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耕 《轿车情报》2014,(10):2-2
截止到写这篇卷首语的时候,发改委针对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开出的罚单总计15.4776亿元,涉及整车企业2家、经销商11家、日本零部件企业12家。而这个罚单肯定还会继续,因为反垄断调查并没有停止的迹象。  相似文献   

2.
发声     
《汽车科技》2014,(5):8-8
<正>"根本不会因为查那么几个案子,就把外商投资企业吓回去。"——近期外资企业密集被反垄断调查,中国欧盟商会公开指责中国反垄断调查"只针对外企"。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反垄断不存在排外的情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正在参与修改《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未来将更多地考虑经销商利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汽车品牌  相似文献   

3.
《时代汽车》2014,(12):34-37
NO.1汽车反垄断大幕拉开6月10日,商务部正式宣布将对国内汽车市场上潜在的垄断行为进行调查。此后的几个月间,汽车反垄断风暴席卷全国。8月13日,湖北武汉4家宝马经销商因存在垄断行为被罚合计162万元,成为今年我国对汽车领域开展反垄断调查以来开出的首张罚单。8月20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对日本住友等8家零部件企业价格垄断行为依法处罚约8.3亿元,对日本精工等4家轴承企业价格垄断行为依法处罚约4亿元,合计罚款约12.4亿元。该处罚成为我国反垄断部门迄今为止开出的最大罚单。  相似文献   

4.
<正>刚刚过去的7月和8月,中国汽车业掀起一股反垄断风波。此次反垄断调查涉及汽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以及经销商。整车方面,多家知名车企的亚太区负责人被发改委相关部门约谈;零部件方面,12家日资零部件企业因价格垄断而被开出罚单;经销商方面,对多个城市的品牌经销商进行调查。此次中国反垄断调查力度之大、影响之深远,引起热议。  相似文献   

5.
<正>请原谅我也随大流来说一说汽车行业的"反垄断"调查的事,毕竟这件事对很多消费者而言都非常重要,但他们现在基本上也都是一头雾水。过于详细的法律和规定就不在这里列举了,简而言之,本次国家发改委开展的针对汽车行业的"反垄断"调查,主要意图就是调查汽车厂家是否利用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强迫经销商接受他们的商品定价规则,并且限制经销商自行议价的权利,进而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在"反垄断"调查风潮刚起的时候,有一堆的专家跳出来说这属于行政干预,应该按照市场规律办,消费者不去买厂家自然就会降价。对此我实在很是无语,什么叫做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6.
微事件     
纵向价格垄断 江苏省物价局已掌握相关证据,奔驰汽车对下游售后市场的零部件价格以及维护保养价格进行控制,为典型的纵向价格垄断。数据显示,奔驰C级零整比高达1273%,相当于一辆奔驰车零部件能购买12辆整车。首张罚单 湖北物价局目前通报了武汉4家宝马4S店存在价格垄断,并对4家经销商给予行政处罚,罚款16267万元。这是今年汽车业反垄断调查以来,对经销企业开出的首张罚单。据了解,对汽车行业的反垄断调查已经持续了近三年,今年开始持续发酵。  相似文献   

7.
《汽车与配件》2014,(35):26-26
<正>"反垄断"无疑是近期汽车业内最热的话题。政府一系列"反垄断"调查、取消汽车品牌授权制度及放开零部件渠道的举措都显示出政府欲破除汽车反垄断的决心。但面对如此庞大的汽车市场,仅靠政府的调节是否真能破除汽车垄断?此轮汽车反垄断的影响力有多大?本期专题综合各方观点,为您揭开迷雾。  相似文献   

8.
韩波 《汽车维修技师》2014,(12):111-112
<正>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先后在石油、电信、汽车和银行等多个领域掀起反垄断风暴,针对汽车行业,特别是进口汽车渠道控制的反垄断调查已在进行,后续的各项汽车反垄断法的各项规范也在紧锣密鼓的实施。在国外,垄断一般是指少数大型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反  相似文献   

9.
海威 《汽车与配件》2014,(35):30-32
<正>近期,政府对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反垄断调查显示出欲破除零部件渠道垄断的决心,此次政府放开零部件渠道的努力,实质是推动零部件利益链条的再平衡。但利益的平衡仅靠政府行为很难做到,需要消费者从观念上做出改变,破除零部件渠道垄断之路依然漫长。近期,随着国家发改委开展汽车市场"反垄断"调查及国家工商总局停止汽车经销商备案工作,使汽车反垄断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其实对汽车市场的"反垄断"调查始于2011年,只是此次打击力度之大远超车企及经销商的想象。  相似文献   

