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渔轮柴油机上引入一种电子控制喷油系统,使柴油机较大地改善了燃烧效率和耗油量,并确保了渔轮柴油机的最佳工作性能.该文着重叙述了该系统的特点、渔轮柴油机的结构原理和试验测试获得的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2.
3.
4.
应用于石油炼制中的催化裂化剂.主要成分是含有氧化铝、氧化硅的人造硅酸盐和天然稀土.这些物质不参与反应.但能改变反应速度.自身的化学性质也不发生变化。因而在提炼出原油中的各馏分后,仍然有相当部分的硅酸盐颗粒存在于渣油中.这些催化剂颗粒质地坚硬,又具有冲击韧性.已成为柴油机发生磨粒磨损的主要原因.由其引发的机损事故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5.
针对小型渔船事故居高不下的情况,提出渔船如何防御台风、大风浪的侵袭;渔船在狭水道及能见度不良时要多用车、少用舵,增设船头了望人员,注意航行安全等措施,做好渔船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相似文献
6.
7.
8.
重油价格低廉,渔船柴油机燃用重油可大大降低船舶营运成本,但由于重油的粘度大,在喷油时无法正常雾化而影响柴油机正常运行,因此,对渔船中速柴油机燃用的重油,必须设置加热设备对重油加热进行降低粘度的自动控制,文章介绍渔船燃用重油时其粘度控制的一种方法及其系统,即采用主机排出的废气加热低温淡水,而产生的热水送入电锅炉,电锅炉产生的蒸汽用于加热重油,同时实现了废热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应用CFD软件STAR-CD,建立了某490增压柴油机燃用二甲醚的燃烧模型.在额定功率下,计算了二甲醚在不同喷油提前角时缸内温度、压力、NOX随曲轴转角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柴油机中燃用二甲醚燃料NOX排放浓度显著降低.通过对上止点前5°,7°,9°时不同喷油始点的计算表明,提前角增大,NOX生成量增加.为二甲醚燃料的推广使用与燃烧系统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给出了燃料热量利用系数的计算式。应用该系数,可以评估燃料热量的利用率,可以计算循环热效率,以及估算循环的散热量和排气的放热量。从而对循环进行热分析。 相似文献
15.
MTU柴油机的新型燃油喷射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TU柴油机以功率大、作功能力强、重量轻、体积小、燃油消耗率低、维修简单方便、可靠性高而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领域。最新开发的2000、4000和8000系列柴油机由于采用了新型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其经济性和动力性进一步提高,排放进一步优化,整体性能进一步完善。文中对这三种系列柴油机电子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16.
《舰船科学技术》2016,(15)
为了深入研究船用柴油机燃油喷雾特性,本文以某船用孔式喷油器为研究对象,运用液滴破碎模型、大涡湍流模型、液滴碰撞聚合模型对燃油喷雾过程进行数值分析,研究喷射压力对喷雾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与试验结果对比以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喷雾贯穿距随着喷射压力升高而增大,喷雾初期贯穿距与时间成正比,而喷雾中后期,贯穿距增大的速度逐渐减缓;喷雾锥角随着喷射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每提升10 MPa喷射压力,锥角增大0.4°;喷雾体积随喷射压力的提高而变大,射流边缘出现的块状结构会回到喷雾主体内,而喷雾头部块状结构无法回到喷雾主体内;索特平均直径随着喷射压力的提高而变小,每提升10 MPa喷射压力,索特平均直径减小约4%。 相似文献
17.
为了深入研究船用柴油机燃油喷雾特性,本文以某船用孔式喷油器为研究对象,运用液滴破碎模型、大涡湍流模型、液滴碰撞聚合模型对燃油喷雾过程进行数值分析,研究喷射压力对喷雾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与试验结果对比以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喷雾贯穿距随着喷射压力升高而增大,喷雾初期贯穿距与时间成正比,而喷雾中后期,贯穿距增大的速度逐渐减缓;喷雾锥角随着喷射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每提升10 MPa喷射压力,锥角增大0.4.;喷雾体积随喷射压力的提高而变大,射流边缘出现的块状结构会回到喷雾主体内,而喷雾头部块状结构无法回到喷雾主体内;索特平均直径随着喷射压力的提高而变小,每提升10 MPa喷射压力,索特平均直径减小约4%.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1994年修正案和2000年修正案的基础上,论述不同年代建造的国际航行远洋船舶SOLAS公约适用条款和船用柴油机高压燃油管路具体防火要求,以及船用柴油机高压燃油套管组件和燃油渗漏报警装置的具体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中速柴油机改用劣质燃油的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某轮中速主柴油机改用劣质燃油后发现故障多发,维护量大的现象,分析其原因并制定管理中的对策,以供类似船舶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