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借鉴日本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经验,首先,从法规的制定背景、日本国内危险品相关法规、法规体系构成3个方面分析日本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法规体系;其次,从运输网络、装运工具2个方面分析日本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设备设施;再次,分析日本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组织;最后,从技术安全、应急管理2个方面分析日本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日本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经验,对于提升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JR东日本首列E7系双频新干线列车于2014年3月15日投入商业运营,日本国家时刻表也随之进行了调整。E7系新干线列车由JR东日本和JR西日本联合开发,配属JR西日本的列车称W7系。新列车将于2015年3月长野延伸线开通后,在北陆新干线金泽—  相似文献   

3.
十七、日本铁路邮票 我国的近邻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建设高速铁路并以此闻名的国家,在铁路题材邮票的发行量上也居于世界各国铁路邮票的前列.该国发行的铁路邮票多以火车中心内容,不仅品种较多(近70种),且在题材上也具有一定特色.日本铁路题材邮票多紧扣现实,因而特别能反映日本铁路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最新面貌.由于笔者曾长期在日本从事高速铁路研修,所以收藏的日本铁路题材邮票亦相当之多,摘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焦点观察     
《世界轨道交通》2013,(11):13-13
环球时报 日本在东南亚的经营有两个特点,一是日企常“抱团出海”,在开展竞标活动时,日本负责金融和协调的综合商社、拥有运行技术经验的铁路各公司、制造车辆的川崎重工和日立制作所、在信号和通信设备领域具有优势的三菱重工、擅长运行系统的东芝,以及承接土木工程的大型承包商组成“日本联盟”。二是日本擅长通过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和日本商会等官方和民间组织向日本企业传授东南亚国家政;台、经济、法律和税务等领域知识,并举办各种活动与东南亚国家的政府官员和工商界人士建立良好关系,为日本企业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5.
日本铁路立法是不同历史时期政府铁路产业政策的法律化,表现形式分为铁路法律和铁路省令。日本铁路改革促成日本现行铁路法律体系的形成,其突出特点是为铁路改革进行专门立法。日本铁路法律体系主要包括铁路改革法、企业法、行业管理法、运输合同法、铁路建设法和劳动法等方面的内容。日本铁路建设法律制度重点包括日本铁路建设企业法律制度和铁路建设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对我国铁路建设投融资制度和铁路建设管理体制的建设具有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日本铁路建设法律制度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铁路立法是不同历史时期政府铁路产业政策的法律化,表现形式分为铁路法律和铁路省令.日本铁路改革促成日本现行铁路法律体系的形成,其突出特点是为铁路改革进行专门立法.日本铁路法律体系主要包括铁路改革法、企业法、行业管理法、运输合同法、铁路建设法和劳动法等方面的内容.日本铁路建设法律制度重点包括日本铁路建设企业法律制度和铁路建设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对我国铁路建设投融资制度和铁路建设管理体制的建设具有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东日本铁路的HayateE2-1000型列车组(下图)己经成功的创下日本铁路列车速度的新记录,时速达362公里。该列车在日本进行了一系列的夜间行车试验,4月6日试验达到最高速度。其间,时速几次达360公里,打破了1991年由东日本铁路的400系列  相似文献   

8.
一、会议概况第11届磁悬浮系统和直线驱动国际会议于1989年7月7日至11日在日本横滨召开。会议由日本电气学会,日本机械学会和日本土木学会联合主办。会议主要是就磁悬浮铁道,特别是其主要技术的磁浮力、直线电动机以及这些技术在轮轨铁道和一般产业领域中的应用交流信息。会议提交论文72篇(见表1),有日本、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特殊法人制度和铁路改革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日本的特殊法人制度角度探讨其铁路改革的发展变化。在日本的公益性法人分类中有一种特殊法人,是依据专门立法而设立的经济组织,其设立的目的在于有些经济活动不适于国家直接插手但也不合适直接交给私营企业去运营。日本铁道建设公团、运输施设整备事业团和日本国铁改革后形成的各JR公司等都属于特殊法人。特殊法人在日本战后经济复兴和实施各类经济社会政策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日本目前正在对其特殊法人制度进行改革。三个位于日本本州的JR公司在形态上已经接近完全民营化,但其特殊的地位决定了它们在相当长时期内将仍旧是保留一定公共性并接受政府管制的特殊类型企业。  相似文献   

