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末夏初时分,群岛环抱的浙江嵊泗渔场绿华山海域又迎来了鲳鱼、海蟹的捕获季节,成群结队的机帆船、拖网船穿梭在碧波绿山之中,十多米水深的渔区布下了无数层渔网。就在这喧哗、繁忙的渔场海域的河床下,著名的中日海底电缆却静悄悄地履行着自己的通讯使命。中日海底通讯电缆于一九七六年十月二十五日建  相似文献   

2.
《航海》2008,(6):12-12
巨轮“泰坦尼克”号沉没海底后,近百年来人们始终非常惋惜。鲜为人知的是,“泰坦尼克”号其实还有一艘姊妹船,曾于1916年也不幸沉没海底。目前科研人员发现,这艘邮轮由于在海底沉睡中未遭到严重破坏,有望被打造成一座海底博物馆,人们还有机会一睹它的“尊荣”。  相似文献   

3.
侯涛  安国亭 《船艇》2003,(2):40-43
本文简要分析了海底管道的各种损伤原因,简述了损坏形式及相应的修复方法。海底管道修复可以分为水面焊接修复和水下修复,其中水下修复又有水下干式高压焊接修复、机械联接器修复、水下机械式三通修复、水下环氧树脂套筒修复、法兰修复和外卡修复等修复方法。本文对这几种修复方法的修复过程以及各自优缺点进行了详述。  相似文献   

4.
王希清 《珠江水运》2014,(18):57-58
抛锚作业可能会撞击海底管道,这是一种偶然发生的事件,海底管线因碰撞而发生损坏是其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但是这对于该管道的安全运行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与影响。文章中分析了抛锚作业撞击海底管道后所采取的相关措施,以及抛锚作业撞击海底管道的机率,为进一步探讨提高探究海底管道在偶然发生时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峰 《中国海事》2014,(11):76-76
关于海底人的传说由来已久,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美剧《大西洋底来的人》也因此而风靡一时。但到今天为止,也没有人能弄清这种海底生物究竟是什么?不过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了不少海底人的痕迹,这也证明它们确实存在于这个地球上。  相似文献   

6.
裴红英  王道炎 《中国造船》2007,48(B11):640-644
水下管道维修前,需要对海床进行基础开挖使管道裸露出来,并在维修点周围形成一定范围的工作面,因此须要使用水下管道维修基础开挖的专用设备——海底挖沟机。在新管线敷设过程中,也需要先对海底实施挖掘开沟,然后进行管道埋设。介绍了一种海底挖沟机,特别是关于一种既能进行海底管道维修基础开挖,又能进行海底管道开沟埋设的具有双重功能的海底挖沟机。  相似文献   

7.
侯涛  安国亭 《中国造船》2002,43(Z1):206-209
本文简要分析了海底管道的各种损伤原因,简述了损坏形式及相应的修复方法.海底管道修复可以分为水面焊接修复和水下修复,其中水下修复又有水下干式高压焊接修复,机械联接器修复、水下机械式三通修复、水下环氧树脂套筒修复、法兰修复和外卡修复等修复方法.对这几种修复方法的修复过程以及各自优缺点进行了详述.  相似文献   

8.
有效的物流服务已成为啤酒行业成功与否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德国的Warsteiner啤酒和丹麦的嘉士伯啤酒(Carlsberg)这两家世界名啤酒制造商引进新的分拨系统后,有效地提高了利润率。德国另一名品牌贝克啤酒(Beck)也在努力提高其供应链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徐双华 《航海》2003,(5):42
美国研究员渥伦·伍德领导的科研小组,在对加拿大温哥华沿岸太平洋海底水合物的结构用声学方法(即用声波对准水合物层听取回声后),研究发现,这一地区海底水合物已经出现直径达100米的大孔洞,这些孔洞布满了海底,这  相似文献   

10.
如果我告诉你,除了人们常说的长满各种海洋植物的海底之外,还有另一片海底,这片海底看不见、摸不着,你一定不会相信。但是,这片海底不仅存在,而且还具有独特作用,它已经并且还将继续为人类的各种海洋活动作出贡献。如果有朝一日你登上潜艇,到那看不见天日的深海中遨游的话,你一定能够感觉到一片神奇的海底。所谓的另一片海底其家就是科学家和军事家们常说的“液体海底”。液体海底是由于海水中各处密度不同而形成的密度跃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盐度、深度及地理经纬度等诸多因素有关,但一般而言,在同一海域中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低的海水密度比温度高的海水密度大,盐度高的海水密度比盐度低的海水密度大。所以,在江河入海口处,由于江河中淡水的冲入,  相似文献   

