目前我国的研究现状,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开展相关研究,为我国道路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液压制动软管为例,通过对GB16897—1997《制动软管》内容和使用情况的应用研究,结合现行国标与SAE J1401-2003《使用非石油基液压流体的道路车辆的液压制动软管组件》、FMVSSl06试验条件和方法的对比分析,提出了GB16897-1997《制动软管》存在的不足和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