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刘佳 《驾驶园》2013,(11):51-51
转眼,恒通客车走过74年的风雨历程。回顾恒通客车品牌成长轨迹,不难发现,恒通客车始终都在坚持一种价值观:坚持差异化战略,造客户需要的车。即立足专业优势,通过差异化寻找市场空间。坚持品牌差异化,做强做大传统燃气优势作为中国最早的燃气客车生产企业,恒通客车有着60多年的燃气客车研发制造经验和技术积淀,可以说,燃气客车市场是恒通客车的传统优势所在。在分析了内外因素后,恒通客车确立了以公交客车为主的战略发展方向,找到了品牌差异化的生存路径,  相似文献   

2.
一、空想雄风度十年 中国高档客车的发展让很多专家大跌眼镜,在中国客车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高档客车在2000台/年的线上缓步爬行;从2004年开始,100万元以上的客车市场更是出现了下滑的态势。2005年包括金华尼奥普兰、西沃、安凯、五十铃、大宇、宇通在内的六家最主要的高档客车生产企业100万元以上公路客运客车的总销售量下滑到了2002年的水平。十年,能让中国客车产业从稚嫩走向成熟,但是高档客车这个已经被多少专家和专业人士看好的细分市场却没能如期实现辉煌。  相似文献   

3.
杨亮 《运输车辆》2008,(2):36-37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亚星并不算一家中小型企业,这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客车生产企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拥有太多值得肯定的回忆。亚星,曾经一度是中国客车行业的标杆,经历过中国客车史上第1辆客车专用底盘和第1辆卧铺客车诞生的荣耀,“中华之最”,这一国务院1995年颁发的奖项,维系了数代亚星人的骄傲,也见证了亚星曾有的辉煌。  相似文献   

4.
原亦明 《城市车辆》2009,(11):11-11
10月16日,在比利时Kortrijk举办的世界客车博览会上,斯堪尼亚宣布了一款将与海格共同生产的新型客车——斯堪尼亚Touring。2家客车生产商将首开先河,在中国生产客车销往全球市场。  相似文献   

5.
从客车大国到客车强国,产品的国际化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客车品牌要得到世界的认可,产品出口是必经之路。自2000年起,作为中国客车行业与世界同行业交流窗口的世界客车博览亚洲展览会一年一度地在上海举办,该项活动不仅持续为中国客车业会聚良机,而且不遗余力地推进了中国客车和客运行业繁荣发展,助力中国客车阔步前行。  相似文献   

6.
《驾驶园》2012,(6):26-27
在“2012北京国际道路运输、城市公交车辆及零部件展览会”上,恒通客车参展的三款产品均斩获大奖。在谈到恒通客车的造车理念时,恒通客车总经理郑先国表示,客车生产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先进的零部件匹配好,使车辆具备先进性、适用性和经济性,耍把车辆的安全性、舒适性做得更好,把一些细节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7.
吴明 《时代汽车》2006,(10):80-81
7月24日,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改装类客车企业申请客车底盘生产资格的通知》,并同时出台了《客车整车企业生产条件要求及判定原则》(以下简称《要求》)。通知规定,对于符合《要求》的客车生产企业,即日起即可申请客车底盘生产资格,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审批。  相似文献   

8.
客车生产企业面对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带来的巨大商机,应积极创新,大力开发奥运车辆,充分利用“天时、地利”条件,提高国产客车水平,发展中国客车工业。  相似文献   

9.
文风  侯翔 《城市车辆》2008,(1):32-33
1956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辆解放牌CA10型4吨载货汽车下线,结束了我国自己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1957年,采用解放牌汽车底盘改装的第一辆国产客车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客车工业的开始。到2007年,我国客车工业已经走过了50年。50年来,我国客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我国大中型客车产品已占世界产量三分之一以上,轻型客车的年产量也已突破20万辆,我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客车大国。本刊于2008年第1期开始,特别开辟了纪念中国客车工业50周年专题,对50年来中国的客车工业进行回顾,弘扬中国客车及客车零部件企业的自主创新精神,宣传民族品牌、汽车文化,介绍新世纪、新阶段为中国客车工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优势企业及新技术、新产品,推进市场发展和国际化战略。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一定能够实现从世界客车大国向客车制造强国的跨越!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安全》2013,(7):17-22
说到国外的大型客车,我们就会想到客车生产比较集中的国家和地区,如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其中欧洲的大型客车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客车企业引进客车技术也集中在欧日两大系列。如德国的奔驰、曼、凯斯鲍尔、尼奥普兰,法国的雷诺,意大利的依维柯(菲亚特集团),瑞典的沃尔沃和斯堪尼亚,匈牙利的伊卡露斯和日本的五十铃、日产柴和日野等。从一定程度上说,在世界客车制造业中这些客车  相似文献   

