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架式光电伺服轨距测量装置是由原轴箱式轨距测量装置改造而成的,采用了构架与轴箱间的侧滚和垂向位移量修正的技术,保证了跟踪轨距点的稳定性,消除了轴箱式轨距测量的不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
轨道状态确认车检测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速旅客列车安全运行的要求,研制用于轨道状态确认车上的轨道几何检测系统、环境监视系统、限界检测系统及车载局域网系统。轨道几何检测系统采用惯性基准原理、陀螺平台和计算机实时处理等技术,通过专用的数字滤波数学模型计算水平、超高、高低、轨向、曲率,解决不同运行速度和不同运行方向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问题;通过最新研制的车载局域网,实现计算机实时显示轨道几何波形、网络打印机打印波形图的功能。实时显示叠加轨道几何波形的线路周边环境图像。构架式光电伺服轨距测量装置,采用构架与轴箱间的侧滚和垂向位移量修正的技术,保证跟踪轨距点的稳定性,消除轴箱式轨距测量的不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3.
GJ-4型轨检车轨距-轨向检测系统改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原GJ—4型轨检车的轨距-轨向测量装置安装于轴箱上的轨距吊梁上。随着我国铁路行车速度不断提高,轨距吊梁相对于安装基准的位移加大,梁本身震动增大,造成轨距、轨向测量准确性显著下降,甚至有时无法检测,严重影响线路检查工作。为此对轨检车轨距-轨向系统进行改造。以激光摄像式轨距-轨向系统替换现有的光电伺服式轨距-轨向系统。采用加大延时的方法解决轨距轨向信号与其他检测信号的同步问题。数据处理系统的升级改造采用面向字节的同步协议优化传输数据,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实时显示和几何波形打印,以及实时超限编辑和汇总资料打印。该项技术已在全路GJ—4型轨检车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自动测量仪用于车辆滑动轴承的轴颈架工前后几何尺寸及粗糙度非接触式在线测量。仪器由光电探头、主控制箱、执行机构与伺服控制系统、计算机等组成。它集光学、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于一体,自动化程度高、测量准确、迅速。可对B、C、D、E四种轴型的滑动轴承轴颈的12个检测项目自动测量,而且可以控制轴颈车削后的粗糙度必须符合标准后才能滚压,可有效地控制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5.
用GeoBASIC开发测量机器人机载程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代表测量装备领先水平的目标自动识别型测量机器人(徕卡TCA或TCRA型全站仪)产品采用光电自动识别照标准技术配合伺服马达驱动技术,实现了测量目标的自动搜寻,照准,跟踪,测量,计算功能,从而使外业测量作业自动化成为现实,对这一产品机载程序的地次开发环境G BASIC进行了研究,并以该环境下开发的自动变形监测机载程序-超级观测员(SuperSurveyor)为例,介绍了开发过程的技术细节。  相似文献   

6.
深圳地铁轨检车检测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构架与轴箱间的侧滚和垂向位移量修正的测量技术、CCD光电传感器和高频响二维自控电路,研制出构架式光电伺服轨距测量装置,提高了轨道几何检测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钢轨波磨检测系统根据惯性测量原理,采用模拟—数字混合滤波的数据处理方法,消除了速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由数据库服务、数据采集处理计算机、数据应用计算机、高速网络打印机、QNX4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SQL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轨检数据实时处理软件共同构成了车载局域网数据实时处理系统,自动完成检测数据的采集处理、修正、合成,并根据需要以波形和表格的形式实时显示和打印输出轨道几何数据。  相似文献   

7.
介绍高速铁路精密控制网以及轨道状态测量仪应用于既有线复测,并提出采用零级电子轨距尺进行轨道测量,可提高复测工作作业效率,保证测量结果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数显轨距尺测量数据不能及时传输问题,研制铁路数显轨距尺智能化系统。介绍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通过蓝牙传输、RFID定位、检定周期提醒及综合分析等功能,实现数据播报、定位、轨距尺与手持终端及管理系统(PC客户端)间的数据传输和数据分析等设计目标。同时智能化系统可通过互联网将手持终端或数显轨距尺直接连接工务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传输及分析。  相似文献   

9.
代表测量装备领先水平的目标自动识别型测量机器人(徕卡TCA或TCRA型全站仪)产品采用光电自动识别照准技术配合伺服马达驱动技术,实现了测量目标的自动搜寻、照准、跟踪、测量、计算功能,从而使外业测量作业自动化成为了现实.对这一产品机载程序的二次开发环境GeoBASIC进行了研究,并以该环境下开发的自动变形监测机载程序--超级观测员(SuperSurveyor)为例,介绍了开发过程的技术细节.  相似文献   

