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编译自英国著名的中国防务研究网站“每日中国防务”,有助于我们了解歼-8系列战斗机的发展脉络。本刊编发此文并非证实原文观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美国对中国歼—8歼击机发展的影响是通过正反两个方面体现的。1980年之前,中美之间的军事对抗是影响中国歼击机发展的主流方式。1980年以后,中美之间对抗结束,从对手变成了合作伙伴,两国从l986年开始就改进歼~8Ⅱ战斗机进行了合作,项目代号为“和平典范”。合作在技术上是相当成功的.但最终由于两国政治问题而终止。尽管各方对这次流产的合作褒贬不一,但美国先进战斗机系统的设计理念还是深深地影响了中国。  相似文献   

3.
歼-8战斗机是国内自行研制先进战斗机的成功尝试,但其完成试飞任务时已经严重落后于世界战斗机的技术水平。为此,歼-8基本型刚刚完成就开始改进型号的开发,这就是后来的歼-8Ⅱ。  相似文献   

4.
仅仅在两三年以前,即使是许多航空业内人士也曾认为,中国的歼-7E/MG极可能是中国版米格-21系列改进型的最后一种型号。因为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改进为下颌进气的试验型歼-7FS和被称为歼-7终极改进型的歼-7MF已先后公开亮相。特别是在2000年珠海航展上,首次公开展出的歼-7MF模型以其独特的气动布局格外引人瞩目。 然而,就在关注中国航空的人们翘首期待歼-7MF早日跃上蓝天之时,不经意间,成飞公司叉悄然推出了仍然采用歼-7E相同气动布局的歼-7G型战斗机,并很快投入量产。2004年底,国内就有多家媒体报道了该型战机装备中国空军的消息。2005年4月25日,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也开始换装歼-7GB。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空军对歼-7G有较高的满意度。那么歼-7G战斗机是一种什么性能的战斗机呢?它与外观几乎完全相同的歼-7E/MG叉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发展及提高呢?本文就根据国内已经公开发布的信息进行一下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空军成立之初要承担繁重的国土防空任务,战斗机在其整个建设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在较短时间内培训出足够数量的战斗机飞行员更是十分紧迫的任务。于是,作为训练战斗机飞行员的战斗教练机随之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已先后研制了歼教-1、5、6、7等4种型号、十几种改型的各类教练机,满足了海、空军不同时期的主力战斗机(如歼-5、歼-6、歼-7以及歼-8等不同机型)飞行员的训练要求。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军航空兵战斗机部队是用来争夺海上制空权、为攻击机护航并保护出海作战的我水面舰艇空中安全的重要力量。虽然中国海军航空兵目前已经装备有歼-8系列战斗机和新型远程多用途战斗机,但是海军航空兵现役歼-7系列战斗机仍然是现有装备中的主力机型。如何在实战中充分发挥歼-7战斗机的作用,对中国海军航空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从苏联引进战斗机生产线后,很快实现了战术飞机的自主保障,并在随后20年的对外支援中,向朝鲜、越南等国家援助了多个型号数百架战斗机。随着70年代中国对外交往与政治脱钩,战斗机出口也开始转向纯粹的军事贸易,向埃及出口的歼-6成为首个战斗机出口项目。从80年代开始,中国对外出口较先进的战术战斗机,歼-7和强-5支撑起了军用飞机出口的品牌,FC-1“枭龙”更是将中国战斗机的出口由以低成本取胜的过时装备转向与国际同类同标准机型的竞争。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型多用途战斗机从研制开始就一直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可以说是国产航空装备中最为神秘而又最易引起争论的型号。中国航空工业建立55周年庆典表彰结束之后,在公开发行的多家军事刊物上陆续出现了国产新型多用途战斗机的照片和介绍文章。 根据公开发表的照片,新型多用途战斗机采用了腹部进气和近距耦合的鸭式气动布局设计,整体布局设计与欧洲的“台风”、法国的“阵风”、瑞典的JAS-S9和以色列的“狮”(LAVI)式战斗机属于同类。JAS-S9和“阵风”战斗机采用了机身两侧进气(“阵风”为两侧肋下进气),“台风”采用的是远距耦合鸭式气动布局,而中国新型多用途战斗机在整体结构和气动布局上与以色列的“狮”式战斗机最为接近。[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现代战争中,是否拥有制空权是决定战争胜负关键之一,这直接体现着双方空中作战能力的强弱,而空空导弹达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中国大陆空军和海军航至兵装备歼-7、歼等第二代战斗机的现代化改进型及引进的第三代苏-27、苏-30MKK战斗机;而台湾空军也从美国购入了150架F-16战斗机、从法国购入了60架“幻影”2000-5战斗机及130多架自制的IDF战斗机,完成了由第二代战斗机向第三代战斗机的换代。在装备和引进的同时,双方新型战机所使用的空空导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将对两岸现役或即将入役的空空导弹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2006年12月29日,正当人们准备着迎接新的一年到来之际,中国央视《新闻联播》节目突然少有地对当时仍然神秘的国产新型第三代战斗机歼-10进行了近10分钟的报道。此举不仅证实了这种中国新型战斗机的存在,同时也向外界表明该机已经实现了批量生产、装备部队并成建制地形成了战斗力,这种长期笼罩在迷雾中的新型战斗机就此揭开了神秘的面纱。随后,国内有关单位也陆续向外界介绍了更多关于歼-10的信息。尤其是在2008年11月举办的第7届中国珠海航展上,中国空军更少见地派出了包括2架歼-10在内的中国空军一线主力飞机参展,并进行了静态和动态飞行展示,刚刚公开的歼-10无疑成了这届航展的焦点,使人们第一次有机会与国产最先进战斗机"亲密接触",同时得以对其各方面性能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在2004年珠海航展上,国产兵器有不少亮点,但国产最新型歼-10战机的缺席,却让不少期待中的军迷和航空爱好者们再次大大地失望了一回。歼-10的缺席其实是预料之中的事,因为习惯上我国只在公开场合展示一些外贸型军品,对我军自己装备的那些兵器则一向是讳莫如深。关于歼-10,国内外不少传媒旱已经纷纷报道过。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些传闻的真伪,但歼-10是一种当代先进的战斗机已是不争的事实,歼-10的推出必将大大提高我空军的作战实力。然而,《汉和情报》杂志特约记者、军事评论员平柯夫又爆猛料,称从这次航展上播放的资料录相及相关人员的谈话中已然发现了中国第四代战斗机的踪影。那么中国第四代战斗机究竟是什么样呢?本文依据散落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探寻。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2月29日,神秘的歼-10战斗机正式见诸国内各大媒体,该型机以其新颖的造型和优异的性能尽显国内自行研制的第一种国际第三代战斗机的风采。歼-10的装备并形成战斗力是中国加强空中作战力量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也在战术和技术上给中国空军带来了新的促进和选择。  相似文献   

