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3月28日,河南力之星三轮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之星公司)2011年经销商、供应商大会在河南新乡正式举行。重庆宗申产业集团和力之星公司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供应商代表,共计1000人参加了经销商年会开幕仪式。宗申产业集团副总裁胡伟,宗申动力集团副总裁刘钢,  相似文献   

2.
品牌是一个企业生存的手段和竞争的载体。企业间的竞争集中体现在产品和品牌的竞争上。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众多跨国公司携强势品牌纷至沓来,国内企业普遍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而一个没有自己品牌的企业是难以“与狼共舞”的。对摩托车行业来说,新年伊始,我们已经闻到了品牌大战的硝烟味。宗申在海南召开了“中国摩托车品牌研讨会”,并与诸多经销商签订战略协议,欲全力打造“宗申”  相似文献   

3.
刘驰 《摩托车》2006,(5):62-63
在哈雷戴维森中国第一家代理商——北京哈雷戴维森隆重的开业典礼上,记者遇到了国内知名摩托车生产企业——宗申产业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周建川先生、营销管理中心副主任余发良先生、宗申摩托北京总代理段静媛女士一行。在一个国外顶级摩托车品牌的营销活动中出现中国摩托车生  相似文献   

4.
首先,《摩托车信息》社长兼总编李学平以中国宗申车队见证人的身份,讲述了中国宗申车队从诞生至今的10年历程中不为人知的故事。他说:“在中国摩托车行业能够如此执着投入摩托车运动的只有宗申,而取得如此辉煌的也只有宗申。”他坦言,一个企业能走多远,不仅取决于企业家的眼光,更取决于他的专注程度。宗申产业集团能够发展到今天,成为中国摩托车行业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这与左宗申先生的战略眼光和专注投入密切相关。中国宗申车队“只有征战、永不停息”的征战精神,  相似文献   

5.
日前,前民主德国总理、德国特殊事务部部长洛塔尔·德梅齐埃博士率团访问了宗申。在参观完宗申工业园后的座谈会上,洛塔尔·德梅齐埃博士对宗申产业集团CEO左宗申先生说:“您公司的展厅让我非常激动,有一种想驾驶您的摩托车到赛场上飞驰的冲动;在车间看见员工们兢兢业业地工作,感觉到您公司管理的规范;看了宗申·动力城,感到您对员工的关爱;听了您对新能源开发和技术人员储备情况的介绍,体会到宗申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希望。您不仅创造了中国摩托车制造业的奇迹,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更是我们德国企业合作的最佳选择。我回到德国后,一定会为宗申品牌做好宣传,我要当宗申的形象大使。”  相似文献   

6.
《摩托车技术》2004,(4):1-1
“首届中国质量竞争力高峰论坛”暨“首届中国摩托车(重庆)质量高峰论坛”,于3月6日在重庆市举行。宗申产业集团总裁左宗申,在本次论坛上提出了“3年打败日本合资企业”的目标,一语惊四座。  相似文献   

7.
杨柳 《摩托车》2005,(9):34-35
话说“营销案例”——有人说2005年是中国摩托车行业的洗牌年,原有的品牌将进行重组、调整和整合。企业一方面要技术革命,推陈出新,另一方面要营销品牌,占领市场。营销是联结产品和市场的纽带,是品牌深入人心的敲门砖,而现代营销更应该是一种营销组合,是五种观念的综合体现,即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这一点西方营销理论大师科特勒早有所言。现代企业的竞争,归要结底是营销的竞争。尽管营销理念尚未被所有的人认可和接受,但它已日渐走进我们的工作,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摩托车》杂志计划开办“营销案例”栏目,帮助经销商制定正确的营销方略,树立先进的营销思想,实施优选的营销战术,在消费者和经销商之间构架一座品牌营销的桥梁。在诸多的营销实践中,有一种营销战术就是服务营销,通过向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促进产品销售,推广企业品牌,巩固市场的认知度。宗申集团的雷锋服务品牌化之路,以真服人,以情感人,以诚待人,向读者诠释了服务营销的理念。我们希望通过此文的发表,一方面使读者更加理解宗申的品牌,让品牌的经销得到深化;另一方面,我们也对宗申集团把对用户的承诺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的做法表示由衷的钦佩;同时也希望全国各地各个品牌的经销商能够踊跃献计献策。———《摩托车》杂志社谨呈  相似文献   

8.
重庆是我国摩托车“三大板块”之一,在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设、嘉陵、宗申等知名摩托车品牌均诞生自重庆,在重庆举办摩托车博览会可谓得天独厚。然而,已经落下帷幕的2006 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却给我们留下了些许遗憾,但我们坚信中国国际摩托博览会能够不断地发展、成熟,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摩托车博览会。  相似文献   

