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使水平承载微型桩在工程中得到充分合理的应用,通过现场静载试验和有限元数值分析,对微型桩的水平承载特性进行了研究。现场载荷试验对比了不同桩长、不同抗弯刚度微型桩的水平承载特性;数值分析探讨了桩径、桩身模量等主要因素对微型桩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研究认为,通过合理选择微型桩桩长、桩径以及桩身插设钢管等措施,可以提高水平承载微型桩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北部冬季严寒地带,利用冰板从事桥梁施工的某些作业项目,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好办法。齐齐哈尔公路大桥西江桥利用冰板承载理论,成功完成了预应力混凝土,T梁安装的经验,并提出几点看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一种采用薄壁加筋钢结构的大尺寸承载板进行了试验评估和数值仿真,比较分析了其加筋前后的力学性能。对承载板进行了结构特点、力学环境和载荷分析,以及承载板结构刚度和强度的试验评估,并对薄弱部位提出了改进方案;应用ANSYS中的SHELL63单元建立了加筋前后的两种物理模型,对加筋前仿真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并对加筋前后的承载板力学性能进行了有限元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物理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承载板钢结构受力状态,采用的加筋方案有效提升了钢结构刚度和强度,达到了极限载荷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4.
桩基承载性能一直是工程技术人员重点关注的课题。目前关于超长钻孔桩的承载性能试验研究主要为荷载试验,反映的是桩基施工完成后某一时刻的承载性状,而对于桩基承载性能的长期连续监测较少研究。依托钱江通道及接线工程南接线段高架桥施工,开展了桥梁施工全过程超长钻孔桩承载性能的现场监测研究,介绍了监测内容、监测方式、传感器布设等方面,重点分析了桥梁施工全过程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的变化情况,可为运营期钻孔桩长期承载性能的现场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大直径管桩-钢管复合桩基承载特性,依托温州港状元岙港区码头二期工程桩基建设,选取工程桩S1、S2为试验桩,分别开展了竖向静载和水平静载原位试验,测得竖向静载的截面应变值ε,及水平静载下桩顶水平位移Y、桩顶转角θ;计算了竖向静载时不同截面桩身轴力Qaxial、桩端阻力Qpu、桩侧摩阻力Qs,及水平静载时泥面处桩的水...  相似文献   

6.
沥青路面现场冷再生技术在国外的研究与应用已有较长的历史,作为一项在旧路改、扩建工程中的新技术已相当成熟并被普遍采用。而在我国该技术只处在摸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及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为使该技术在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对沥青路面现场冷再生技术的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基于普通相机的交通事故现场测量技术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利用道路标线作为标定参考物的新的标定方法,在小波多尺度边缘检测基础上,利用Harris角点提取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对影响摄影测量精度的有关参数进行了简要描述,对一个实际事故现场的部分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设计的算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精度印刷图像的质量检测中的检测速度和检测精度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灰度阈值和分层检测的高精度印刷品质量检测的实时的图像缺陷识别算法,算法考虑到人的视觉感官特性,首先将所用的灰度阈值对采集到的印刷品图像进行缺陷的初卞识别和标定,然后再按照高精度图像检测要求采用分层检测的方法进行搜索,解决了以往图像检测缺陷识别中的检测效果和速度不理想的问题,经过在有度印刷图像的质量自动化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算法的速度和效果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9.
多年冻土区公路路线选择分层目标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行多年冻土区公路路线设计, 以多尺度效应理论为基础, 提出了基于保护冻土由粗到细、由面到带、由带到线的分层目标选线方法, 构建了理论模型。结合不同地形地貌、既有工程、构造物与建筑物在不同比例尺下的表现形态, 给出了分层目标法的层次划分, 确定了每个层次下公路路线选择的影响因素。考虑路线节点重要度和地形地貌的影响, 给出了第1层次下多年冻土区选线模型。利用公度原理给出了第2层次下平均海拔、平均坡度、年平均地温、冻土分布、融区构造和既有工程等影响因素的标度分级, 并构造了第2层次下多年冻土区公路选线困难度模型。综合考虑冻土地温、冻土含冰量、冻土病害和植被覆盖带来的冻土危害, 同时兼顾多年冻土区既有工程的热干扰, 构建了第3层次多年冻土区公路选线可靠度模型。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秀水河至雅玛尔河段为例, 运用分层目标法进行了公路选线。研究结果表明: 运用分层目标法确定的路线方案可以准确避绕高病害率的冻土区域, 避开既有工程的相互干扰, 从而获得工程困难度低、可靠度高的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10.
通过营大公路现场冷再生技术的具体应用,验证了乳化沥青现场冷再生技术完全适用于重载交通条件下一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  相似文献   

