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赵博  薛红军  许晓东 《机电设备》2011,28(3):15-17,20
海水淡化是人类解决淡水缺乏的必然途径,反渗透海水淡化适应性宽,无论大、中、小规模,还是海水或苦咸水都适用,是近20年发展最快的海水淡化技术,本文主要介绍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中的关键部件-海水泵的国内外研究、应用与发展现状,分析探讨了海水泵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船舶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出现的能耗高、体积大、噪声高等缺点,研发设计一种新型船舶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新型工艺采用1台中压供料泵与三合一循环泵串联升压的膜进水流程,三合一循环泵可实现高压泵、能量回收和增压泵三重功能。该泵可有效回收利用反渗透过程中的余压能量,使系统能耗大幅度减低;设备采用小型化和集成化设计,可适应船舶狭小的空间要求;整个系统泵机较少,且循环泵为容积泵,其工作往复频率低,故系统噪声相对传统海水淡化系统的噪声较低。该工艺可充分满足船舶海水淡化设备小型化、节能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贾.  MA 吴山 《机电设备》1990,(4):18-20
最近十年间,海水反渗透工艺已取得很大进展,导致了这个方法的应用迅速增加.反渗透已经实际应用于有咸味的水淡化,然而用于淡化海永则仍处于优化研究阶段.薄膜发展程度和给水预处理,这两个互相关连的主要不定领域,要求再进一步研究.本文试图作一大胆设想,并提出一个可能影响将来海水淡化反渗透工艺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制轻便实用的海水淡化装置,解决航海与海岛人员日常必要的淡水供应。方法:根据反渗透原理,经过海水预处理、高压反渗透淡化和操作控制诸程序,实现日产淡水500L以上。结果:制成的HY-1型反渗透海不淡化装置采用不锈钢外壳,自重51kg;各项技术性能测试和现场试用考核,指标均达到原设计要求。结论:本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性能可靠。可为航海与海岛人员提供日常必要的淡水需要。  相似文献   

5.
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已发展到商用阶段,它较之常用的蒸发器具有许多优点,不只是可大量节省能耗。本文结合英国皇家海军在南大西洋使用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的经验,介绍了反渗透海水淡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继6000马力样机大量试验之后,伦敦司东锰船用公接着又研究成功了一种使用寿命长、工作零件少的新型的调距桨。大家知道,将要进入制造的XL螺旋桨是一种适用于中型和大型船舶的螺旋桨。这种螺旋桨是总装式的,安装有经过预试的液压系统和气动电动控制机构。 XL螺旋桨主要设计特点是采用安装在主轴外部的主高压齿轮泵,完全不用高压转动密封。因此泵与轴一起转动,并由供油箱内一个固定的内齿传动环传动。泵把油箱里的油,经过主轴中  相似文献   

7.
谢启祥 《机电设备》1992,(3):1-4,39
水下舰艇主辅机的冷却、消防、压载、舱底等系统中使用的海水泵组的密封装置(包括单级离心泵组、串并联型式泵组、混流泵组和轴流泵组)以及艉轴密封装置的主密封部件,目前大都采用了机械密封型式。图1为船用变压力机械密封结构示意。图1 船用变压力机械密封结构示意图1—泵叶轮;2—泵组密封腔体;3动环组件;4—静环组件;5—弹簧座;6—应急密封组件。该机械密封的工作性能,除了在一定的转速下,对海水泥沙及海水造成的电化学腐蚀有专门的要求外,其密封腔工作压力的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就成为主要的矛盾。水下舰艇由于上浮下沉及坐侧海底,造成密封腔工作压力的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反渗透技术发展很快,美、日等国相继研制成各种高脱盐率和高水通量的半透膜。七十年代后期,反渗透技术已应用于海水淡化,并且开始在舰船上试用。本文综合有关文献资料,简要地阐述了国外反渗透技术的发展情况,并通过与蒸馏装置比较,论述了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在舰船上的使用价值。本文结论是:在无废热能可供利用的舰船上,反渗透装置与蒸馏装置相比,具有造价低、耗能量少,重量轻和尺寸小等优点,其前景是广阔的。  相似文献   

9.
正0引言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蒸馏技术和膜技术2种。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的水面船舶基本采用蒸馏式海水淡化装置;60年代末,另1种全新的方法——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崭露头角。随着反渗透膜技术的发展,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日趋完善。[1]反渗透法利用反渗透膜的半渗透特性,当进入反渗透元件的海水压力高于其渗透压时,水经过半  相似文献   

10.
船舶海水淡化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俊珍 《江苏船舶》2009,26(1):18-20
现代远洋船舶由于航程远、航期长,对淡水的需求量多,因而需要装备海水淡化装置。提出了船舶对淡水的要求,介绍了船用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及特点,通过海水淡化装置在船舶上的应用,说明蒸馏式和反渗透式海水淡化装置将普遍应用在现代远洋船舶上。  相似文献   

