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速公路小客车驾驶员安全注视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高速公路设计与运营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基于人-车-路协同过程中的驾驶员视觉注视特征,选取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453个线形组合路段,对13名小客车驾驶员在路面范围内的动态视觉注视点位置进行研究,分析不同运行速度下驾驶员在不同线形组合路段路面范围内的注视点分布规律,得出驾驶员受不同运行速度和线形条件影响时在路面上的注视点集中区域特点,提出基于驾驶员行为特征的驾驶期望视距概念,并建立了不同运行速度下驾驶期望视距的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驾驶期望视距与车辆运行速度和平曲线半径相关;当道路平曲线半径小于等于800 m时,驾驶员的视野会随运行速度的提高受到限制,需采取适当限速措施以保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
在论述运行速度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影响运行速度的因素.建立运行速度预测模型并运用运行速度评价高速公路线形指标连续性的标准,提出运用运行速度来对高速公路线形指标进行校核与验证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很好地优化线形,保证高速公路线形指标的连续性,提高高速公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以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为工程依托,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思想,结合行驶力学原理,从运行速度协调性角度对公路三维立体线形可用性进行评估研究,创建快速路线形可用性评估指标,并且对改造时关键技术(C值改造)进行了研究,最终达到在满足标准规范要求、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的前提下,实现既有三维立体线形的利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运行速度的概念和运行速度的预测模型,分析了影响运行速度的因素,并给出运用运行速度来对高速公路线形指标进行校核与验证的方法.应用该方法能够很好地优化线形,提高高速公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铁路行车安全性及舒适性仿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研究最高速度为200 km.h-1客货共线铁路的行车安全性及舒适性,从动态角度出发,基于大系统动力学思想,仿真计算了高低速客货列车以不同速度通过全线时的动力学性能各项指标,根据现行铁道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规范对其进行评估。仿真结果表明:在设定的平纵断面及运行条件下,所有列车的行车安全性与乘坐舒适性指标均满足要求,并具有较多的富余量,尤其是平稳性指标属优良等级。  相似文献   

6.
运用中国公路安全性评价指南、IHSDM、空间视距、ANN以及行车动力学等不同的运行车速预测模型,对某高速公路进行了线形设计的道路安全性评价,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型的评价结果,并提出了相关改善安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线形的连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是检验路线设计成果优劣的标准。选取速度连续性指标和线形连续性指标的线形连续性指标体系,实现了以路段中运行速度的连续变化值来评价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优劣和公路线形设计安全性,对于设计合理、安全的高速公路线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分析影响交通安全的各道路因素的基础上,选取连续性指标、线形指标、舒适性指标和宏观指标四个综合指标,建立了以连续性指标为核心的高速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的德尔菲法确定了高速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四层次结构、十二个评价指标的权重,该指标体系的建立为高速公路设计进行有效的安全性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道路线形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找出道路行车安全隐患,为道路设计和运营阶段提供交通安全改善意见。研究道路线形安全评估的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的综合作用效应进行定量评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从行车安全、舒适、连续等角度出发,提出线形协调性、速度连续性、线形舒适性三方面评价指标,运用熵值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同时引入模糊数学方法将道路线形安全评价标准分为良好、一般、不良三个等级,得出较为客观和系统的道路线形安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颖 《交通标准化》2011,(12):132-134
通过选取山区某三级公路的某一路段为研究对象,该路段内含有不同半径大小的平曲线。采用动态GPS仪,现场测试车辆行驶的动态速度,并与路段内各种平曲线半径相对照,收集不同半径曲线段的线形资料及速度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整理,获得该三级公路平曲线半径与行车速度的回归模型,并利用运行速度理论分析该路段平曲线设计指标使用的恰当性和平曲线上实际行车状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