11.
贺治增 《交通标准化》2014,(11):125-127
结合工程实例,在介绍平板载荷试验操作规程的基础上,通过该试验对唐津高速公路施工中经过处理的软土地基的强度进行了检测,验证了该试验方法的易用性,可在类似工程项目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Based on Zeevaert's method, a theoretical formula was developed to calculate the negative skin friction of pile in layered soil. For practical purpose,a cut-and-try method was proposed to determine neutral point. Case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total calculated negative skin friction was in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d one, which verifies the feasibility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oretical formula. Furthermore, the methods for calculating efficiency factor of drag load and settlement were also given.  相似文献   

13.
单板受力的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预制板梁桥形成单板受力的原因,提出了增强桥面铺装混凝土厚度、加强铺装层内横向钢筋、加强梁板铰缝处凿毛、提高铰缝混凝土施工质量、增加铰缝钢筋等预防单板受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苏州东方大道苏申内港线特大桥主墩桩基施工中成功地采用了自平衡试桩法,经济、快速、安全地测试了桩基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对其技术优势及使用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张学科 《交通标准化》2014,(9):112-113,116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浅层土基原位检测方法,目前在公路工程土基检测中应用较为广泛.结合实践经验,介绍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的具体方法,并指出了浅层平板载荷试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结合悬索桥的特点,详细介绍了位移测点的布置原则,对四种加载工况下桥梁的变形进行了观测,并与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从而掌握试验结构的受力性能,为桥梁的安全使用及维修加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3种不同的加载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同时依据工程实例,对吊废梁加载快速检测的内力计算、加载力值、加载程序、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了阐述,并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选取一片梁对常规加载方式与悬吊废梁加载方式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8.
根据结构在损伤前后其固有频率的变化能够反映出结构的损伤信息这一特征,以洛河大桥为工程背景,通过BP神经网络模型在考虑无噪声和有噪声两种情况下分别对钢板梁桥整体损伤程度进行识别与诊断的研究.通过利用ANSYS软件提取出该桥在损伤前后的固有频率,并将其变化率作为网络的输入向量对网络进行训练,同时将该桥固有频率的实测值作为网络模型的测试向量,从而对钢板梁桥整体损伤程度进行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用于转向架刚度测试的六自由度加载平台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升高速列车转向架测试设备的技术水平,提出了一种用于转向架悬挂刚度动态测试的六自由度加载平台.对此平台建立了的位姿解算模型,并确立了平台运动姿态与七台液压缸伸缩量的函数关系.通过对加载系统特点的分析,建立了基于RBF网络整定PID参数的多通道协同加载的控制策略,对每个单通道则采用了零相差前馈跟踪的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证明,这种控制策略不仅对单缸的位移控制具有快速响应的特点,同时也能够对多通道加载实现快速跟踪,提高了六自由度加载平台的运动精度,可将该平台结构和控制策略应用于转向架悬挂定位刚度的动态测试当中.  相似文献   

20.
基于投影的车牌倾斜检测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图像倾斜检测是车牌识别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典型的倾斜检测算法是进行Hough变换后寻找长直线的倾斜角度.在实际应用中,车牌图像中未必有明显的较长直线,或者长直线对正确检测形成干扰.本文介绍一种基于投影的车牌图像倾斜检测方法,通过对车牌图像做各种角度投影,寻找投影图像峰宽最窄的角度,即是图像的倾斜角度。测试结果表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