10.
目前的铁路轨距尺检定工作以人工操作为主,效率低,无法满足现场应用需求。同时,检定结果可靠性受人为因素影响,测量不确定度会增大。为了提高轨距尺检定工作效率和测量结果可靠性,提升检定操作的自动化水平,开展铁路轨距尺自动化检定装置研究。基于轨距尺工作特点和检定要求,提出铁路轨距尺自动化检定装置的功能需求,设计铁路轨距尺自动化检定装置结构。利用轨距尺自动化检定装置测量轨距尺的示值误差,采用蒙特卡洛法,评定轨距尺自动化检定装置的轨距和超高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铁路轨距尺自动化检定装置计量性能满足要求,能够提高铁路轨距尺检定效率。  相似文献   

11.
1轨道检查车简介轨道检查车是采用惯性基准法检测原理,应用光电、陀螺、电磁、电子、伺服、数字处理、计算机等先进技术,能检测高低、轨向、轨距、水平、三角坑、垂直加速度、水平加速度等项目,能将各检测项目结果实时显示在计算机上和波形记录纸  相似文献   

12.
根据轨距测量原理,对轨距偏移量变化进行分析,提出利用轨距偏移量的变化对轨距检测是否失真进行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13.
浅谈提高轨检车动态检查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轨道检查车简介轨道检查车是采用惯性基准法检测原理,应用光电、陀螺、电磁、电子、伺服、数字处理、计算机等先进技术,能检测高低、轨向、轨距、水平、三角坑、垂直加速度、水平加速度等项目,能将各检测项目结果实时显示在计算机上和波形记录纸上,并存贮在磁盘内,同时还具有监视、录制线路状态及沿线外观和定性检测钢轨波形磨耗的功能,具有检测项目全、精度高、可靠性强、技术先进及很强的数据处理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扼要介绍航测仪器中常用的伺服反馈回路的基本原理,特点并对伺服反馈回路的调整、维修作比较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控制图是判断测量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一种图形记录。分析控制图的原理,运用控制图对轨距尺检定器检定装置和万能工具显微镜的稳定性进行考核,说明通过控制图表现的测量过程正常和异常情况。指出对于准确度较高且比较重要的计量标准,如有量值稳定的被测对象,宜采用控制图对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进行连续和长期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控制图是判断测量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一种图形记录。分析控制图的原理,运用控制图对轨距尺检定器检定装置和万能工具显微镜的稳定性进行考核,说明通过控制图表现的测量过程正常和异常情况。指出对于准确度较高且比较重要的计量标准,如有量值稳定的被测对象,宜采用控制图对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进行连续和长期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基于车载Lidar技术相关的硬件和算法的快速发展,具备发展成快速车载轨道测量技术手段的潜力,从而替代传统的地面人工轨道测量手段。针对其中根据钢轨点云获取轨道轨距、钢轨位置等参数的问题,定义了可变轨距轨道模型,并在此实现可变轨距轨道模型与钢轨点云的配准方法。新算法在配准迭代过程根据钢轨点云到轨道工作边的距离来动态调整模型轨距,从而在轨道配准精度和轨距测量精度两项关键指标获得了同步提高。通过模拟数分析存在不同轨距偏差、超高等情况下算法性能,并和单钢轨轨道模型和固定轨距轨道模型的配准结果进行比较。最后通过一段干线铁路的实测点云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单钢轨轨道模型配准后左右钢轨的平行性得不到保证;在直线段与固定轨距轨道模型配准精度和轨距测量精度基本相当,配准精度为0.16 mm;在曲线段可变轨距轨道模型配准精度和轨距测量精度不受轨距变化的影响,显著优于固定轨距轨道模型的结果,精度高88.7%。  相似文献   

18.
对SS4改型机车运行中牵引电机处于发电机状态和在牵引工况下、附挂运行中牵引电机处于电阻制动状态的故障提出了防范措施,对控制回路的主回路工况互锁控制、LCU逻辑控制单元的甩单节电路的控制关系以及显示回路提出了改进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成铁科技》2005,(4):F0004-F0004
由成都铁路局什邡瑞邦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GJY-T-2轨道检查仪。能通过电了、传感技术移动测量并自动记录标准轨距铁路轨道静态几何参数,自动实时测量并记录轨道的静态几何参数(轨距、轨向、水平及超高、高低、三角坑、轨距变化率)。用IC卡通过电脑USB接口将数据转存存电脑上,智能分析软件通过数学模型推算出10m、20m弦线上的轨向或正矢及10m弦长的高低,利用超高测量结果,判断三角坑的存在及其大小。  相似文献   

20.
T型铁路轨道检查仪为T形小车结构,在测量曲线轨距时,由于测量原理存在缺陷,测得的轨距中会引入固有误差(D值误差),导致“假轨距”问题。在分析轨距测量原理和D值误差,以及D值误差对轨距测量准确度影响的基础上,讨论短纵梁、线形参数补偿、增加轨距辅助测头等处理“假轨距”问题的常见方法,提出惯性轨迹补偿方法,并在试验线路上验证轨距补偿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惯性轨迹补偿方法补偿后,T型铁路轨道检查仪测得的轨距更接近实际轨距,且满足TB/T 3147—2020《铁路轨道检查仪》要求,重复性和一致性优于轨距辅助测头补偿方法。基于2种补偿方法效果的分析,提出优化铁路轨道检查仪标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