13.
歼-10的公开和随后展现出的强大战斗力改变了国际上对中国航空技术水平的传统认识,正是它的出现使中国进入到能够独立研制第三代战斗机的国家之列,而歼-10的批量装备在带给国人振奋的同时也给各种对手以极大的震撼。  相似文献   

14.
再谈歼-10     
歼-10,这种一直隐藏在神秘面纱之后的中国新一代高性能战斗机,随着2006年12月29日央视新闻联播的播出而展示在国人面前,歼-10的公开不但使这种飞机的存在得到了最为权威的证实,用事实证明了中国航空武器装备飞速发展的整体效果,而且从中也可以读出很多值得玩味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据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和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中国从2002年开始同俄罗斯洽谈购买24架新型苏—30MK2(也称苏—30MKK2)多用途战斗机。引人注目的是,与以往的苏—27SK、苏—30MKK等战斗机不同,这批先进战斗机并不是为解放军空军订购的,而是为解放军海军航空兵订购的。  相似文献   

16.
垂直/短距起降(STOVL)战斗机在冷战时期得到了各航空技术强国的广泛关注,西方国家和苏联都投入了很大的力量试图使这个技术实用化,即使是中国也在技术相对薄弱的情况下进行过“四号工程”这样的项目。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早期发展虽然轰轰烈烈但成效却不高,实用化的战斗机只在英国和苏联得到了小规模的应用。目前,装备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国家中,除了英国(空军装备少量“鹞”式)和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AV-8B)之外,其他使用这类飞机的大都是拥有小型航母和引进“海鹞”(AB-8B)的国家。 航空技术的发展和型号研制成本的迅速提高使现代战斗机的发展更加困难,曾经开发出“鹞”式战斗机的英国目前已经失去独立发展新型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能力,前苏联在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发展中辉煌一时的雅克-141现在已经销声匿迹。具备研制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实力的国家数量在冷战后迅速萎缩,曾经的强国在技术上的衰弱衬托着美国的JSF计划更加雄心勃勃,以致在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型号和技术应用上目前出现了美国一强独大的局面。中国摸索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技术的发端是70年代的“四号工程”,80年代与西方关系的缓和也曾使“鹞”式一度接近了中国,但经济和技术上的问题最终使研制和引进的道路均未走通。 目前,海军和海军航空兵在中国国防战略中的地位正迅速增强,随着中国海军对舰载航空兵的重视和远洋海军发展的需要,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又一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前苏联解体后传出中国准备从俄罗斯引进雅克-141的消息虽然已经被证明不实,但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对中国国防的发展确实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世界航空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也使中国的航空工业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为笔者对国产“飞豹”歼轰机的改进设想,文中所及的“飞豹”的各种数据均已公开发布,不足之处请广大读者指正。FBC-2“超级飞豹”多用途战斗机是在FBC-1“飞豹”歼轰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主要是为了使其具有更强的对空,对海/地作战能力及生存能力。是为适应现在复杂的作战环境而研制的。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有关中国歼-11B战斗机在海南岛外海拦截美国P-8A巡逻机的新闻引起各方关注,美方这种无理的霸权主义行径引起国人的愤慨。需要指出的是,这次事件虽然发生在空中,但是主角却在水下。从相关新闻报道来看,此次事件是由P-8A追踪中国核潜艇而引发的,可以说,这次事件表明美国正在千方百计获取中国核潜艇的行踪及相关信息,为未来的作战行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IDF战斗机是中国台湾地区与美国联合研制的一种主要执行防空拦截和夺取制空权任务、兼具对地(海)攻击能力的全天候轻型超音速战斗机(台湾称IDF为F-CK-1“经国”战斗机),是由中国人研制并进入作战服役的第一种符合国际第三代战斗机标准的高性能战斗机。IDF的研制过程中体现了美国在政治上和技术上的介入与限制,但同时也在很多方面展现出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由于IDF可能是解放军将要面对的一个重要对手,所以有必要深刻地了解它,如此才可以真正有把握战胜它。  相似文献   

20.
雅克-141“自由式”(Yak-141 Freestyle,又称“雅克-141”)是一种在中小型航空母舰上使用的舰载超音速垂直-短距起落(V/STOL)战斗机,主要执行舰队防空任务,也可用于近距空中支援、近距格斗和攻击海上或地面目标。当年前苏联研制它是为了代替第一代垂直起落战斗机雅克-38。雅克-141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也是到现在为止唯一的超音速垂直起降舰载战斗机。然而就在它即将全部完成、准备投入部队服役时,苏联解体了,该型战斗机也随之被封存。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下雅克-141的发展历史及性能特点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