10.
日本高速铁路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铁路》1997,(7):43-47
通过对日本高速铁路的建设和经营情况的实际考察,综合分析了日本高速铁路的发展、筹资方式、发展设想及其对日本经济发展的贡献。还介绍了日本磁悬浮铁路研究情况。从日本高速铁路的发展分析了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对我国发展高速铁路下一阶段工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日本新干线推销美国 "日本的新干线最快、最安全,拥有优异的运输能力,是一个高效的高速铁路系统".2009年6月底,赴美国推销新干线的日本JR东海会长在与美国政府相关人员和铁路专家会面时,发表了这番讲话.  相似文献   

12.
东日本铁路正在制造 2种新型电动车组 ,用于在东京地区的线路上运营。与此同时 ,东日本铁路正继续开发其新型高级通勤 (AC)列车。东日本铁路从 2 0 0 2年起一直在试验其高级通勤列车的样车 ,期望该车为新一代市郊列车奠定基础。然而 ,东日本铁路认为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对AC列车  相似文献   

13.
1994年4月,我受中国铁道学会派遣,到日本研修土木工程。经过8个月的生产实践和4个月的工程管理,我对日本的工程质量、效益与施工人员素质之间的关系有了真切的了解,感受颇深。 素质是质量的保证 在日本的商场里,日本人买东西没有挑挑捡捡的习惯,原因很简单:质量有保证,产品有信誉。日本人注重质量的例子随处可见。我所在的株式会社,是专搞建筑工程的。当一所建筑物交工的时候,地上没  相似文献   

14.
日本机车 日本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机车制造能力不可与西方工业强国同日而语,当时只能生产些小功率的机车,运行于同蒲铁路和伪满洲国。 图1是日本1907年制造的Consolidation型机车,代号CS_(51)(KD_(51)),全长14457毫米,模数牵引力60千牛,轴式1—4—0,运行于伪满洲国。 图2是日本1919年制造的Ten Wheels型机车,  相似文献   

15.
王萍 《铁道知识》2000,(6):21-21
日本东海铁路公司、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和日本铁道建设公司在山梨县共同修建了超导磁悬浮高速列车试验线路。该线路全长18.4公里。自1997年12月,开始进行牵引行驶试验和线圈加压试验,以确认导轨是否通  相似文献   

16.
1964年正值日本举办奥运会之际,日本首条高速铁路一东海道新干线开通运营,0系高速车辆闪亮登场,开启了打造新干线高速车辆的帷幕。以此为契机,由东海铁路客运有限公司精心制造的各型车辆陆续投入运营,堪称日本高速车辆制造技术的缩影。本文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日本高速车辆制造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文中也描述了各型高速车辆结构特点及主要技术性能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日本直线电机地铁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日本直线电机地铁从研发到实用化的发展进程。指出日本研发直线电机地铁的目的是节约地铁建设成本,其适用对象是大城市支线和地方中心城市;介绍大阪南港试验线的建设,以及最初研制的直线电机车辆的运行结果;论述在日本采用直线电机运营的各地铁线路的特点,以及日本直线电机技术进军国际市场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1945年初,美军兵临日本,准备对其实施最后的打击。美国空军昼夜不停地轰炸日本的铁路系统,为大举登陆铺平道路。然而,由于日本顽强地修复着被破坏的路轨,加之隧道太多,屏障了大部分机车,美军的轰炸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令美国军方十分焦虑。在这种情况下,美英盟军驻新德里的“心理战司令部”和“101缅甸特遣队”共同策划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心理干扰活动。他们以日本当时使用的火车票为蓝本,伪造了数百万张东京、大阪和其他大城市到日本各地的火车票。然后,用飞机把这些假车票空投到日本境内。盟军的心理专家认为,由于火车票随手可得,成千上…  相似文献   

19.
铁路撷趣     
《铁道知识》2004,(1):32-33
1945年初,美军兵临日本,准备对其实施最后的打击。美国空军昼夜不停地轰炸日本的铁路系统,为大举登陆铺平道路。然而,由于日本顽强地修复被破坏的路轨,加之隧道太多,屏障了大部分机车,美军的轰炸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令美国军方十分焦虑。在这种情况下,美英盟军驻新德里的“心理战司令部”和“101缅甸特遣队”共同策划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心理干扰活动。他们以日本当时使用的火车票为蓝本,伪造了数百万张东京、大阪和其他大城市到日本各地的火车票。然后,用飞机把这些假车票空投到日本境内。盟军的心理专家认为,由于火车票随手可得,成千上万的…  相似文献   

20.
JR东日本铁路公司是日本12家民营铁路公司之一,主要承担日本关东及东北地区的铁路运输业务。本文主要介绍了日本国营铁路民营化、JR东日本铁路公司的组织架构、经营战略、安全管理、车辆运用及维修管理体系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