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长高速公路古滑坡治理措施与施工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高速公路通过古滑坡路段,路基与边坡施工可能导致古滑坡复活。杭长高速公路K56+038~+215段古滑坡开挖边坡时,采取了抗滑桩等措施防止复活。经在施工中采取现场观察及对地表位移与沉降、深层水平位移、地下水位、抗滑桩钢筋内力和抗滑桩挠度等进行了为期1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古滑坡在边坡开挖中未受到影响,滑坡稳定,加固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永宁高速公路A13标K106+270~+570右侧滑坡进行深部位移的监测,迅速查明滑坡的滑面深度及滑坡规模,验证了地质勘查查明的滑坡体滑面的深度,为该滑坡治理提供设计依据,同时通过对滑坡变形的监测,为施工的安全起到预警作用,确保治理工程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3.
路基边坡失稳勘察及稳定性分析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衡和 《公路工程》2008,33(3):164-167
以物探、地质调查及深部位移监测等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常吉高速公路k131+450~k131+540段路基边坡产生滑坡的原因,并用传递系数法对该段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计算,最后通过提出了滑坡处治建议。  相似文献   

4.
简介渝宜高速公路张家坪滑坡体运行期情况,采用深部位移、表面位移、重点部位位移及桥梁上下部偏移对张家坪滑坡运行期进行长期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坡体巡查、边坡变形发展趋势分析及边坡安全预警标准对滑坡体稳定性进行评价,为边坡安全运营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风化岩滑坡滑面判定与综合整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滑坡是高速公路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滑坡滑面的判定和综合整治是解决滑坡问题的关键.浅变质岩风化层岩体破碎,工程性质与岩质边坡和土质边坡有较大差异,工程勘察与性质评价较为困难.文章以钻孔深部位移监测为主要勘察和评价方法,对王家寨滑坡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准确判定了滑动面的位置和滑坡的稳定性;采用坡面框架锚固、坡脚锚索桩支挡以及钻孔排水等综合措施进行了成功治理,使王家寨滑坡得以稳定.  相似文献   

6.
红岩村滑坡地处深切峡谷区域,由于高速公路建设开挖坡脚而形成的典型滑坡,采用了削坡、抗滑桩和锚杆加固等工程治理措施。为了确保该滑坡治理工程的安全施工及验证其加固效果,对其进行了施工期变形监测,通过分析深部位移和地表位移两种监测结果,揭示了滑坡的蠕滑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7.
针对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K97+300~+500段开挖顺层边坡引发的滑坡,对滑坡的发展过程、变形破坏特征等进行调查研究,并对产生滑坡的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鉴于边坡岩体顺层,且第1级边坡局部有薄层炭质页岩的易滑软弱夹层,在前缘开挖临空后易产生顺层滑坡,边坡施工开挖后一直处于蠕动变形状态,若采用矩形抗滑桩需人工挖孔,施工安全风险大,还面临竣工通车的工期压力,因此采用旋挖钻机成孔的双排预应力圆截面抗滑桩+钢花管注浆+锚杆框架植草护坡+浆砌片石护面墙+排水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根据晴兴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YK5+100~YK5+230路段边坡右侧上方坡体发生大规模坍塌的情况,对滑坡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行的治理方案,滑坡治理施工完毕后,坡体稳定,滑坡治理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深汕高速公路K102处滑坡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汕高速公路K102路段地质复杂,岩土软弱,地下水丰富,施工以来地质病害不断,发生多处滑坡。对滑坡整治设计、施工、滑坡位移监测等方面作了介绍,并对边坡整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滑坡是高等级公路建设中的一大难题,该文通过对广东梅河高速公路中K111+286~K111+433右侧层状风化岩石边坡滑动的地质勘探及边坡位移监测的资料的研究,分析了该特殊边坡的滑坡成因及其后续发展动态,提出了充分利用原有加固工程措施,如加固边坡、提高整体性、增加地基承载力及疏堵排水多种方法结合的综合治理滑坡技术,从而提出相应的加固措施,通车后多年的监测表明,该加固措施是可行的,该综合治理技术是有效的,可供类似工程项目借鉴。  相似文献   

