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ITS的发展及其在上海地铁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ITS)的由来与基本内容,并结合上海地铁的实际情况,分析发展ITS的基础条件与前景。  相似文献   

2.
智能交通系统(ITS)在铁路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华国  虞卓 《中国铁路》1998,(9):9-11,8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近年来国际上很引人注目的交通运输科技发展的新领域,它的基本是用高新技术综合解决当今世界的交通拥挤、堵塞、安全、扩能以及与环境协调发展等问题,它在发达国家已得到发展,部分成果已达到实用的地步。文中简要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及核心基础设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发展我国铁路智能交通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发展我国铁路智能交通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卢乃宽 《中国铁路》2001,(1):25-28,48
结合世界各国出现的新一代铁路无线通信技术,说明铁路运输需要专用的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文中重点分析了多信道、集群和GSM-R3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功能差异,介绍了这些技术的应用情况,并探讨了我国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新一代移动通信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维  朱刚  谈振辉  李承恕 《铁道学报》2004,26(5):115-120
介绍了新一代移动通信国内外的研究情况以及新一代移动通信新的应用领域,特别强调了新一代移动通信在智能交通系统与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中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描述了新一代移动通信的基本特征、典型系统和体系结构;并对新一代移动通信可能涉及的主要核心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依据ITS理论与系统工程思想,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城市轨道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并对UMITS的基本构成进行了论述,对UMITS体系中旅客向导系统(PIS)的服务内容与功能进行了新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4G移动通信技术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第4代移动通信(4G)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实现4G移动通信需要解决的多项关键技术。包括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载波传输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智能天线技术、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IMO)、IP网络技术。  相似文献   

7.
面向21世纪的智能交通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能交通系统是集通信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为一体的新型交通系统,在提高能力,保证安全和保护环境方面均有明显的效益,因此成为全球公认的面向21世纪的交通新科技,分析了智能交通系统的设计目标,功能,内容和效益,并对我国开展智能交通系统的情况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智能交通系统框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依据智能交通系统的理论与系统工程的思想,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轨道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并对其基本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体系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GPS和GIS在智能交通系统(ITS)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文彬  郭淳等 《铁路航测》2002,28(2):35-37,40
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智能交通系统(ITS)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简要阐述ITS的概念和基本组成模块,介绍了GIS,GPS在ITS应用中的主要作用和问题,展望今后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10.
概要介绍了第4代(4G)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重点讨论了4G中的关键技术,包括MIMO+OFDM、智能天线和联合检测技术,先进的信道编码方式,软件无线电以及基于IP的核心网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中国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网络与GSM-R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滨 《中国铁路》2003,(3):33-35,39
目前,中国铁路既有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无线列车调度电话、站场无线通信,集群移动通信等系统。这些通信系统已不适应中国铁路信息化、调度指挥和安全生产,以及青藏铁路、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等技术的发展需要,在分析中国铁路运输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模型和业务模型及二次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特点及在新建铁路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斌 《电气化铁道》2005,(1):42-44,50
集群通信系统是基于数字时分多址(TDMA)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可实现多业务、高质量、高速率的移动通信。集群系统由集群交换机、集群基站、终端设备、网管工作站、铁塔和天线、调度系统等组成,多种呼叫优先级、故障弱化功能、虚拟网功能等特点适应了铁路无线通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受美国交通部(DOC)联邦铁路管理局(FRA)委托,美国交通部研究与创新技术管理局(RITA)John A.Volpe国家交通系统研究中心,对精确列车控制(PTC)和智能交通系统(ITS)技术集成进行研究。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在公路一铁路道口(HRI)安装成本适当、标准的系统装置,改善安全状况,取得快速安全防范效果。此项研究的直接目的是通过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4.
蒲云 《铁路现代化》1998,(2):55-57,61
智能运输系统(ITS)是近年来国际交通领域运用高新技术迅速发展起来、先进的、具有智能化功能的综合立体运输体系。智能铁路系统IRS是ITS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结合国外IRS的发展经验,提出了我国开展IRS研究的发展战略,为我国规范化、标准化开发IRS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编组站调度指挥智能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广伟 《中国铁路》2009,(11):61-64
铁路编组站调度指挥智能化管理是智能交通系统(ITS)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依据编组站调度运输生产作业流程、性质和特点,运用智能交通管理理论,在对原编组站调度指挥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系统优化和改造的基础上,采用新的调度作业组织模式,实现调度指挥的智能化管理,以达到减少人工作业环节,防止人为差错,提高运输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为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智能高速铁路的创新应用,基于中国智能高速铁路战略发展规划和当前时期的体系架构,结合成渝中线(重庆—成都)高速铁路主要特点和全生命周期应用需求,提出了以智能铁路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平台为核心,包含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3大板块智能应用的成渝中线高速铁路智能化方案,阐述了智能高速铁路AI平台主要功能、智能应用主要工程内容和通信网络构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进入商用阶段,对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也成为了国内外通信界关注的热点。下一代无线通信的主流是随时随地的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缝的高质量无线业务,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软件无线电、智能天线与MIMO技术、OFDM技术以及Ipv6技术。对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客运站的特点和发展现状,提出一种无线通信调度系统,研究与车站到发管理系统的信息共享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无线视频监控和视频通话等技术.介绍系统组成、工作原理、主要功能、典型操作界面和关键技术.该系统具有便于使用、界面友好等特点,可为铁路客运站日常运营和应急指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上海市开展智能交通系统(ITS)研究的过程和现状,提出了一个对数据进行采集、加工、存储、响应的框架体系。上海公共交通信息平台的建设可以在现有设备基础上,统一规划、分步建设,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中国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网络建设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用中国铁路综合业务和信息化的需求,十分有必要建设中国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网络,为铁路提供综合语音、数据和图像的移动通信,满足各部门对调度通信、公务通信的功能需求。本文从中国铁路无线通信的现状和不足、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网络的必要性、系统制式选择等几方面,阐述了中国铁路建设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网络的前提条件和推动力,从总体发展思路和系统模型等方面阐述了建设的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