11.
海底管道作为海上石油天然气开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担负着输送石油天然气的重要作用,但海底管道由于冲刷而引起的事故时有发生,故需研究海管管道冲刷启动发生原因及判断海底管道何时会发生冲刷,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本文从海底管道冲刷机理入手,明确了海床发生冲刷条件:实际海底底床切应力大于临界切应力时,海床发生冲刷,相反则不会发生冲刷;接下去又研究了波流联合作用下对海底管道海床的剪切力和不同底质海床抗冲刷强度,通过切应力与海床抗冲刷强度比较,从而判断海床是否发生冲刷启动。最后,通过印尼某海域实际工程案例验证该方法,证明该方法判断冲刷启动可行,也为以后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996年2月28日,一些海洋学家在太平洋上侦听水下声音时,收听到一种比音乐更为美妙的声响:这是一种有节奏的海洋地震的声音,这些震颤预示着延绵在美国西北海岸深海区的戈达山脊一带,将出现一次火山爆发。研究人员赶在10天之内奔赴山脊现场,亲眼目睹经海底喷发而诞生的新生洋底。 根据有关记载,此前海洋学家仅进行过一次海底山脊地震及海底喷发的现场探测。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埃  相似文献   

13.
李凡  李长锁 《中国造船》2007,48(B11):571-575
中海石油海洋工程公司(COOEC)首次在海底管线铺设中采用全自动焊技术,并首次在中海石油海洋工程公司(COOEC)承揽的东方1-1海底管线工程和渤南海管线项目中成功使用,新工艺的使用不仅大大提高了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我国在海底管道铺设工艺上又有了崭新的起点。为此详尽介绍了这种先进焊接工艺在东方1-1海底管道铺设中的具体应用开发情况。  相似文献   

14.
2013年3月12,日本资源能源厅宣布,"地球"号深海探测船当天上午从爱知县附近渥美半岛近海开采出"可燃冰",这是全球首次成功在海底开采出"可燃冰",成为世界上首个掌握海底可燃冰采掘技术的国家。消息一出,"可燃冰"开采再次成了热门话题,这不仅显示出日本在该领域的技术领先,而且必将刺激其他各国加速对"可燃冰"开采的推进力度。  相似文献   

15.
最近美国米特萨比布油船股份有限公司制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具有人工地震设备的海底石油勘探船。这艘命名为“活动探测号”的海底石油勘探船,总吨位为3338吨,能在世界任何一海域作海底石油勘探。该船能快速收集、处理和传递地质勘探数据。连  相似文献   

16.
苗春生 《中国造船》2005,46(Z1):91-97
本文以DF1-1海底管线铺设工程中使用DP船和ROV对海底管线穿越沙丘、砂脊段进行铺设后调查为线索,对使用ROV进行海底管线铺设后调查的要求和设备以及施工方法作了重点论述,同时对于海上施工以及设备调试等关键技术也作了相应的描述,这对使用ROV进行海底管线外部检测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崔燕 《中国船检》2010,(1):76-79
<正>海底电缆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50年,英国人John和Jacob Brett兄弟就在法国与英国之间的公海里用拖船敷设了世界上第一条海底电缆。1866年跨大西洋海底电缆敷设成功,实现了欧美大陆之间跨大西洋的电报通讯。时  相似文献   

18.
徐双华 《航海》2002,(6):17-17
“太空站”已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但你听到过“海洋站”吗?这其实是与“太空站”一样起探索作用的海底永久栖息地,它的命名是“海底特质综合研究”计划。 “海底特质综合研究”的代号叫做“绿洲”,目前虽然只是一项提议,但前景异常广阔。  相似文献   

19.
徐双华 《航海》2001,(2):27
美国海军目前正在模仿海洋生物,试图把海洋变成一张无线网络,以便使自己的潜艇艇员获得一种优势。 美国海军近三年来非常重视海底无线网络的建造,这其中的核心是研制声学调制解调器,它能把大量含有声音、文本和影像的数字数据以声波的形式在海底传送。 去年5月底,美海军用声学调制解调器演示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份海下电子邮件,从而揭开了  相似文献   

20.
徐双华 《航海》2002,(6):17
"太空站"已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但你听到过"海洋站"吗?这其实是与"太空站"一样起探索作用的海底永久栖息地,它的命名是"海底特质综合研究"计划. "海底特质综合研究"的代号叫做"绿洲",目前虽然只是一项提议,但前景异常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