11.
职雨风  袁坤 《路基工程》2019,(1):234-240
顺层滑坡是高速公路建设中最常见的滑坡灾害类型。以平兴高速公路K1627+520~+680左侧桥下边坡为例,从该边坡开挖揭露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着手,结合边坡两次变形及变形成因,剖析顺层边坡的滑动机理,并提出相应处理对策。治理后的路堑边坡为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2.
选取某高速公路K1520+264~+330段滑坡处治工程,首先对其滑坡情况与地质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以抗滑桩支挡为主和锚杆加固为主的两种施工处治技术,通过应用EMU岩质边坡软件进行稳定性验算,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对典型边坡处治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最终选择锚杆加固为主的处治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滑坡综合处置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江西泰井高速公路K56+725~K56+900段右线路堑边坡滑坡防治工程实例,分析了滑坡的形成原因、防治对策和施工控制措施,并总结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三穗至黎平高速公路K109+300~+860段右侧路堑边坡在施工开挖至最下一级边坡时,由于雨水下渗,坡体出现局部坍塌。在卸载清方过程中,边坡多次发生垮塌。随着连续降雨,坡体内地下水排出不及时,继而形成牵引式滑坡。根据该滑坡特点采用分区、分段的综合处治方案,即"抗滑挡墙(墙后干砌片石)+纵向渗沟+环向截水沟及渗沟的综合处治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处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红黏土路堑边坡软土化滑坡是一种特殊的复杂水毁型滑坡,传统边坡加固方法难以有效治理。文中通过对平汝(平江—汝城)高速公路K125+850—950段红黏土右路堑边坡土体结构特征、滑坡演化过程的分析,分析了红黏土路堑边坡软土化滑坡形成的原因及采用土工格栅加筋土治理该类滑坡的适宜性,介绍了新型土工格栅加筋土墙加固滑坡的施工要点和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赤水河谷旅游公路K93+203~K93+496段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降雨诱发型滑坡为研究对象,在现行规范要求的方法的基础上,将有限元分析法和极限平衡法相结合,讨论在持续降雨与地下水变化的相互作用下边坡的触滑机制和治理措施。通过分析发现:该滑坡目前的稳定性差,强降雨和地下水相互作用为滑坡形成的主要诱因;该滑坡滑动面位置与边坡土体的透水性相关,边坡稳定性系数与强降雨时间有一定相关性,边坡失稳发生在不透水边界上。此外,对抗滑桩桩身受力状态进行了分析,可为设计方案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梅河高速公路程华段高填路基边坡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波  张明剑  李鹏 《路基工程》2010,(5):198-200
结合梅河高速公路程江至华城段K17+580~+750高填路基地质勘测资料,通过对地表及深部位移监测,准确地判断了路基滑坡病害的性质、产生原因及滑动面的位置,提出了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工程加固的治理措施,使滑坡得以稳定。  相似文献   

18.
常吉高速公路K162+800~K163+000段岩坪滑坡是湖南省常吉高速公路上规模最大的滑坡,是近二十年来湖南公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的红砂岩滑坡,也是湖南公路建设史上由推移式滑坡+牵引式滑坡组合而成的性质最为复杂的岩石滑坡.通过对地质资料的深入研究,利用地面位移监测网等多种手段,深入剖析了滑坡产生的原因及特征;合理选取地质计算参数,利用运动单元法进行稳定性分析,对《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在边坡计算分析方面的不足之处予以补充,对各种处治方案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最佳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19.
针对耒阳至宜章高速公路G标段k244+400~800段开挖路堑边坡引起的滑坡问题,在论述该滑坡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该路堑边坡的滑坡机理,提出了相应经济、合理的边坡防护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20.
娄(底)-新(化)高速公路K57+700~K57+900段墨溪滑坡是湖南省近年来极典型的由路基加载引起的推移式+牵引式巨型山体滑坡。笔者通过对地质资料、深部位移监测和地面位移监测等多种手段获得的反映滑坡成因和动态发展的成果进行系统研究,深入剖析了滑坡产生的原因,合理选取地质计算参数,利用运动单元法进行稳定性分析,合理制定了抢险方案,并依此进行了处治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