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论述北京地区首次在地铁9号线丰台北路站应用装配式铺盖体系。从结构计算方法、荷载选取、方案设计、铺盖板的设计及试验和支撑体系计算等方面,系统阐述装配式铺盖体系的设计要点。实践表明,装配式铺盖法能够有效降低地铁施工对周边环境和交通的影响,临时路面效果理想,同时大部分构件能够重复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沈阳地铁九号线怒江公园站采用盖挖顺作的施工方法,其铺盖体系由单层式加强型六四军用梁和预制混凝土板构成,本文介绍了铺盖体系的构造,并运用Midas Civil软件验算军用梁的强度及刚度,从而确认了本方案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希望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沈阳地铁2号线地铁车辆总体布置和车辆的技术规格参数以及车体、转向架、牵引系统、制动系统、辅助电源系统、列车控制和诊断系统等主要部件,并对沈阳地铁2号线地铁车辆的主要技术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4.
自2003年开始,广州地铁先后在4号线、6号线、14号线和21号线采用了节段预制桥梁技术,从开始应用阶段的节段预制简支梁逐渐发展为连续刚构.为了更好地推动节段预制桥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发挥节段预制连续刚构的优势,对节段预制桥梁技术在广州地铁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总结;对节段预制简支梁和连续刚构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后者可以节省建设期总造价和运营期支座维养费用;提出了技术提升建议:标准段桥梁跨度尽可能统一、上下部结构全桥预制、体内体外预应力混合配束、可重复利用的临时预应力张拉台座、墩顶0号块预制架设和全桥无支架施工,可以进一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目前我国正处在地铁建设的一个高峰期,施工过程中对地面交通影响较大,矛盾突出;为解决好这一难题,探讨引进一种新的施工方法-装配式铺盖法,减少对地面交通的影响和环保施工.研究结论:采用装配式铺盖法施工能有效解决地铁工程建设与地面交通和环境存在的矛盾;将既有地下管线悬吊和采取保护措施,可以避免改、移管线带来的风险,节约投资和时间;通过铺盖板及临时支撑构件标准化的实施,可以推动地铁车站盖挖法设计的标准化,是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6.
铺盖法在城市地铁车站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广州地铁二号线江南西站工程,系统介绍了铺盖法的施工.采用铺盖法施工解决了日益繁忙的城市干线交通在地铁车站施工期间的交通瓶颈效应问题,做到了施工、交通两不误,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地铁列车安全运行,必须要求车辆具有很高的制动性能。主要分析车辆的快速制动性能。简要介绍沈阳地铁1号线车辆的制动系统,阐述制动性能试验和快速制动试验结果,并将沈阳地铁1号线车辆与麦加城轨车辆的相关参数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沈阳地铁1号线车辆制动距离超标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使其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8.
沈阳     
沈、港签约合营沈阳地铁1、2号线 2009年5月7日,沈阳市政府、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与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举行合资运营沈阳地铁1、2号线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9.
以武汉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为例,针对现浇式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在轨道设计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阐述了预制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的设计方案及设计施工特点。工程实施结果表明,相比现浇浮置板道床,预制浮置板道床在提高道床的施工效率、浮置板的质量和耐久性方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沈阳地铁1号线一期延伸线自开发区13号街至沈阳地铁1号线张士站。起点设在开发大路与13号街交口附近,线路一直沿开发大路路中敷设前行至张士站。全线设13号街、中央大街、7号街、4号街共4座车站。针对沈阳地铁1号线一期延伸线工程中央大街站道路横断面状况、道路规划以及周围地面建筑环境,结合车站埋深、结构形式及建筑布置等综合因素,对中央大街站车站建筑方案的设计思路、车站形式的选择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1.
结合沈阳地铁一号线沈阳站站暗挖段洞桩施工实例,对洞桩施工技术进行探讨,通过采用改良桩机和研发自动泥浆分离系统进行机械作业,并采取钢筋笼分节直螺纹连接,成功地完成了地铁车站洞桩施工。  相似文献   

12.
盾构法施二已成为开挖城市地铁隧道的主要工法。但盾构施工中,刀盘驱动扭矩过大,始终是制约施工进度的主要因素。从盾构机刀盘驱动系统、土仓内切削土体、泡沫系统、刀盘开口率、刀具选型等5个方面对盾构机刀盘驱动扭矩过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并在沈阳地铁一号线云沈区间盾构施工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沈阳地铁一号线无人自动折返的工程概况、需求分析、实现方案以及折返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盖挖逆作法施工地铁车站结构变形及其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车站施工工程为例,研究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时地铁车站结构变形的规律及其控制措施。采用Midas有限元计算软件对施工过程中车站结构变形进行模拟分析可知,在盖挖逆作施工过程中地层及结构动态力学响应可划分为5个卸载—加载过程。因此,基于变位分配原理,提出车站施工过程的分阶段控制方法。施工前,依据车站结构受力特点和破坏形式,通过模拟计算确定出各主要施工阶段车站结构差异沉降控制标准值,同时通过中桩静载及内力试验,保证结构自身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施工过程中,按照地层协调开挖、结构协调施作来优化施工工序,综合应用沉桩工艺控制与注浆加固等技术措施,利用信息化监测及反馈技术进行阶段性动态监控,实现车站结构变形的有效控制。实际监测结果表明,动物园车站在盖挖逆作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结构差异沉降均在控制值之内,保证了车站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按照信息安全技术标准的要求,分析目前已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在安全防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分析结果,建立沈阳地铁10号线信号系统的信息安全方案模型,并从技术和管理2个方面进行研究,使其满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盖挖顺作法在深圳地铁科学馆站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结合深圳地铁一号线科学馆站的设计 ,介绍盖挖顺作法在地铁车站施工中的应用。科学馆位于深圳市中心区深南中路上 ,该区环境优美、交通繁忙、商业发达、居民密集 ,地铁车站的施工对该区的影响极大。本站采用盖挖顺作法施工 ,在保证路面交通、施工安全、车站功能、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工期等方面均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 ,并且土建投资得到有效地控制。盖挖顺作法施工时对周边的环境影响小 ,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盖挖路面系应围绕路面车辆通行能力、施工工序以及临时路面结构受力体系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7.
节段预制拼装技术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已有较多应用,但尚未有成熟、系统的线路设计经验可供借鉴,针对该工法下的直线段最小线间距设计问题,结合广州地铁14号线工程开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节段拼装高架直线段最小线间距设计时除了考虑车辆设备限界、疏散平台宽度、安全间隙等控制因素外,还要与节段预制拼装工法相匹配,从压缩节段预制模板种类角度,合理选取直线段最小线间距,为以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深圳地铁3号线列车定位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深圳地铁3号线信号系统列车定位策略,并详细分析列车定位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叙述了列车定位过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参加天津地铁1号线ATP设计及北京地铁5号线ATP审核工作,详细介绍英国西屋轨道系统公司TBS系统目标距离模式下列车的移动权限的概念和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