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了解与推广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特征与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提出沥青再生方法和最佳级配确定方法,并给出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温度范围及施工质量检验方法。实践证明,采用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路面维修可节省成本,节约资源与能源,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城市中心城区主干道沥青路面维修养护工程实践,从就地热再生复拌技术、工艺、施工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正确把握就地热再生应用技术,能够全面修复原路面病害、再生沥青混合料及沥青路面各项指标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同时能够改善沥青性能和路面结构、有效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为就地热再生技术在城市道路养护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湖南某高速公路原路面车辙病害进行系统调查,针对病害原因提出了SMA就地热再生处治方案;通过试验分析,对原路面材料进行了性能评测,确定了再生剂的掺加量,并分析了再生沥青和再生混合料的性能;阐述了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京珠(北京—珠海)高速公路临长(临湘—长沙)段就地热再生工程为依托,结合原路面混合料试验、回收沥青掺加再生剂试验及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可用于公路改扩建工程。  相似文献   

5.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时,级配的变异性会引起混合料出现离析、压实困难、层间连接不良等许多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再生后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从就地热再生材料级配控制出发,对原路面材料级配及沥青老化程度进行测试,并依据测试结果对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材料级配进行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再生混合料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开裂性等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就地热再生混合料各级配组成材料的严格控制与优化设计,可以获得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的就地热再生混合料,能够恢复沥青路面原有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重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试验工程为依托,对就地热再生技术运用的综合效用,从技术、经济、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试验性论证.结果证明:在合理的养护时机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可以有效改善路面性能,并降低养护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结合黄延高速就地热再生施工工程,对原有路面面层AC-13型沥青混合料进行就地热再生配合比设计。通过室内试验确定混合料中再生剂掺配比例,并采用马歇尔试验进行再生混合料的性能验证。从试验结果表明室内配合比设计的AC-13型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高温稳定性能均满足技术要求,可作为黄延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工程沥青路面AC-13型路面配合比施工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很多沥青路面处于维修、待修状态。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已成为沥青路面维修改造的主要方法之一。以就地热再生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原路面调查与评价、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验证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可有效指导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是一种新的路面养护技术。文章从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原理出发,分析了就地热再生技术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以及判断是否适合就地热再生应注意的问题,比较了就地热再生与传统工艺的优势和差别,介绍了就地热再生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0.
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现场再生利用,在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结合黄延高速就地热再生表面处治工程,从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合、原路面加热、耙松、再生剂喷洒、混合料摊铺等方面分析了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施工工艺方面的要点及注意事项,以期为就地热再生技术的现场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关键技术,本文结合某公路改建工程,设置试验路段进行分析,阐述就地热再生技术不同施工方法的特点,探讨再生剂掺量确定、旧路面加热、再生混合料的摊铺及碾压等多个方面,并对就地热再生施工关键环节进行质量监控,结果表明: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路面改建可取得良好施工效果,且对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利用率高,可有效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2.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现场再生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文针对目前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出发,结合工程实例,对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3.
牛文广 《中外公路》2019,39(5):50-59
就地热再生技术是一种发展前景较好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该文在全面了解就地热再生研究历程的基础上,从就地热再生技术适用性、再生混合料设计、再生路面结构、以及现有相关专利数量和实体工程应用效果等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总结概述。  相似文献   

14.
依据江苏省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基于再生加热设备的加热温度、路面抗滑性能、渗水系数、平整度和压实度等指标对比分析不同就地热再生装备处治路段的短期效果;进一步基于车辙深度、路面抗滑性能和平整度等路表指标分析就地热再生技术的长期处治效果,结果表明,本文分析的两种就地热再生装备处治效果基本类似,且就地热再生工艺处治路段的车辙深度在通车4年后仍处于5mm以下,表明对路面车辙具有良好的处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原路面加热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的核心工艺环节,为探寻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组运行速度及加热功率的合理组合,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过程的传热模型,结合就地热再生原沥青路面加热特点,将传热模型转化为沿路面深度方向的一维传热,并依托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实体工程,通过现场埋置温度传感器,监测加热机不同加热功率下路...  相似文献   

16.
旧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并加铺技术,将老化路面利用就地热再生机理进行就地热再生,再生的同时加铺一层新沥青磨耗层,再生旧路面与加铺新料同时进行,两层之间是平面热结合并同时碾压,再生路面整体强度很好。实践证明,可节约资源,100%地利用旧路面沥青混合料,生态环保。施工现场作业面为半封闭路面施工,不产生封路施工问题,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7.
HHR5161LYH型高速公路路面综合养护车采用先进的“热再生”沥青路面修补技术,以加热墙对病害路面的沥青混凝土进行就地热再生,使路面修复部位形成均质的热接缝。  相似文献   

18.
采用智能化监测设备获取就地热再生高温加热后的沥青路面温度分布,研究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中高温加热对SBS改性沥青的老化与再生效果的影响;采用常规试验和红外光谱分析,对比室内外再生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沥青经过长期自然老化后低温性能下降,黏性增强,再生剂加入可改善老化沥青的低温延展性能,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再生剂加入有助于调整老化沥青的组分。就地热再生高温加热后沥青路面的表面温度可达230℃,原路面老化改性沥青经过加热机高温加热后发生二次老化,此外,现场再生沥青的性能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综合室内外原路面老化沥青的再生效果,提出需根据原路面老化沥青的现场再生情况,为现场施工质量的保证留出一定的再生剂余量。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很多沥青路面需要进行养护维修,就地热再生技术正逐步成为沥青路面改造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对旧路面的调查、评价与旧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检测,在旧沥青中掺加适量的再生剂使旧沥青恢复性能要求,得到有效的再生。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采用就地热再生工艺恢复旧路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20.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现场再生利用,恢复路况水平,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沥青路面在再生过程中,由于沥青老化、集料磨耗等因素,易出现混合料配合比控制困难、性能不稳定等问题。本文从就地热再生材料设计控制角度出发,对再生混合料设计进行研究,通过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开裂性等沥青混合料性能检测试验,对再生混合料性能进行了验证,并对再生混合料材料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