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换乘方案的站位选择,方案设计的分析与比选出发,对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与渝怀铁路江北客站的换乘枢纽方案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综合客运枢纽是实现多种轨道交通方式衔接换乘一体化的重要环节,为了找出影响综合客运枢纽换乘流线关键因素,合理布局枢纽换乘流线,采用决策与试验评价实验室(DEMATEL)与解释结构模型(ISM)融合方法,对综合客运枢纽换乘流线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DEMATEL方法研究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程度,结合ISM模型建立影响因素之间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深入分析综合客运枢纽换乘流线影响因素之间的影响层次及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换乘组织有序度是综合客运枢纽换乘流线的根本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人民广场站是目前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大型换乘枢纽之一,具有出入口数量多,出入口功能差异性大等特点。详细介绍了车站各出入口的设置情况,以及与周边道路、客流等关系,分析研究了各出入口的客流特征,可为今后类似换乘枢纽出入口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换乘枢纽的适应性、合理性及人性化三个层面出发,建立了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基于物元分析法的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评价模型。通过实例应用分析,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静安寺枢纽站换乘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轨道交通M7线、M6线和已建地铁2号线在静安寺形成大型换乘枢纽,介绍了轨道交通静安寺枢纽站多个换乘方案,对各个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提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6.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拟建7号线和10号线在淮海中路的陕西南路与常熟路之间形成三线换乘枢纽。介绍10号线宝庆路站紧贴1号线常熟路站设置、7号线常熟路站设于常熟路、五原路口等3个换乘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中运量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换乘衔接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交通系统效率、降低城市交通拥堵以及改善乘客出行体验具有关键作用。深入研究中运量公交与轨道交通换乘衔接优化,以提高换乘的便捷性和可靠性。首先,对中运量公交与轨道交通系统进行概述;其次,对中运量公交与轨道交通换乘衔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两者特点,提出针对性换乘衔接优化策略。以期提高中运量公交与轨道交通换乘的便利性,进而为人们的高效出行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换乘点是轨道交通线网构架中各条线路的交织点,是提供乘客转线换乘的车站,乘客通过换乘站及其专用(或兼用)通道设施,实现两座车站之间人流沟通,达到换乘的目的。换乘点的分布和换乘方式的灵活性,对轨道交通线网的整体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换乘站的形式对轨道交通线网构架的稳定性也有着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关于轨道交通换乘设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便捷的换乘对于发挥轨道交通网络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影响上海轨道交通换乘设计的若干问题,如轨道交通线网的稳定性、换乘线位的预留、施工技术水平、地块开发和沿线市政工程建设等方面展开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找出影响高铁枢纽换乘效率关键因素,科学合理高铁枢纽布局,提出一种基于AHPDEMATEL组合评价方法。以高铁枢纽为评价对象,通过构建具有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初始权重,决策与试验评价实验室法(DEMATEL)求得各评价指标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从而确定各指标综合影响度。研究结果表明:其他交通衔接性、通道便捷性、设施供给度、枢纽组织有序度、停车场供需比、平均换乘时间、平均换乘距离、单位时间换乘量、绕行系数是影响高铁枢纽换乘效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上海轨道交通4线换乘的重要枢纽——世纪大道站,设计时涉及对已建车站的改造和新建车站两个部分,同时还要确保2号线列车的正常过站运行,设计、施工及保护等工程难度很大。重点介绍换乘站的设计及与周边环境的结合等。  相似文献   

12.
张杨路车站是目前轨道交通建设中第一个平行换乘枢纽车站,对该车站的主要施工技术进行了说明,供以后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综合客运枢纽是指交通运输网络上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衔接换乘的大型客运枢纽,它是城市内外客流集散中心和要素汇集中心,对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影响。综合客运枢纽的主要功能包括集散、换乘、停车、引导和直通等,其服务质量可通过乘客的满意程度来衡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乘客对综合客运枢纽服务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评价标准也将随之变化。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综合客运枢纽服务功能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性梳理,总结现有量化指标体系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广东省综合客运枢纽的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杨飞  贾俊芳 《综合运输》2021,(2):47-51,65
站在运输服务设计的角度,以增强旅客换乘出行体验为目的,提出“人、行李分离”的换乘服务理念,并基于该服务理念设计铁路客运枢纽内同站和异站换乘的方案。异站换乘方案设计时,提出铁路专用车的概念,打造一种全新的换乘模式,满足旅客换乘出行的多元化需求,吸引旅客主动换乘。最后,从心理和生理舒适性两个角度对换乘服务理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人、行李分离”服务创造了旅客换乘出行附加价值,提高了旅客的换乘出行体验感。  相似文献   

15.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客运交通由多种交通方式构成,城市居民的出行往往是多种交通方式组合的过程,因此建设大型交通换乘枢纽,组织交通方式换乘,使乘客在城市对外交通及城市内部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集中在一个小区域内,从而提高换乘的效率、减少换乘的时间损耗。因此作为城市综合运输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客运枢纽的合理布设、合理设计对改善整个交通系统功能,提高运营效率和解决出行换乘问题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研究意义与现状 客运交通枢纽是在城市中由多种运输方式所连接的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组成的整体,它是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运输…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7号线中山北路站换乘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上海市轨道交通7号线中山北路站与已建3号线镇坪路站的多个换乘方案,并通过方案比选和分析,提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7.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耀华路站工程设计实践,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确定了换乘车站共享供电资源的配置;结合低压供配电系统设置的基本原则,对换乘车站动力照明配电区域进行分区管理和资源共享;分析了换乘车站资源共享的基本原则,为轨道交通换乘车站的资源共享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常熟路站换乘设计主要特点的分析,着重介绍了车站换乘厅布置、换乘通道及对1号线常熟路站改造的设计思路,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上海轨道交通世纪大道枢纽站是一座四线换乘的大型地下车站,详细介绍了该站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思路、设计难点及应对措施,并阐述了换乘车站设备共享与火灾排烟模式等内容,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戎  汤慧  程银浩 《综合运输》2022,(2):122-125+137
上海市域铁路网包括新建市域铁路和利用既有铁路改建的市域铁路,根据上海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都市圈城际铁路的融合发展情况,从线网规划、客流特征、票务系统等方面梳理多层次轨道交通方式间换乘的影响因素,并以上海市域铁路为主体,分析其与其他轨道交通方式间换乘的特点及方式。最后以机场联络线为例,总结机场联络线各站换乘情况,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客流特点提出相应的客流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