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隧道防、排水系统是隧道建设安全营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处于地下水位线以下的黄土隧道的防、排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是直接影响隧道建设成败的关键。铜黄公路(铜川-黄陵)楼子沟隧道建设中,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把“不漏水”作为该隧道建设的目标之一。本着重阐述处于地下水位线以下的黄土隧道的防、排水系统设计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2.
隧道防,排水系统是隧道建设安全营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处于地下水位线以下的黄土隧道的防,排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是直接影响隧道建设成败的关键。铜黄公路(铜川-黄陵)楼子沟隧道建设中,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把“不漏水”作为该隧道建设的目标之一,阐述处于地下水位线以下的黄土隧道的防,排水系统设计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3.
隧道的防、排水系统是隧道建设和安全营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处于地下水位线附近的黄土隧道的防、排水尤为重要,它是直接影响隧道建设成败的关键,为此,在铜黄公路(铜川-黄陵)楼子沟隧道建设中,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把“不漏水”作为该隧道建设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前公路工程施工领域常用的安全检查依据是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考核评价指导性标准》,该标准缺少黄土地区隧道施工安全检查的相关要求,本文通过分析黄土隧道施工常见事故类型、分析事故原因、总结工程经验,提出黄土隧道施工安全检查重点,为安全检查标准提供依据。对黄土地区隧道施工安全检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与国家对西部的大力开发,西部黄土地区大跨隧道逐渐增多,在黄土地区开挖隧道必须对具有特殊土质的黄土进行合理的处理,以保证所建工程的稳固。本文以典型的黄土地区隧道为依托,该隧道工程很好的应用了高压旋喷桩处理黄土地基,相对其他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更为有效合理,本文通过对该隧道的黄土地基的高压旋喷桩的加固处理方法概述与探讨,说明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在黄土隧道地基处理的应用的合理性,并提出了高压旋喷桩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经过地基处理后的黄土隧道通车运营的良好情况,说明了高压旋喷桩加固黄土隧道地基的良好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黄土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由于黄土分布的广泛性和典型的工程特性,历来受到工程界和学术界的重视。近年来,由于我国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黄土隧道建设规模不断得到扩大。由于黄土的自身特性以及地形特点,黄土隧道在设计方面也有其自身特点。本文结合省级高速公路榆商线神木~府谷高速公路墩梁黄土隧道工程实例,介绍了黄土地区公路隧道设计的一些特点,希望对黄土地区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连接陕西与山西的重要能源运输通道——黄(陵)韩(城)侯(马)铁路最长的黄土隧道——如意隧道日前顺利贯通。该铁路预计2015年年底建成通车,届时将强化陇海铁路"两翼"的分流功能,同时满足陕北、山西中南部地区煤炭外运量增长的需要。如意隧道设计为双线隧道,全长9 812 m,隧道埋深40~150 m。该隧道大面积穿越土石分界面、断层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软弱黄土地区隧道施工技术,结合甘肃省平(凉)定(西)高速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从软弱黄土层的形成原因及特性、软弱黄土隧道施工方案、隧道施工阶段的主要病害及原因等方面,对软弱黄土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以加强超前支护、加强排水和加强地基处理相结合的软弱黄土隧道施工处理措施,对工程实际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朱国保  张志强 《隧道建设》2006,26(3):60-61,103
