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该文论述了长寿命沥青混凝土路面及路面组合设计的基本概况、路用机理、结构、主要设计特点及今后发展趋势,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3.
介绍了德国高速公路面层石料的选择、石料关键性试验及沥青路面各层次类型、级配及主要检验标准。文中还将德国与我国的沥青路面的主要区别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纵坡道路沥青路面与平坡道路沥青路面的结构响应的主要差异在于沥青路面的变形差异,这种变形差异通过沥青混合料的塑弹比进一步反映在沥青路面的塑性变形上。文中在总结纵坡道路沥青路面与平坡道路沥青路面结构响应差异特征的基础上,基于与标准计算工况条件下沥青路面塑性变形相等的原则,提出纵坡道路沥青路面结构及材料的设计原则,并推荐不同荷载工况条件下大纵坡道路沥青路面混合料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6.
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透水沥青路面的有限元模型,计算标准荷载作用下面层厚度和模量、基层厚度和模量、垫层厚度和模量等路面结构参数对透水沥青路面分析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层厚度和模量对透水沥青路面各分析指标均影响较大,应作为透水沥青路面设计的关键参数;推荐的透水沥青路面面层厚度大于12 cm,面层模量的范围为650 MPa~700 MPa,基层厚度为25 cm~35 cm,基层模量为300 MPa~500 MPa,垫层厚度为15 cm~20 cm,垫层模量为180 MPa~250 MPa,土基模量为35 MPa~50 MPa。 相似文献
7.
8.
9.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于2017年9月1日开始施行,新规范在设计指标的选用上较原规范有较大调整。以我省高速公路典型结构为例,就第三条改变了路面材料的设计参数,调整了相应测试和取值方法在设计中所涉及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提出一些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与沥青混合料类型选择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原因,就路面本身来说,除了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不足、路面压实度不够外,还有一个致命的原因就是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与沥青混合料类型选择不匹配,沥青咱面结构层厚度至少应为集料最大公称尺寸的3倍。我国表面层最常用的AC-16,AK-16或SMA-16,与我国表面层最常用的厚度4cm相比,明显过大,从而造成沥青路面混合料容易离析、压实困难、空隙偏大,导致松散、泛油、剥落和坑洞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合理的路面结构设计是保证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首要条件。根据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对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结合我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建设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局限性,论述了在我国实施多元化沥青路面结构模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引进和吸收国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现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现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介绍了AASHTO和永久性路面的设计方法和思路。通过几种设计方法的比较,提出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路面结构设计方法是目前解决我国沥青路面设计不足,全面提升公路建设质量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9.
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长寿命路面结构的特点及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从设计理论、设计指标上对长寿命路面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长寿命沥青路面的材料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