11.
王晓辉 《时代汽车》2007,(8):106-107
从1990年带着妻儿老小,怀揣着4千元起家.到今天拥有数亿元资产,许掌握的成功.凭借的是一种夹缝中求生存的执着与隐忍。从最初拉三轮为公交企业送镙丝到慢慢自行生产汽车零部件;从为客车企业做销售、代理、服务.到建立汽车配件城.再到后来逐渐拥有了自己的客车企业,17年来.掌握集团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企业发展之路。而所做的这一切都紧密围绕着客车产业链条的延伸.或许这正是中国客车行业在今后的发展中最值得探讨和学习的地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探讨影响客车生产准时化的因素及如何实现客车生产准时化。  相似文献   

13.
白鹭 《驾驶园》2008,(4):18
中国的汽车产业一直在强调自主创新,而本届上海客车博览会的原创精神其实也是在围绕自主创新做文章,从主办方的官方解释我们可以感受到,BAAV大奖是想帮助中国客车企业在海外市场拓展中起到促进作用,因为中国客车要做大做强,因为中国客车的目标市场不仅仅是中国,而应该是全球.……  相似文献   

14.
王晓辉 《时代汽车》2007,(6):92-101
当全球客车产销量中的33%被打上“中国制造”标签的时候,谁也不能否认中国是一个客车制造大国。然而中国客车贸易额仅占全球客车贸易额2%的微小份量却又在时时提醒着中国客车人:中国还难言客车强国.中国的客车制造厂商是否已具备足够的能力来解决国际化面临的一揽子问题?是否已有足够的勇气来迎接这严苛的考验和挑战?这其中、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国外大型客车生产比较集中的国家和地区有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其中欧洲的大型客车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居世界首位,中国客车企业引进客车技术也集中在欧日两大系列。全球比较著名的客车及客车底盘生产企业有:德国的奔驰、曼、凯斯鲍尔、尼奥普兰;法国的雷诺;意大利的依维柯(菲亚特集团);瑞典的沃尔沃和斯堪尼亚;匈牙利的伊卡露斯和日本的五十铃、日产柴和日野等。由于客车行业具有产量低、品种多的特点,所以自动化水平都不是很高。德国的大型客车技术在世界上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与配件》2009,(43):14-14
日前,在比利时Kortrijk的世界客车博览会上,斯堪尼亚宣布了一款与中国客车车身制造商海格共同生产的新型客车:斯堪尼亚Touring。两家客车生产商将首开先河,在中国生产客车销往全球市场。  相似文献   

17.
底盘是汽车的重要关键部件。特别是对于客车行业而言,由于客车专用底盘具有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八大、需要专业化生产的特点,很多客车生产厂家本身并不生产底盘,往往从外部购八。因此,不但客车底盘的市场需求量与客车市场的发展状况紧密相关,而且客车底盘的技术高低、先进与否决定着客车品质、水平和档次。  相似文献   

18.
木子 《汽车与配件》2007,(35):19-21
我国的客车工业自20世纪60年代起步以来,历经改装、仿制、技术引进和中外合资等发展阶段。目前已经形成大、中、轻、微多种细分的产品格局。长久以来,客车生产大都是以整车拼装的方式来进行生产,而且大部分客车生产企业都是外购底盘、空调、暖风等大件。只是套装车身,因此人们一直认为客车行业门槛较低,一时间涌现出很多客车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年底,大金龙在厦门签下了中国客车行业首批专业机场摆渡车订单,大金龙江世煌总经理和国家民航总局机场司标准资质处高天处长,以及来自国家民航总局的领导和全国各地机场、航空公司的负责人共同见证了签约仪式。此签约标志着中国客车整车生产企业不能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专业机场摆渡车的历史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20.
刘勇 《驾驶园》2009,(10):22-23
在社会需求与政策扶持的双重背景下,我国的汽车生产企业纷纷加入到了这场新能源客车研发的洪流之中,一时间“万马奔腾”,好不热闹。记者近日调查了部分客车生产企业在新能源车研发.生产方面的状况,以此可管中窥豹,了解企业在此领域的最新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