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利用高校改革的最新成果、城市设计的最新理念、空间环境的最新理论对大学校园规划进行分析,研究高校校园规模的变化,从而归纳出现代高校校园的室外空间环境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本文试图以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为背景材料,系统分析铁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在的主要特性,校园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的操作方式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导向。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城市发展建设加快,城市规划与设计理念向更高阶段转变,高品质、精细化、个性化工程越来越受到追捧,城市道路不再单纯是交通功能性工程,而应该集合多元化城市功能,为此,需要对道路空间进行统筹思考与微观精细化设计。详细描述了全要素设计内涵,对道路全要素设计与传统设计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从《广州市道路全要素设计手册》出发,全面梳理广州北站道路提升改造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位、全要素精心思考,从慢行系统、车道设计、植物绿化、退缩空间等方面进行具体要素设计,提出了广州北站道路提升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基于公交IC(集成电路)卡数据识别成都地铁1、2、4号线各车站进出站客流量、地铁与常规道路公交换乘量,分析地铁与常规道路公交的换乘率、换乘客流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特征。从而得到基于地铁与常规道路公交换乘特性下的站点类型,并针对不同的站点类型制定了接驳策略。  相似文献   

5.
从高架区间及车站与道路相互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城市交通规划中建设高架区间的道路条件需求和道路控制要求,高架车站道路条件需求和道路控制要求,以及声屏障的道路控制要求,对高架线与道路的综合规划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石济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梁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铁路车站附近,为了减少两端线路路堤高度,降低工程投资,同时能够满足跨越的立交道路及河流防洪要求,可以采用建筑结构较低的下承式桥槽形梁结构形式。以新建石家庄至济南铁路客运专线工程跨越禹王路的工点槽形梁结构为背景,通过有限元软件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和设计优化,介绍双线铁路槽形梁结构的设计研究分析以及对槽形梁的空间结构计算、空间动力特性及车线桥耦合动力分析,综合考虑槽形梁弯剪扭综合效应以及箱形边主梁截面的空间变形。目前槽形连续梁在高速铁路工程中的应用均较少,缺乏具体的经验和理论公式,解决此技术难题为类似桥梁设计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校园教学综合体人员密度高,单位面积建筑能耗高,节能潜力大。以石家庄铁道大学基础教学楼项目节能设计为基础,结合项目所在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特点,从建筑平面和造型、室内布局及建筑细部等方面,利用Phoenics、Ecotect、eQUEST等模拟软件,展开校园综合体空间设计与建筑节能的耦合设计方法图解分析,提出结合微气候因素的综合体建筑空间节能设计策略,为今后寒冷地区的高校综合体建筑节能设计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校园无线局域网建设中,面临的校园无线局域网部署的方式和接入认讧方式的问题,探讨了无线局域网络的部署中常见的几种方式,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校园无线局域网络应以本地转发模式进行建设的观点。给出了校园网无线局域网络接入应该采用802.1X的方法,以及如何与现有有线网络实现统一用户身份认证。通过这种方案进行校园网无线局域网建设,就能够保障校园无线局域网的高效、便捷和安全,实现有线网和无线局域网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9.
根据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趋势,对地下工程建设中存在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论述在城市总体规划和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应做好地下空间开发的统一规划,对地下空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统筹考虑轨道交通线路与市政管沟一体化的发展。轨道交通建设采用地下线还是高架线,应结合有关规划、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等综合考虑,在道路宽...  相似文献   