主要阐述湿陷性黄土地质条件下修筑隧道的要点。针对黄(陵)—延(安)高速公路HY—08标段汉寨隧道的地质特点,研究了湿陷性黄土公路隧道包括开挖、支护、二衬及监控量测等几个主要工序中不同于其它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值得注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西北地区黄土隧道建设中出现的防排水问题,探讨非饱和黄土隧道的若干力学特性,并采用二维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祁家大山隧道进行了含水量变化影响围岩衬砌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数值分析,提出适用于黄土地区公路隧道防排水的有益对策,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我国在黄土地区修建了大量黄土隧道,但由于人们对黄土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目前修建的黄土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隧道基底部分病害特别严重,但目前铁道行业缺乏对黄土地区隧道产生病害原因的深入研究,本文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以太中银铁路和包西铁路运营隧道构筑物状态调研为依托,通过对黄土地区铁路隧道的道床基底病害特点进行研究,揭示了黄土地区隧道整体道床基底产生病害的特性,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治理方法和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陕北黄土地区神米高速公路佳县至米脂段建设条件及控制因素的分析,介绍其路线布设原则、方案比选经过及推荐方案,为同类建设条件下高速公路路线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内蒙地区窑沟黄土隧道为工程依托,通过对施工过程中该隧道围岩变形的监控量测,了解隧道开挖过程中黄土隧道围岩变形的规律:拱部沉降的量值远大于净空收敛的量值,进而明确黄土隧道大变形的控制应以拱部沉降为主。运用有限元分析确定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控制隧道大变形的途径:初期支护的及时跟进能显著降低黄土隧道围岩的变形;桩处理隧道黄土地基可以有效地降低围岩变形;系统锚杆的施作对围岩变形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结合兰州周边典型大断面湿陷性黄土隧道的建设,通过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微观结构测试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兰州地区黄土隧道的病害机理、基底加固措施及长期蠕变规律。结果表明,黄土湿陷变形的力学特性是导致隧道结构典型病害的主因,在黄土增湿及结构劣化作用下,不均匀沉降导致大断面黄土隧道墙脚下沉、仰拱及填充层中部隆起变形并断裂。据此,提出采用旋喷桩基底加固工程措施,以控制地基土变形,确保结构安全,通过室内蠕变试验和数值分析,发现二衬施作后230 d左右,蠕变变形趋于稳定,蠕变5年后,应力场分布基本稳定,在30年蠕变期内,衬砌各项应力指标满足隧道长期运营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5.
陕北地区分布有大量的黄土,黄土地区的路基施工有自身的特点。文章依托实际工程,从湿陷性地基处理、石灰土的改良及边坡防护等方面择要阐述了黄土地区路基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6.
黄土隧道洞口往往因条件限制设计为高边仰坡,强降雨容易形成黄土边坡冲沟等自然病害,本文结合现场渗水试验、含水率监测试验对雨水入渗黄土隧道边仰坡稳定性进行研究,得出甘肃黄土地区平均渗透系数为7. 6m/d这一结论,研究结论对黄土隧道边仰坡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寿基 《交通科技》2014,(2):105-107
以山平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工程为背景,介绍了黄土公路隧道的特点、施工原则,考虑了不同情况对防排水的影响,说明了该隧道各个工序的防排水措施,提出了黄土隧道施工中综合防排水的体系建设,探讨了防排水控制中容易产生的病害。结合实际验证了黄土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中防排水的综合治理措施及施工新理念。  相似文献   

18.
《隧道建设》2008,28(2)
设计时速达350km的郑州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重点控制性工程——张芭隧道2008年2月24日晚顺利贯通,该隧道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地区,是目前世界上首座在湿陷性黄土上建设的,最大开挖面积达164m^2的超大断面富水特长铁路隧道,隧道全长8483m,它标志着中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隧道施工技术的科研攻关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宝天高速公路宝鸡段BT4合同段有4座分离式隧道,该地区地质背景复杂,地形相对高差较大.其地质属典型的黄土覆盖土、岩接触复杂围岩,岩土体稳定性差.为保证隧道顺利施工,开展了黄土、土岩复杂隧道围岩的变形规律和破坏方式的研究,以指导隧洞施工支护.目前该隧道已顺利建成.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详细介绍了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防水与排水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以期对黄土隧道施工有实际指导意义。众所周知,隧道在施工中,往往处于被地下水包围的状态,受到水压的影响,威胁了隧道内部施工结构的稳定,特别是以黄土为主体材料的隧道因黄土遇水软化、膨胀等特点,极易造成施工过程对结构的破坏和运营中结构渗水,因此,做好黄土隧道的防排水施工质量控制是隧道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笔者根据参加施工监理的延志吴高速公路东山特长隧道的工程的施工实践经验,探讨了黄土隧道防排水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以期对黄土隧道施工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