9.
1“双核”摩托车问世集欧洲技术、赛车动力之所长的宗申双核摩托车,是宗申产业集团与意大利比亚乔、法国麦卡康姆公司联合设计开发、融合8年赛车运动经验,将赛车技术民用化,成功研制出的摩托车升级换代产品。宗申双核摩托车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欧洲标准,必将引发中国摩托车行业新的动力革命。  相似文献   

10.
行业     
左宗申:左示甲:摩托车应同等享受1%的消费税税率全国政协委员、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CEO左宗申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3份关于摩托车行业的提案,建议国家将“摩托车下乡补贴”再延长4年及摩托车应同等享受1%消费税税率等。  相似文献   

11.
宗申产业集团在2006年下半年营销会议上隆重推出了双核摩托车,它是继该集团"三统一"质量提升后的又一个重大举措,目的是为解决目前国际市场油价飞涨,国内欧Ⅱ摩托车动力不足等问题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惑。双核摩托车的核心技术为:微电脑控制补气技术、双点火发动机技术。据悉该两项技术是宗申集团与欧洲国家合作研发的,通过多次验证,其质量和性能都超过了国家标准。目前宗申产业集团几大主力车型已经全面升级为双核版,其中包括了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信息》2008,(1):84-90
中国宗申车队蝉联中国乃至国际赛车场的冠军,不仅为宗申产业集团和中国人赢得了荣誉,而且还为中国摩托车产业积累了宝贵的赛车技术。  相似文献   

13.
去年12月28日,从“2004宗申集团摩托车服务管理商、配套供应商年会”上传出信息,在中国摩托车行业濒临重要变局的前夜,宗申集团审时度势,对今后的发展思路作出重大调整。其要旨是:开启制造新时代,谱写发展新篇章;其具体步骤是:整合集团内部资源,建成专供宗申的配套群,携手海外著名企业,将宗由打造成执国内摩托车行业牛耳型企业,力求  相似文献   

14.
《摩托车》2007,(6):91-91
由中汽协摩托车分会主办.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承办的中汽协摩托车分会三届三次会员大会于2007年4月在浙江新昌召开。国家发改委产业司于永波处长、公安部公安管理科研所龚标主任、中汽协摩托车分会理事长靖波、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长陈爱莲及大长江集团、中国嘉陵集团、重庆力帆集团、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金城集团、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宗申产业集团等近80家企业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5.
《摩托车信息》2003,(11):15-15
重庆宗申集团力之星事业部,成立于2002年7月,是根据宗申集团"高效一体化"和多品牌的战略决策,将原宗申集团第二机车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力之星摩托车有限责任公司(均属集团全资子公司)进行一体化管理。力之星事业部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专门致力于宗申集团又一强势品牌"力之星"牌各型摩托车的研发、生产和营销,以"高效、快捷"开拓市场。拥有"力之星"赛车俱乐部和专业赛车队。  相似文献   

16.
为积极应对摩托车行业的严峻形势,促进重庆市摩托车产业健康发展,3月14日,重庆市经信委组织召开了本市重点摩托车整车企业座谈会。重庆市经信委副主任吴光主持会议,建设集团、嘉陵集团、力帆集团、宗申集团、隆鑫机车等重庆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重庆著名民营摩企宗申集团称,从4月15日开始。宗申摩托若出现质量问题,宗申集团将进行赔偿。 为了提升服务标准,创立行业标杆,展现“一切为了消费者,为了消费者的一切”的精神,宗申集团表示。凡是在2010年12月31日前购买的宗申摩托车09款/10款产品,若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出现了质量问题,宗申公司将委托经销商当场给予赔付,最高金额达2000元。  相似文献   

18.
重庆民营摩托车企业联合重组上演重头戏,7月2日,宗申集团与华洋公司合资组建“重庆宗申三机制造有限公司”的协议在渝签署。由此,宗申集团在“更强、更大”发展道路上再迈出坚实的一步。宗申集团为国内知名民营摩托车企业,在发展摩托车事业上独树一帜,获得了  相似文献   

19.
左宗申 上榜理由“ “中国龙·宗申梦”,一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彰显出左宗申做大做强摩托车产业的坚定意志。有梦想,就有希望,10余年间,宗申摩托从发轫到壮大,从默然无闻到名扬天下,跻身行业10强榜,一骑绝尘,霸气毕露。左宗申誓言:我将终身钟情于摩托车事业。专注,才能致远,左宗申是也。  相似文献   

20.
7月22日-24日,在有着火一般热情的重庆,一场由宗申产业集团导演的充满火热激情的大型盛会在渝州宾馆进行。 在这次以“新产品·新观念·新发展”为主题召开的宗申摩托2009年上半年营销工作会上,宗申产业集团总裁左宗申、宗申机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左宗庆、宗申机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人鑫等宗申产业集团的领导,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宗申摩托经销商共襄盛会。通过对上半年营销工作的总结、新车试骑、为优秀经销商颁奖、营销培训等活动,厂商一心,共同勾划2009年宗申摩托的市场蓝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