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6 毫秒
1.
马天白 《船舶工程》1993,(1):42-45,41
壳舾一体化区域造船法是现代化的科学造船方法。本文从船壳和舾装建造法的演变,推行壳舾一体化区域造船法的目的和原则,壳舾一体化区域造船法的生产设计,船壳舾装同步进行物资集配,建立壳舾一体化造船生产的劳动组织和实行壳舾一体化区域造船法的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这对船厂改进造船方法,提高造船水平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志彬 《造船技术》1996,(10):17-22
本文综合国内外舰艇生产发展动态,阐述了我国舰艇建造实施壳舾涂一体化区域造船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造船技术发展水平等级和船体建造,舾装,涂装一体化技术简介两方面阐明这项新技术的重要意义,并以“内河船厂实施一体化的途径”为题,提出我国内河船厂实施这项新技术的见解和具体建议,本文对我国内河船厂进行技术改造,迅速提高造船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适应于壳舾涂一体化的分段划分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适应壳舾涂一体化的造船方法,大连造船新厂对船舶建造中分段划分的各种方案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徐学光 《造船技术》1989,(12):22-25,37
引进成纽技术是解决造船工时消耗大、工艺流程紊乱的根本办法。造船成组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影响全局的质量控制循环活动、造船全过程的标准化、建造合同的技术谈判和产品任务分解结构;作为主体技术有船体分道建造法、区域舾装法、区域涂装法、管件族制造法和船体建造、舾装、涂装的一体化;核心在于将传统的以“工种”专业化为导向的生产体系,转化为以“中间产品”专业化为导向的生产体系,向计算机辅助综合柔性自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现代造船模式可归结为两个一体化,即壳舾涂一体化和设计管理一体化,而实现两个一体化的前提是一体化设计,为使两个一体化的途径有效的运作,建造综合工程图应贯彻于基本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的全过程。建造综合工程图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船舶的基本信息;分段/总段划分图;大节点计划及搭载网络图;临时工艺孔布置图;精度布置图;总组脚手架及坞墩布置图;各区域总组方式;新工艺的实施范围及技术要求。建造综合工程图研究在基本设计和详细设计的介入可以大大降低前期设计对施工建造的不利影响,有利于从船厂总体的角度考虑问题,减少设计失误,有利于使设计更切合船厂的生产实际。有利于减少船坞周期,提高船厂造船总量和增加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模块造船技术及其发展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从模块化设计、建造的基本概念出发,综述了模块、模块化造船和模块化在舰船建造业中的应用;又在简单介绍世界主要造船国家模块造船状况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了实施模块化造船的利弊和对未来造船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1714TEU船的船体分段划分和建造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惠明 《造船技术》1999,(1):9-11
本文对集装箱船在壳舾涂一体化区域造船中,如何进行体分段划分和所采用建造方法的主要特点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简单回顾了模块造船技术的发展过程,阐述了模块造船的内涵,特点及支撑技术,分析了模块造船技术与生产设计、成组技术及壳舾涂一体化之间的关系,指出模块造船是必由之路。同时,提出了我国实施模块造船技术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船舶区域造船技术已推行多年,壳舾涂一体化总段建造技术水平已较高。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功能性总段建造技术的方向,探讨功能性总段的内涵和特征,以及实施功能性总段建造的相关技术条件,并针对某船提出局部应用的建议,为船舶总装建造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技术     
《中国船检》2008,(5):40-40
现代重工采用“湿船坞串联造船法”现代重工宣布已采用一种突破性造船技术“湿船坞串联造船法”建造船舶。这种办法可有效缩短造船周期,既不需要增加任何设施投资,也不会增加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船舶建造工艺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和船舶建造新需求的出现,以及造船管理理念的更新,船舶工业生产方式面临重大变革。研究和应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实施绿色造船,不断提高造船质量,降低造船成本,缩短造船周期,是我国实现从造船大国走向造船强国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际造船模式、造船方法以及各项建造工艺的发展现状,对我国船舶建造工艺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现代造船的两个一体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海森 《中国造船》2006,47(4):89-95
壳舾涂一体化和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是现代造船模式的基础和核心。壳舾涂一体化实际上是一种造船各要素的有机整合,也是系统工程的一种应用。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是指设计、生产和管理这三者不同的信息、能量和物质流动能够有机结合,这是设计思维、建造策略和管理思想的一体化,由此要求设计按照壳舾涂一体化制定工作计划,并为生产的壳舾涂一体造船进行相应的生产技术准备。文章从系统思维的角度探索了两个一体化造船的现状、实践和拓展。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造船是提升我国造船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本文概述了现代造船模式和数字化造船的关系,介绍了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东中华)为实现模块化造船,初步建立的设计、制造、管理一体化的数字化造船平台各系统的功能和实施数字化造船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造船精度管理软件系统SP.NET是结合国内造船企业精度管理业务实际需求,专门为造船企业提供符合现代造船模式要求的精度造船管理支持的软件系统。该软件系统涵盖了船舶分段、总段建造及搭载施工中的船体建造精度管理作业,与同类软件产品相比,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软件系统的成功实施,能够推动船舶建造精度管理体系,并极大程度简化从业人员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PLC”技术在空调、制冷技术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为了提高船舶的机电一体化程度,适应当代造船水平,这一技术在船舶建造中应有更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在现代造船模式发展的背景下,从船舶设计、生产组织、跟踪补涂和精度管理等方面进行科学组织和优化,借鉴国内外优秀船厂先进的造船模式和建造技术,全面实现造船壳舾涂一体化精度制造。  相似文献   

18.
王学峰  张彬 《江苏船舶》2010,27(5):42-44
介绍了塔式和平行建造法,同时还介绍了该船建造时采用的环氧树脂施工工艺、焊接工艺、下水工艺等,这些新工艺和新方法的采用,缩短了造船周期,保证了造船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船体建造精度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体建造推行精度控制技术是确保船体建造质量、实施科学生产管理、缩短造船周期、提高造船生产技术的重要手段。根据船体分段建造的特点,对开工前的精度计划、作业中的现场精度控制、施工现场精度数据的收集和反馈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符合船体分段建造要求的精度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水面舰船设计,建筑领域,三维CAD的应用对提高生产效率和达到最佳设计等的显著作用已日渐得到认同,目前,世界造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三维设计,建造一体化研究开发工作,并已经运用于实际的船舶设计及建造,如英国VESEL公司,韩国大宇船厂,美国海军设计部门以及美国电船公司等,已在两栖登陆舰,潜艇,大型水面舰艇的全寿期内实现三维一体化造船。尽管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三维设计已成为设计的方向和设计工作发展的趋势。为此,面向水面舰船总体设计领域,初步构建一种三维设计系统,并对相关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