10.
王鑫 《车时代》2014,(8):20-23
近几个月以来,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38号的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以下简称发改委价监局)显得异常忙碌,由于该局对于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的启动,几十家车企纷纷到此接受相关质询。  相似文献   

11.
<正>发改委对奔驰、克莱斯勒、一汽奥迪的反垄断调查已引起市场的震动,政府相关部门已着手从法规的修改上遏制汽车业的反垄断行为,但面对庞大的汽车体系,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此次反垄断能否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还有待考证。"整车厂或者握有国内总经销权的机构对市场的垄断最突出,所以消费者和其他各方市场力量的正当权益受到挤压的程度也最突出,因此成了首当其冲的区间。"8月,反垄断成为汽车行业最热门的话题。奔驰、克莱斯勒、一汽大众奥迪先后受到发改委的调查,并确认存在垄断行为,奥迪将被罚18亿的传闻被炒得沸沸扬  相似文献   

12.
钟师 《汽车与配件》2014,(35):23-25
<正>近期,政府将反垄断重锤砸向汽车业,致使许多进口汽车的车企纷纷降低整车及零部件维修价格。这场反垄断风波看似欲破除汽车行业反垄断现象,然而调查及处罚之突然令许多车企措手不及,也令外界惊讶。这场反垄断风波到底会带来何种影响还有待观察。"《反垄断法》看似高举轻放的重锤,体现了内外有别的客观现象,最大的用处是在对外经贸关系中作为一种与发达国家以及与跨国巨头智斗的法律武器。"2007年才出台的《反垄断法》从改革开放算起已经姗姗来迟,虽号称为经济宪  相似文献   

13.
新闻     
<正>商务部启动汽车领域"地区封锁垄断调查"日前,商务部向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下发了《关于开展地区封锁行业垄断问卷调查的通知》,开始征询协会及其会员企业关于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方面的意见和诉求。这是继去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行业内摸底垄断数据并上报给国家发改委反垄断局之后的又一次调查。  相似文献   

14.
美国新一轮汽车反垄断调查中牵涉出多家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但所涉人员级别不高,并没有涉及公司C(CEO、CFO)级管理层。专家及律师也坦言,想以反垄断为背景申请引渡外国高层是十分困难的,审判外国高层有着现实困难。  相似文献   

15.
8月1日,我国《反垄断法》正式生效。8月27日,商务部公布了经国务院批准的新“三定方案”,国家反垄断局也随之成立,各项工作都逐渐步入正轨,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汽车市场价格垄断问题突出,社会反响强烈,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随着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反垄断调查执法将成为一种常态,汽车业反垄断会是反垄断执法中的重头戏。广东省发改委于日前对东风日产汽车销售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日产")垄断案作出行政处罚,对东风日产罚款1.233亿元,对广州地区17家东风日产汽车经销商罚款1912万元。此案涉东风日产与17家经销商、17家经销商之间的整车销售,前者涉价格纵向垄  相似文献   

17.
<正>下半年车市的走向,自主品牌如何突破困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反垄断行为的影响及汽车产业政策的改革,针对这些热点问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接受了本刊的采访,表达了他的看法。目前,国内汽车行业一片躁动,无论是跨国车企还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都无法淡定。汽车行业新政策何时出台?国家发改委开展汽车市场"反垄断"调查结果是怎样的?自主品牌应该何去何从?新能源汽车在过渡期应如何提升?针对这些热点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  相似文献   

18.
钟师 《汽车与配件》2014,(40):73-75
<正>政府此次集中处理汽车反垄断案件让外界越来越糊涂。反垄断调查和处罚不该是突击式与运动式的,应以法律法规为准绳,有一起处理一起,这样才不容易引发外界猜疑与国际贸易摩擦。如果真是依照法律办事,就应有一件纠正一件,不会挤在一个狭窄的时间段一起"严打",表面上看似乎是各有关部门在争先恐后出手竞赛一般,这就很令人费解。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与配件》2008,(13):13
经反垄断调查委员会批准,舍弗勒集团于2008年2月29日完成了对离合器摩擦片制造商雷贝斯托(Raybestos)的收购。舍弗勒集团已于1月底与雷贝斯托签订了收购意向。雷贝斯托是全球最大离合器摩擦片的独立制造商,该项收购使舍弗勒集团能够进~步开发其在离合器摩擦片和摩擦技术领域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20.
嘉宾分享     
正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分析了目前车市发展受到的影响,指出长期来看,汽车产业依然是实体经济里发展比较好的,未来按照千人保有量400台计算,依然有可能达到6亿的保有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陆万里副局长分享了汽车行业反垄断与市场监管的最新进展。他表示作为我们的反垄断执法机构,我们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严格的依法履行职责,切实的提高执法效能,也一定要在营商环境,在有序的市场环境下,为我们的企业合规经营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