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LSPM)不同于传统沥青混合料,它由较大粒径的集料形成骨架和一定量细料进行填充,形成的单粒径骨架嵌挤连通空隙结构,空隙率较高,难以完全使用常规的马歇尔试验方法确定其沥青含量。笔者参考国内外排水性大粒径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确定方法,考虑沥青被集料吸收的比例,通过沥青膜有效厚度和集料比表面积初步确定沥青用量,提出了其计算方法,并结合设计空隙率、析漏试验与飞散试验综合确定LSPM最佳沥青用量。  相似文献   

2.
吕得保  刘寒冰 《中外公路》2011,31(2):248-251
通过对传统方法的分析,提出了沥青混合料集料比表面积确定的方法.沥青混合料的沥青膜厚度与其路用性能息息相关,计算沥青混合料沥青膜厚度之前,首先要确定集料的比表面积.通过对沥青混合料集料比表面积确定的传统方法和表面积系数的推导,认为现有的确定集料表面积的方法不够准确,然后通过矿粉和集料的表面积实测,提出了新的沥青混合料中集...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沥青膜厚度的估算方法,修正了集料的比表面积计算公式,对比了针对OGFC混合料不同沥青膜厚度估算方法的计算结果,提出了OGFC混合料沥青膜厚度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国家规范与特征因素模型法两种沥青油膜厚度计算方法为基础,通过公式变换提出以集料比表面积和沥青油膜厚度预估初始有效沥青用量的方法,比较分析了两种计算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结合Sup13配合比设计工程实例,以推荐的沥青油膜厚度为准反算有效沥青用量并与Superpave设计方法中有效沥青用量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以配合比设计中得到的最佳沥青用量为比较标准,研究表明,长边:短边=2∶1的特征因素模型法反算得到的初始沥青用量更接近于最佳沥青用量,可以作为选取初始沥青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集料的表面积因子计算出SMA混合料的平均沥青膜厚度,以混合料可容许的最大平均沥青膜厚为限制值,确定对于不同级配SMA可采用的最大沥青用量,为防止SMA面层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泛油提供了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6.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VMA的大小是根据集料的最大公称粒径和空隙率规定的。理论上讲,规范规定的最小VMA应该是此种混合料的临界VMA。笔者采用动态三轴蠕变试验对表面层AC-13型3种级配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研究,确定AC-13型沥青混合料的临界矿料间隙率值。沥青混合料在相同的沥青用量下,其耐久性与裹覆在集料表面的沥青膜厚度相关,沥青膜厚度越大,其耐久性越强;否则,反之。将确定的临界矿料间隙率值转化为设计空隙率下的矿料间隙率,并通过计算沥青膜厚度验证该矿料间隙率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沥青碎石玛蹄脂混合料最大沥青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集料的表面积因子计算出SMA混合料的平均沥青膜厚度,以混合料可容许的最大平均沥表膜厚为限制值,确定对于不同级配SMA可采用的最大沥青用量,为防止SMA面层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泛油提供了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外Mcleod设计法、ModifiedKearby设计法、南非设计法三种沥青表面处治设计方法,对比分析了3种设计法的设计参数、影响因素、设计出的沥青用量、集料用量以及沥青表面处治的技术性能。通过分析发现,南非设计法不仅考虑了交通量、集料特性、道路坡度、气候等因素,而且设计出的沥青用量最为恰当,是考虑因素最全面、设计的表面处治技术性能最优的沥青表面处治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鉴于Superpave体积设计法不能估算大孔隙率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在Superpave的基础上提出估算最佳沥青用量的新方法——"δ体积修正法";通过与以往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论证了该法对开级配、密级配等各种沥青混合料的广泛适应性;进一步论证了沥青膜厚度与沥青用量的相关关系;为工程实际中准确估算沥青用量或沥青膜厚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开级配透水性抗滑磨耗层材料组成设计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级配透水性抗滑磨耗层的材料组成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设计方法,本文在分析了有关国际上经验方法后,认为均有不足之处,为此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法。该法初选的集料组成按Ⅰ法计算,沥青油石比以集料吸入的沥青油石比和集料表面形成沥青簿膜厚度的油石比相加而得,并提出了粗、细集料组成检验的正确公式和油石比的检验方法,有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可供生产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