10.
改进沥青道路施工工艺,延长沥青道路的使用寿命是目前工程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目前关于沥青道路施工工艺研究的局限性,结合正交试验理论、灰关联法理论以及综合评分方法,提出了一种可用于沥青道路施工工艺优化设计的理论方法,应用该理论方法对某沥青道路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对位于老城区狭窄道路空间和复杂周边条件下的地铁出入口设置进行多方案比选分析,根据车站所在区域客流组成、客流量、提升高度、服务水平等因素,确定合适的出入口标准,同时采用多种措施压缩出入口宽度。通过与周边建筑结合、利用城市道路空间和特殊出入口设计方案等思路解决老城区狭窄地面空间状况下出入口设置的难题;总结在老城区设置出入口的经验,为类似老城区地铁出入口的设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在航测虚拟现实中三维模型的设计思路,以及具体的三维房屋模型、道路模型的设计方法,从而达到三维模型在视觉上的逼真重建、显示的效果。研究方法:将需要建模的诸如房屋、道路等复杂的对象分解成多个单独的"面对象",按照实际坐标进行建模,并对每一个面进行贴面,以达到真三维的效果。研究结果:对每一个真实的对象进行三维建模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是会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非常高,实际建模时可以综合考虑。研究结论:航测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数据集成管理和分析应用等功能,能逼真呈现线路所经区域的地形环境。借助这一技术,可以给决策者、设计师以直观的三维立体印象,为道路设计方案评审及优化设计提供决策的依据。可应用在铁(公)路选线、道路空间几何线形评价、行车安全评估、环境影响评估和桥、隧、站位选择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线路、建设年代、侧道条件、横向道路条件等角度,介绍了东京市区范围内高架铁路桥下空间的土地利用形态.调查了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高架桥下空间的土地使用形态,并提出了上海城市高架轨道交通线路下部空间土地利用形态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轨道交通和综合管廊为城市基础设施和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城市综合品质及可持续发展,避免城市道路反复开挖、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从工程经济性、实施安全性、后期使用便利性的角度出发,研究轨道交通工程如何与城市综合管廊结合设计,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保障建设市政基础设施智慧化和绿色发展水平。研究结论:(1)分析轨道交通与综合管廊建设特点及道路地下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得出结合设计研究的意义;(2)西安幸福林带综合改造工程,从规划布局、道路改造优化、建设综合管廊、预留地铁路径和地下开发空间一体化方面进行研究,解决了地铁过街和地下管线的突出问题,提升了城市地面景观;(3)介绍管线入廊原则,规范了综合管廊建设技术标准;(4)总结出地铁车站与综合管廊结合设计的多种布局模式,对增强地下空间利用效率、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南京至安庆铁路新建工程需跨越321省道,线路与既有道路夹角仅为16.45°。为解决结构高度受限、斜交角度过小的问题,通过多方案比选确定采用(39.6+18.7+41.3+18.7+39.6)m的异形刚架桥,着重介绍开天窗和侧窗异形刚架的布置和设计。基于空间分析和动力特性分析总结异形刚架的受力行为和特点,对比分析空间和平面两种计算方法的差异性。计算结果表明,该结构能够满足无砟轨道桥梁的各项强度及刚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道路相结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有效利用城市土地与空间资源,轨道交通多沿既有或规划城市道路敷设。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若未考虑好轨道交通与城市道路的关系,将会引起征地拆迁、道路改造、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有可能影响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为提高轨道交通建设质量,从两者的空间关系、线形适应性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结合城市空间规划,从环境适应性、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等多方面考虑确定合理的空间关系,以技术指标匹配性为参考指标,进行线路走向选择。通过工程实例的对应研究,论证理论分析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可用于指导轨道交通的建设及城市道路的改造。  相似文献   

17.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能够倍增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本文分析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介绍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提出了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18.
跨坐式单轨交通多为高架形式,其线路方案受已有道路或规划道路、建筑物,以及跨越道路时曲线半径的选择等因素影响。结合西安市跨坐式单轨旅游示范线,探讨了跨坐式单轨交通线路方案选择原则,对局部线路方案从工程投资、工程实施难度、文物保护遗址的干扰、吸引客流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比选,从而确定出工程实施条件良好、经济合理的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19.
对高校校园既有建筑能耗状况及校园既有建筑能效偏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节能环保理念在校园建设中的应用,最后对作者在高校在节能环保的校园建设中正在实施的工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GIS空间分析技术在地铁线路规划决策支持中的应用,研究了基于GIS的地铁线路规划基础数据采集、组织、保存,以及使用GIS空间分析为线路走向分析,车站选址分析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