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去的30多年,我国经济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持续高速增长阶段。从1978年到20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9%,特别是从2001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GDP增速达到10.7%,被称为"中国奇迹"。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推动下,我国物流业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从2001年到2010年,物流业增加值实现了年均增长14.8%的速度,较好地发挥了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铁路交通运输能力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本文收集2000~2016年中国铁路运输能力各项数据及国民生产总值,通过承载力模型分析铁路运输能力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结合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方差分解方法分析铁路运营里程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联关系:支撑能力模型结果表明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能力对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可靠支撑。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受铁路运营里程脉冲影响,会呈现强烈的增长趋势,对铁路运营里程的脉冲冲击最多可使GDP在十个周期内增长10%。方差分解表明,铁路运营里程对GDP具有强烈的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3.
重型卡车的销量是跟着GDP的增长幅度而提高的,这是运输行业及汽车行业的专家们都认同的说法.我国近几年GDP的高速增长,使重型卡车在短短的五年里,销量从一万多台上升到去年的五万多台.广东省作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其物流业的运输规模及经营模式都走在全国的前列,对重型卡车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4.
<正>时至今日,交通行业主要量化的是与车辆使用相关的直接排放(尾气排放)。亚洲许多交通部门并没有意识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排放影响。在过去十年中,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经历快速转型。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物流绩效指数最新数据显示,2007年到2014年,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相比,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增长了30%。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道路运输需求增长超过其GDP增长,因此对交通  相似文献   

5.
《综合运输》2011,(8):92-92
今年上半年我国物流运行的主要特点是:社会物流需求持续增加,增势更加平稳。今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额为74.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7%,增幅同比回落4.7个百分点,呈逐月收窄之势,增势更加平稳。社会物流总费用较快增长,与GDP比率再次上升。  相似文献   

6.
2008:我国交通运输与物流业发展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受世界经济快速增长和国内需求旺盛的拉动,2007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从偏热转向过热的势头比较明显。中央加大了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相关政策措施对抑制经济从偏热转向过热发挥了积极作用。预计2007年全年GDP增长11.5%,略高于上年,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左右,第二产业增长13.4%,第三产业增长11%。在这种大的经济背景下,我国交通运输与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服务业,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7.
“2006年,在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我国现代物流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幅度将要超过GDP的增长。全年社会的物流总额将超过55万亿元,同比增幅在15%左右。物流业的增加值预计要增长12%,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人均GDP为解释变量,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中国和28个OECD国家的面板数据,验证了交通事故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倒U型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将中国交通事故的发展特性与国际规律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已开始实现倒U形反转,交通安全水平正在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9.
城市只有一个,要在环保、交通拥堵问题上避免"此消彼长",尽快实现绿色GDP增长,政府的一个以身作则,往往比上百个行政手段来得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据专家预计,中国物流需求高速增长期将持续10至15年,特别是在“十一五”时期,如果“十一五”时期GDP年均增长8.5%,物流总额年均增长16.7%左右,到2010年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90万亿元。  相似文献   

11.
正东南亚地区在未来5年内将成为第五大汽车市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报告指出,至2019年,东盟国家GDP每年将增长5.6%。该地区迅速的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导致机动化水平提高及能源需求上升。据估计,2005年东南亚地区车辆约有近9000万台,其中有6560万台为摩托车和三轮车。按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2003年,国内物流业实现增加值为7880亿元,同比增长10.5%.2004年,社会物流总额(经过社会物流服务,最终送达用户的货物价值总量)达38.4万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32.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也明显快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社会物流增加值增长8.4%左右;物流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左右.  相似文献   

13.
近5年,我国GDP以9.5%速度增长,全国公路总里程达192万公里,农村公路步伐加快,但绝大多数农村城镇还没客运站,城镇农贸市场周围、公路岔口、乡政府门口等空旷地往往被当作客运班车上下点.这与经济、公路发展不协调.  相似文献   

14.
过度GDP崇拜、长期坚持大规模扩建城市规模是主要原因。2012年,北京市投资促进局促成各类项目1089个,同比增长43%,其中大项目328个,同比增长48%。快速增长的新建大企业必然推动外来人口加速涌入。特别是北京城南建设计划,它将引进上千万外来人口,导致北京人口超英赶法奔向1亿。2012年北京法人单位就业人数增加46.4万,增长5.1%。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中国三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为例,运用2007~2016年地级市及以上数据,基于双重差分模型比较研究高速铁路的建成通车对人均GDP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高铁的建成通车显著地提高了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的人均GDP增长率;同时显著缩小了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社会零售消费能力较强,对人均GDP的增长有明显拉动作用;增加财政支出,社会零售消费和地区劳动力人口均能显著缩小三个城市群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6.
吴文化 《综合运输》2006,(12):64-67
日本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经济腾飞,在其后的40年间,主要中长途快速客运方式——民航与高速铁路(新干线)的发展以及市场领域的竞争对我国现阶段民航与典型运输通道上客运专线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图1显示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GDP增长与民航、新干线客运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1978年至2001年间GDP年均增长19.4%,是全国平均增长速度的2.2倍。2002年珠三角地区人均GDP达34295元.是全省人均GDP的2.3倍。目前已基本形成以特大城市广州和深圳为中心、以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为基础、区内各城市相互联系的都市群结构的雏形,这也决定了珠三角对城际交通需求的紧迫性和特殊性,集中体现在对快速.便捷以及兼顾城市交通的要求上,而城际快速轨道交通正  相似文献   

18.
数字     
《综合运输》2014,(2):90-91
7.7% 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568845亿元,同比增长7.7%,高于预期目标0.2个百分点。20% 春运期间铁路执行政府指导价,票价在规定时间内上下浮动,幅度不超过20%。  相似文献   

19.
铁路货运需求受供给侧因素和需求侧因素共同影响,供给侧因素主要包括铁路货运技术、综合运输体系和国家运输政策,需求侧因素主要包括GDP、人均GDP、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经济地理和经济周期。基于美国经验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受城市化、人均GDP、经济增长、经济地理等因素影响我国铁路货运需求长期仍将保持上升趋势,需进一步扩大铁路网来满足未来更大货运需求。第二,我国铁路领域虽然实现了政企分离,但是铁路总公司仍未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需继续推动铁路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提高铁路货运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综合运输》2011,(2):93-93
中国民航业在2010年强势增长,全行业完成营业收入4115亿元、利润总额43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2%和3倍,利润总额预计约占世界民航业利润总额的60%。其中,航空公司完成营业收入2999亿元、利润总额35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9.8%和5.2倍。中国民航业的骄人成绩离不开国家经济形势的整体发展。当人均GDP在1500~5000美元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