11.
1.前言海水一般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因此必须慎重地选定海水泵部件的材质。本文将叙述海水泵中预料到的腐蚀状况,同时还将介绍防蚀材质选定及防蚀实践。 2.流动海水腐蚀和材质选定各种钢铁材料在静止或接近静止的海水中的腐蚀速度一般是缓慢的,即使象软钢或灰口铸铁那样的廉价材料,每年的腐蚀速度也不过是0.1~0.4毫米左右。因而在这样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的主机冷却变量泵系统是一种可以根据主机负荷以及海水温度的不同来调节海水泵转速的主机冷却系统。文章详细叙述了海水冷却泵速度调节方法及其装置,以及实船使用过程中的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系统在节省能源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海水淡化成本,以深海钻井船为应用对象设计了1套产量为75 t/d的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并采用增压泵技术对能量回收系统进行关键性设计。测试表明,本套设备产水量可满足设计要求,能量回收系统可节约能耗达50%以上,产水能耗可降至4 kW·h/m3左右。该节能型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的研制将对我国开发海洋资源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船舶或海上平台安装空间狭小的问题,基于集成化思想和柱塞泵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集电机、柱塞泵、增压泵和能量回收装置于一体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电机泵,其中自冷却流道作为原海水循环流道,用以带走电机定转子产生的热量,保证电机泵整体的热平衡,突显出电机泵的结构紧凑,节能高效、低噪音等优点.通过流场分析技术,获得冷却流道主要结构参数对其内部低压原海水流动速度及流动均匀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自冷却流道腰形孔周向开度角和径向宽度的增加,会导致自冷却流道内低压原海水的流动速度有所下降,但同时会使得自冷却流道的通流面积有所增加,从而在保证电机泵壳体的散热效率不受影响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自冷却流道内低压原海水流动的均匀性,进而提高电机泵壳体散热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5.
王玉国 《航海技术》2021,(3):30-33,36
耙吸挖泥船的主要工作地点在沿海港口、大江大河航道.一般采用海水作为冷却水、消防水、泥泵封水、高压冲水、闸阀冲洗水、卫生间冲洗水.因为海水具有较强的盐分,需考虑海水管材质的耐腐蚀性,避免管道系统被海水腐蚀而泄漏;针对挖泥船工作环境中海水含泥沙多的特点,需要考虑管材的耐磨性;还需要考虑管材使用的经济性问题;也需要考虑适当减...  相似文献   

16.
膜片联轴器膜片结构强度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开奇  孙长江  徐鹏 《江苏船舶》2011,28(2):12-15,17
膜片联轴器在船舶推进轴系中应用广泛,特别用于高速船舶的推进轴系,其中膜片是膜片联轴器的关键部件,为研究膜片联轴器在高速轴段中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必须对膜片进行应力分析和强度计算.根据膜片联轴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综合考虑膜片承受的各种载荷及轴线不对中引起的强迫位移,对膜片的受力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实例,利用Pro/E绘...  相似文献   

17.
在海水淡化领域,人们业已研制了如多级闪发等多种型式的装置,而且都已付诸实用。在这些方法中,反渗透法海水淡化装置因其能耗低,近年来格外受到人们的注目。为考核反渗透膜的耐久性,做了6500小时以上的样机试验。试验证明:如果海水预处理不充份,可能引起膜的壅塞。至于日本制的膜,在长时间的试验运行中,仅用单级淡化海水,就显示了非同寻常的性能。本文简要介绍高砂技术研究所的反渗透法海水淡化试验,试验得出了有关给水品质与膜性能之间的关系的一些技术资料。文中还概述了采用直接凝聚过滤作为海水预处理的方法及其操作经验。  相似文献   

18.
40 000吨级绿色灵便型散货船采用中央冷却系统设计,配备3台冷却海水泵,1台为定速泵,2台为变速泵,可根据船舶动力装置的负荷、不同海域的海水温度和温控阀的开度,利用变频控制技术自动调节海水泵的转速、流量,从而达到有效降低船舶电能消耗及废气排放,在实现绿色环保的同时,也将改善海上运输效能.  相似文献   

19.
研发一型采用“泵进流出”开式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平台,通过海水泵将外界环境海水抽进养殖舱内,在养殖舱底部设置开孔将舱内养殖尾水自然排出,养殖舱始终与外界海水保持联通,内外液面持平且需要考虑自由液面对稳性的不利影响。针对在平台的完整稳性和破损稳性计算校核中实际反映开式养殖水舱与外界海水联通且考虑大面积自由液面的特点,结合现行规范的具体要求和浮体稳性原理进行分析,应用NAPA软件进行不同模式组合的计算验证,结果表明,完整稳性和确定性破损稳性中推荐采用考虑养殖舱浮力的计算模型,概率性破损稳性中推荐采用扣除养殖舱浮力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20.
高压树脂软管和尼龙11软管是当代最新产品,具有优良的应用特性,在发达国家正广泛应用。据日本“《橡胶年鉴》7—6高压树脂软管”(1991年版)一文中统计,日本树脂软管市场销售量以前增长速度为16%,现在年增长速度为20%。目前,高压树脂软管和尼龙11软管,已广泛应用于制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