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汉江是长江中游的最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流经陕西、湖北,辐射河南、四川、重庆,于湖北武汉市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567km,流域面积15.9万km2。陕西洋县以下,可全年通航,通航里程1313km,具有良好的内河水运资源。汉江自陕西白河县流入湖北省,全长858km,流经湖北省的十堰、老河口、襄樊、宜城、钟祥、沙洋、仙桃、武汉等数十座大、中、小城市。  相似文献   

2.
3.
4.
5.
6.
詹斌 《船海工程》2006,35(3):29-31
明确湖北汉江船型标准化的主要原则,提出湖北汉江通航水域实现船型标准化的发展目标,分析船型标准船型形式的选择过程,阐述应通过技术进步推进船型标准化。  相似文献   

7.
汉江陕西段的梯级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波 《中国水运》2001,(8):40-41
  相似文献   

8.
正9月27日,在湖北省港航管理局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大会上,湖北水运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最新成果——汉江电子航道图精彩亮相,并通过长江航道图APP向社会提供服务。长江航道测量中心作为汉江电子航道图的生产研发与运行维护单位,参加了此次大会。  相似文献   

9.
10.
张渝芳 《水运工程》1996,(10):86-88
襄樊余家湖港是汉江最大的煤炭出口港,设计能力为500万t/a。文章从设计角度介绍了港口建设规模,工程地质,总平面布置,工艺及自动控制系统,水工结构等情况。  相似文献   

11.
受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和调水的影响,汉江下游来水来沙发生了变化。汉江下游河段在调水后总水量减少,且每年受长江水位顶托影响时间较长,通过对典型年的实测水文数据资料计算分析,研究汉江下游河段流量、水位和比降的变化。结果表明调水后汉江下游总体表现为洪峰削减、中水流量持续时间减少、枯水流量历时加大,相同流量下,汉川水位相差超过10m。  相似文献   

12.
13.
14.
老河口市光化汉江大桥主桥为3×90m三孔带挂梁的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本文通过对T构箱梁下挠和开裂等病害进行调查分析,找出病害原因,提出了合理的加固方案。为同类型大跨径桥梁加固积累宝贵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根据汉江观音滩历次整治经验,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整治方案,从而达到减缓滩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襄阳汉江三桥主桥索塔采用无上横梁双直立索塔,主梁在索塔处设置紧缩段及顶板纵向设置加劲矮肋的特点,通过ANSYS有限元计算程序对索塔的横向稳定性、主梁紧缩段传力、设置纵向加劲矮肋后主梁应力分布特性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推进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加快现代水利航运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介绍我国成功建成的三峡、葛洲坝、小浪底等重要水电枢纽融资模式,借助层次分析法,从融资主体结构、融资需求、融资方式方面分析汉江梯级枢纽建成和未建成部分的融资模式,确定评价指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判断矩阵、重要性排序和一致性检验得到计算结果,利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各融资模式的权重和得分,最终确定优选模式,为湖北汉江梯级枢纽的融资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彭爱明 《水运工程》1996,(11):24-26
汉江牛路口滩群为游性河道,通过资料分析和模型试验,决定采用整治达到四极航道标准,工程分三期共筑坝10余座,整治工程取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